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有感
看完了《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雖然不長,卻讓我讀了很久很久。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講的是海倫?凱勒的自傳。自己盲聾的生活經歷生命感悟及成功的過程,來鼓舞人們積極向上,認真對待生活。我坐在窗前,一動不動,細細品味著書中每一句蘊涵著深刻的話……
說到這里,有一個事例為我們敲響警鐘。一個讀六年級的小男孩原本是個活潑可愛、學習好的“三好”學生,不知什么原因使他迷上了網吧,從此以后,整個人都變了:學習落后了,脾氣怪了,漸漸地,他成為了一個壞孩子。當他回過頭來時,已經太遲了,惜日的好友也不敢親近他、旁人異樣的目光使他無法面對現實,所以他選擇了死亡。就在一個周末的下午,他買了一瓶安眠藥,結束了幼小的生命,他才13歲呀!也許在死亡的一剎那間,他后悔了,明白了生命的珍貴。其實,關于這樣的例子還有太多太多,只是人就是這樣,一旦失去,才會想念。
的確,世界上有一些對自已的生命不懂珍惜。他們從沒想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了是永遠也不回再會來”的道理嗎?生命永遠進行倒計時,當你面臨死亡時,你也許會后悔,后悔白白浪費了多少日子呀!
也許只有喪失視力的人,才會更加珍惜光明;也許只有喪失聽力的人,才會更加珍惜聲音的美妙;也許只有喪失雙腿的人,才會更加珍惜走路的快樂;也許……
生命是寶貴的。可是沒有失敗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人是在失敗中逐漸成熟。挫折,也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力。失敗乃成功之母,如果沒有失敗的體驗,就沒有成功的喜悅。“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沒有困難的來臨,就不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朋友,珍惜現在擁有的吧!
讀《區域活動案例》書有感 (字數:2000)
最近我讀了宋慶齡幼兒園《區域活動案例》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里面有一章"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合作游戲的設計",對我的啟發很大.現在我將談談我讀完這章的感受:
一,我的思考:
(一)我們的孩子是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的合作型人才嗎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這份報告中闡明了人類的基本學習內容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而學會共同生活的重點則是培養在人類生活中的參與和合作精神.交往合作能力已經成為未來社會每個人最重要的素養.但事實上,合作精神在當今的獨生子女身上非常的缺乏.
(二)我們為孩子的合作性培養做了什么
區域活動由于其開放的時間,環境,開放的人際關系,能夠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愿的狀態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的內容,材料和伙伴,更符合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但同時我們也分析教師在區域活動的設置和材料投放上,除了個別區外,幼兒的交流合作較少.雖然區域活動有個別化學習的鮮明特點,有靈活開放自主的學習方式,但相對于性格內向,不愛交往的幼兒,如果任由其發展,寬松的區域活動反而使該類幼兒又進入了一個獨立的自我世界.在我的觀察中參加手工區的幼兒大多數性格較內向,不善與人交往,幼兒始終是獨立完成自己的一件作品,其缺乏的就是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這時教師的指導和策略介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怎樣定位有價值的合作行為其中教師們也有很多反思.合作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合作,還應該是對幼兒發展有促進意義的合作.但是在操作過程當中,教師們發現如果沒有一些潛規則制訂,幼兒之間的合作很容易流于形式.或各自為政,或由能力強的幼兒全權包辦,因此在幼兒良好的合作行為還沒有養成的時期,首先應通過一定的規則制訂保證幼兒之間的合作.
我的感受
文中對區域合作游戲開展的策略分析采用案例剖析的形式來闡述觀點如:
提供材料——引發合作
材料是幼兒游戲的顯性元素,而投放能引發幼兒進一步合作探索行為的材料又是教師一種隱性的指導策略.
案例:烏龜爬(中班手工區合作游戲)
游戲說明:受童年時代民間游戲的啟發,我們引導幼兒在畫好的小烏龜后面粘根長吸管,然后中間穿一根已打好結的線,再通過兩個小朋友"一張一合"使小烏龜爬起來.進行游戲時需要兩個人很好地配合.一個人兩手張開時,另一個人兩手合攏.兩個人同時張開手或同時合攏,可愛的小烏龜就爬不起來.而教師又有意識在烏龜背后的吸管上做文章,投放了較長或較細的吸管,需要一個孩子在管子這頭穿線頭,另一個孩子從管子另一邊把線頭拉出來,這一小小的細節就促進了幼兒的合作.
創設情境——推動合作
幼兒的合作行為有時需要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動.如在《壘高王》的游戲中,教師有意識地在區域中投放了一個"壘高王",只見每天都有孩子進入這個區域和"壘高王"對擂,但幼兒發現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已無論超越"壘高王"時,便有幾個幼兒成雙結對的開始合作.一個幼兒負責維護"地基",一個幼兒往上壘高,最終合作超越目標,充分發揮情境的暗示作用.
設定規則——保障合作
首先我們設計了從玩法上必須建立在合作行為基礎上才能實施的游戲,合作是游戲的關鍵和靈魂.
案例:"你貼我講"故事林(大班語言區合作游戲)
游戲說明:在語言區中,設置"你貼我講"故事林,即一名幼兒先擺設好一些場景和人物,讓另一名幼兒編故事,然后兩幼兒交換任務,將故事不斷地續編下去.在這個過程當中,幼兒相互學習了同伴間的思維方式,講述技巧,詞匯句式,促進口語的發展,體驗新型講故事的樂趣.
