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悲慘世界》有感
“他安息了。他活著,盡管他的命運曲折離奇,他死了,只因為失去了他的天使。生死由常,就像白天離去夜晚來臨。”他,就是雨果筆下的一個偉大的苦役犯。
他僅僅是因為偷了一塊面包,一塊小小的面包,讓他做了整整十九年的苦役犯,更可憎的是他還被帶上了黃色護照,讓他終身無法自由。他也曾想過要一直錯下去,當個小偷,可是,他被神甫偉大寬容的愛感化了。如果不是神甫,他可能依舊是個小偷,依舊遭受大家的唾罵。但他在神甫給予的愛中,明白了愛,懂得了愛,學會了去施予愛。他無私偉大的愛,終于使那些因為他從前是個苦役犯而嫌棄他的人真心去感激他。從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天使般,充滿愛于偉大的靈魂,一個值得所有人敬佩的靈魂。冉阿讓雖然死了,因為他的天使----珂賽特,已經找到了她自己的幸福,他也失去了他的珂賽特。但是,他不是痛苦的,他已經為曾經的過錯贖了罪,也讓很多人得到了他的愛,在那個黑暗的世界留下了他永恒的足跡。
冉阿讓在別人的誤解和惡待中,從不去恨別人,從不去計較,從不以其人之道換治其人之身。而是用他那顆虔誠的心,用他真摯的愛,去給予每一個人愛和感動。認真想想,現實社會中,能做到和他一樣,用愛去對待一切的人,又有幾個呢?沙威探長寧死也不再抓冉阿讓;馬利尤斯因冉阿讓的救命之恩而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珂賽特因冉阿讓的收養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冉阿讓的愛,都得到了回報。現在好多人都因為周圍人的不理解,而厭倦了世界,討厭所有的人,覺得活著沒意思。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不過,現在我一定不會了,冉阿讓讓我知道,在他施予愛之前,他也只不過是暫時失去了別人的信任和愛而已。他卻沒有迷失方向,靠自己的努力,重新獲得了這些。我相信,我也只是暫時失去了別人的理解而已,我只要也和冉阿讓一樣,用愛去對待這些,就一定能重新獲得理解的,一定!
冉阿讓,他讓我懂得最深的,就是---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偉大的力量。
和平的曲調——讀《戰爭與和平》有感 (字數:1500)
用人間的愛去愛,我們可以由愛轉為恨;但神圣的愛不能改變。無論是死還是什么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它是心靈的本質。
這一句話,是《戰爭與和平》中的經典句。列夫·托爾斯泰的這本巨著,用極其平和的語調,流露出了對時代和人們的悲憫。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舉著旗子奔跑……再也不用為戰爭而煩惱了……”安德烈公爵靜靜地躺在地上。這是戰爭,為了信仰而有的戰爭,也許帝王以為這只是一場有關榮辱的如同過家家般的戰爭的話,那么就錯了。如果只是認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侖議和的斗爭,就不是戰爭了,別人在戰場上流血犧牲,而帝王卻很無恥的說上一句,“我將準備酒肉。你們準備戰爭。”這一點,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歷史的奴隸。那么,真的是嗎?別人在犧牲,他可以說出這種話。
“橋炸掉了嗎?”軍官發問。“當然。”另一個軍官洋洋得意地說。“代價是多少?”“不值一提,兩傷一亡。”軍官無所謂的聳聳肩。看到這里,不由自主地捏緊了拳頭,有這樣把生命當做是兒戲一樣嗎?但是轉念又想,這不就是戰爭嗎?死傷是肯定要有的,可是,這種將生命當做兒戲,漠不關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軍官階級的人才做得出來的么?今日,在戰場上,你沖鋒陷陣,明天的今時,你就有可能沉睡在這個灑滿了鮮血的修羅場。
戰爭本就是喪失人性的最野蠻的行為,為何還要想到什么愛、詩、哲學等人類最文明的東西呢?我認為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已經是為了信念組成的不是戰斗的戰爭,再談到美好的東西,正是抵觸的東西。但是,我又認為,在這時候,談談這些美好的東西沒有錯。說實話,本人是很佩服彼埃爾的。在任何情況下,溫和卻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種美好的結合。在最危難的時候,想到的不是絕望,而是美好的余輝。搖身一變成為別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滿了戲劇性。
