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論語》有感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征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斗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東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發,兩手空空。”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時間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獲卻不同。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為他們知道時間是寶貴的。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才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么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里,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可以干很多你沒時間干的事情。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于事的。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后后悔,那么現在你就要珍惜時間。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著,雨淋濕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非常有意義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為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出色的想法。”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歷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個生銹的日歷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讀《好同學小米》有感 (字數:350)
我是一年級學生了,最近學校開展課外讀書活動,我當然積極參與了。爸爸媽媽也給我買了不少的課外書呢!《好同學小米》是我讀到的第一本課外書,這本書讓我好感動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當河馬老師告訴大家“有個新同學要來嘍”的時候,小狐貍同學、小象同學、長頸鹿班長和胖小豬同學都根據自己的需要(長處)對新同學充滿了期待。但當新同學只是一只毛色黯淡、戴上鐵罩的尖嘴小鳥(小米)時,小動物個個都很失望,紛紛挑剔地說起小米的毛病。但是,小米每次都禮貌地夸獎“你真是一個好同學”。正是這種包容的心、真誠的贊美,讓小米收獲了友誼、信任和自信,并最終在開放日的表演中展示了才華(叼著彩帶飛舞),并與大家互相合作,把表演的大帳篷搭建起來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向故事中的小米同學學習,記住身邊同學的名字,真心的贊美你的同學,互相禮讓,我們必將一起收獲友誼、信任、團結和進步。
讀《走進和諧的春天》有感 (字數:650)
和諧是什么?和諧是同學間和睦相處,和諧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和諧是積極向上、以誠待人;和諧是……
記得那次考試由于成績太不理想,心里十分難過,正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老師卻讓我們帶回家給家長簽字,這可把我嚇壞了。回到家,我忐忑不安地寫著作業,生怕爸爸發現那張卷子,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的頭腦中靈光一閃,冒出一個主意——自己冒名簽字。可是這違反了小學生守則,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可是,我不想遭到爸爸的批評,更不想讓爸爸失望。于是我找來了以前爸爸簽字的試卷,一筆一劃地描了起來,蒙騙了爸爸和老師,如今,我為我的不誠實而后悔莫及。可是終究還是沒有勇氣和爸爸媽媽、老師承認錯誤。自從看了學校發的《走進和諧的春天》這本書,我深深懂得了誠信的重要性,想一想,列寧為了一個小小的花瓶而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還有與我們辛勤工作的老師,為了不讓我們落下一節課,即使生病還堅持給我們上課,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我們要以誠待人。
以前,學校組織了“幫助貧因學生捐款”的主題活動,讓我們小學生多一份愛心,伸出援助的手,讓那些貧困的同齡人也和我一樣,也接受同樣教育。同學們都捐出自己喜愛看的書、玩具、衣服等,還有的捐了自己零用錢,有的捐了五六十元,有的捐了兩三百元呢!這些都是他們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零花錢。雖然我們捐的錢不多,但是滴水成河,表達了我們的一份愛心,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讀書,在偏遠的山區貧困學生讀不上書,連飲食都有問題,這是社會不和諧的音符,真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幫助他們,不是有首歌這樣唱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將變得美好……”
同學們,讓我們在家做一個孝順、勤勞聽話的孩子,在學校做一個尊敬教師、團結同學、熱愛學習的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小公民,只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就一定會早日到來!
鶴琴小學四(2)班潘迪琛
讀《道士塔》有感 (字數:700)
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每每想起余秋雨的《道士塔》,心中不免有些寂寞,又有些憎恨。
莫高窟大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著幾座僧人圓寂塔。在道士塔中曾經住著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當各國藝術家都在創作他們的舉世杰作時,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淵。
他,一個道士,因為看不慣雕像、壁畫,就找人將雕像砸碎,將古老的文化變成幾個怪模怪樣的天師靈官;將“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慘白。
雖然“藏經閣”是王道士發現的,但他卻沒有將這寶貴的文化遺產留下來,外國人的一點錢、商品就能換回幾大卷在現在可以算得上無價之寶的經書。
“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像的低價換取了300萬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了5大箱、600多卷經卷……”這是在文中寫到的,令人驚訝的不僅是用那樣低廉的價錢換走了一大批的經卷,更讓人絕望的是中國文官們的滔滔奏折中竟沒有提“墩煌”一個字,甚至那些各國的冒險家沒有任何手續、任何關卡地就來到中國。
但如果單憑王道士的迂腐,還不足造成墩煌毀壞性的損壞,可恨的是中國官員門對文物毫不重視,貪婪的他們一步步把文物吞沒了,享受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們眼中,就只有錢,錢對于他們來說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但他們不知道,再多的錢也買不會這些文物,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他們的罪過。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藝術杰作和浩如煙海的經書,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類罕有的藝術寶庫。可是,這一切幾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國官員們的手中完結了。他們太卑微,太渺小,對他們再憤怒也無濟于事,因為他們那無知的軀體無法扛起中華民族的尊嚴,無法付起那筆沉重的文化債!
我為墩煌莫高窟默默流淚。
下一篇: 觀《恰同學少年》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