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會,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說,場面的波瀾壯闊,是他成為經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個性鮮明,讓人難以忘懷。彼埃爾、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時空,仍然可以觸摸到,那些熱血,那些真正的悲傷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就這樣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生下來,人的各種欲望、丑惡一面盡情展現。情欲、貪欲,更多。庫圖拉夫也是一樣,毫不在意地聽別人說他是獨眼龍,在軍事上,兢兢業業,為國家效忠,盡犬馬之力。最后,卻因為別人的不滿,軍權移交。卻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時代,終于過去了……”。也許,就像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所說: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也許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別多的那個蘋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愛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總是需要流血和犧牲換來。明天太陽是否能依稀升起,沒有人知道。狹小的車間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寬恕。當戰爭結束,拿破侖的時代徹底過去,奧軍取得勝利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黎明,終于來臨了。是的,來臨了,經過戰爭的洗禮,這和平的曲調奏響之時,那旋律格外的歡快和動人。
婚禮舉辦,生兒育女,這是人之常情,這是真正的和平時代了。最后一句話,讓人感觸頗多:我所能做的,只不過是令愛我的人都感到幸福。那是小尼古拉的感慨,那個十五歲的瘦削少年所說的話。是的,既然已經和平了,我們所能夠做到的,只不過是愛我的人都感到幸福而已。
常州金壇市第二中學初一:李未名
讀《《外號像顆怪味豆》》有感 (字數:400)
《《外號像顆怪味豆》》是美美的一部力作,在這本書里介紹了一個女孩子因為長得胖的原因,所以他的外號很多,他整天生活在嘲笑和諷刺的世界里,這個女孩班上有一個人見人逃的組合,在后來的日子里,這個組合從討厭到喜歡慢慢的接受了這個胖妞。
雖然這本書是一部校園喜劇類的書籍,但是它里面卻包含著很多哲理,這些哲理里最有人生價值的是:外號是一種昵稱,但是有可能是沖動的起源。這個這里啟發了那些喜歡給人起外號的人,也告訴了他們:外號是不能隨便起得,就如話是不能隨便說的一樣。
許多人會認為起外號沒有特別之處,其實起外號是對他人,同學和老師的不尊敬,這一點我有親身體會。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叫于華靜。”記得從我的名字“公開”后,我的外號就成了我的第二個名字。“魚仔餅,魚仔餅’’ 聽見了吧這又是一位知道我外號的同學。唉!那時才知道原來外號是個惹人厭的第二個名字。
外號是對他人不尊敬的稱呼,請那些調皮的孩子改正對別人起外號的做法。一定要改正,這樣你們才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完美友誼,加油吧!!
讀《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有感 (字數:450)
在夜里,我在燈下讀《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當我讀到殘酷的敵人用刀殺死劉胡蘭那一刻,我熱淚盈眶,眼淚不禁奪眶而出;當我讀到劉胡蘭鮮血噴灑都不屈服的那一刻,我沉默了,心里像有什么東西壓著,讓我喘不過氣來。
這篇文章中的劉胡蘭那堅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她被敵人抓去,敵人苦苦逼問,她都沒有投降。她堅信自己的信念,保守黨的機密,保護百姓的安全,面對敵人的鍘刀,昂首挺胸,慷慨就義。鮮血浸滿了白雪鋪蓋的黃土地,一個光榮而偉大的英雄走完了她光輝而短暫的人生路程。
多么偉大的劉胡蘭!為了共產主義的目標,她早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她為黨獻出了一切!這樣偉大而光榮的人,世上又有幾個呢?這樣偉大而光榮的人,又怎能不讓世人欽佩?
而我,平時碰到一些小困難,就灰心喪氣總想靠別人。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就想:“別費勁了,做不起,就空著……”
在家里,父母讓我干活兒,我總是厚著臉皮。賴到最后,父母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動手。日久天長,我變得又懶惰,又膽小,干什么都沒有勇氣,沒有信心。和劉胡蘭相比,我顯得多么懦弱,多么渺小啊!
書讀完了,總有一句話在我耳邊回蕩:“竹簽是竹子做的,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革命前輩面對屠刀都無所畏懼,我就更應該勇于拼搏,戰勝一切困難,要做劉胡蘭那樣的人。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