這一策略使幼兒有了取舍,在教師精心布置的故事背景提示下,"小狗你早","小貓你好","我們一起去上幼兒園好嗎","路上碰到了小黃鴨",使幼兒從原來的自娛自樂狀態邁向初步的表演合作.也使我們看到在小班后期萌發粗淺的合作行為是可行的.
引進競賽——體驗合作
通過游戲的競賽性讓幼兒知道原來幾個人的游戲比一個人的游戲更有趣,幾個人的智慧比一個人的力量更強大.只有讓幼兒在合作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才能激發幼兒合作的興趣和愿望.并且通過教師有意識的評比強化,評價哪一組幼兒合作完成的速度最快,合作完成的成效最好.孩子們不僅要完成自己份內的任務,還要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共同奪得榮譽.在競爭中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合作,激發幼兒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從以上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教師的設計,介入和指導可以在語言,科學,體育,手工,表演等各個區域滲透合作游戲,孩子們在游戲中充分享受著合作的快樂.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合作游戲通過鼓勵幼兒合作與交流,創設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無心卻有意地向幼兒傳輸了一種社會觀念,即每個人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過人之處,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寶貴的學習資源.
讀完這篇文章讓我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有更深的認識,使我明白幼兒園的教育處處都可滲透合作教育.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合作中學習,合作中做人,合作中進步,合作中成長!
讀《外號專家逃命記》有感 (字數:600)
這天,我讀了《外號專家逃命記》這篇文章,這是一篇讓人刻骨銘心的故事,故事有著大膽的想象卻又貼近生活。讀這個故事時,我好幾次想笑,卻又笑不出聲,因為它實在與我們的生活很相似。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王小西的男生,最擅長的就是給別人取外號,全班幾乎每一個同學都有他給取的外號。他一次考試交白卷之后逃到了一個小樹林,遇到了班上的同學可是他們居然都變成了王小西取得外號里的事物,什么狗熊、臭水溝……可把王小西給害慘了,嚇得他東竄西逃。后來,王小西在一只喜鵲的幫助下,一一叫了同學們的名字,他們才變回了原樣,王小西也因此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要學會尊重別人。你不尊重別人,怎么能讓別人尊重你呢。”喜鵲對王小西說。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喜鵲的話意義深刻,也給了我們生活一個十分重要的啟示。尊重著個詞,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意思,也是存在于多方面的。我們在說話、做事的時候,是否應該先想想這件事對于別人的影響?答案是肯定的。而現在,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只是認為禮尚往來,你對別人好,別人理所當然也會對你有回報。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掩卷沉思,想到了我自己的班級。我也是班上的“外號大王”,不過不是因為給別人取外號,而是因為別人給我取的外號很多,且都是不善意的。什么“蘿卜干”、“落湯雞”……一個接著一個。于是,我惱羞成怒,便也以牙還牙,叫他們的外號。大家都開始給別人取外號,我們班各個同學的外號便漸漸多了起來。這樣不僅傷了同學間的和氣,也經常有人為此達打鬧鬧。
我想起了一句話,大意是說“有時你不經意說的一句話或做的一件小事,可能會改變別人的一生”。讀了這篇文章,我下定決心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和同學們好好相處。同學們,我們來一起努力吧!
有毅力,成功就在眼前!——讀《三個人》有感 (字數:1200)
“失敗乃成功之母”鄭成功膾炙人口的名言流傳至今。每當我打開書柜時,首先就會抽出《三個人》,去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
從前,有三個人想去登山,他們就一同去了。剛走到半山腰,有一個人就摔了一跤,那個人想:如果在走的話,豈不是摔得更多?他就停下來不走了。剩下來的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又摔了一跤,他想:摔跤是常有的事,摔幾跤也是正常的,起來再走!這時,另外一個人也摔了一跤,他想:自己為什么會摔跤?之后他改進了自己走路的方法,一步一步爬上去。當然,最后他們三個人的命運也不同:第一個人在半山腰就餓死了。第二個人因為經常摔跤而累死了,只有第三個人爬上了山頂,欣賞到了無與倫比的美景。
成功,不單單是用決心去克服困難,同時也要吸取經驗的教訓,不能一味的去犯同樣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我們做任何事情不都應該這樣嗎?星期六,我一個人在家閑著沒事干,就看起了書,在書的一角,我發現有一個小實驗,是一個讓雞蛋上長字的實驗,我心想,這個實驗反正也不難,我就做試試吧!
我拿起三個雞蛋,一支細頭的毛筆喝和一點醋,接著就做起來我這一“偉大的壯舉”。我用毛筆輕輕的沾了一點醋,慢慢的在雞蛋上寫下一個字“快樂、幸福”,然后在旁邊靜靜的等待著讓蛋把醋吸進去,等了好久好久,醋終于干了,我迫不及待的把雞蛋放進水里煮了起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水蒸氣一縷一縷不斷上升,他們揮動著小手,搖著腦袋,似乎它們都在為我祝賀。時間到,隨著“啪”的一聲關煤氣的聲音,我打開了鍋蓋,看著這幾個雞蛋,我心里樂開了花,急忙叫來正在干活的媽媽來參觀我的勝利果實。我對媽媽大聲說:“媽媽媽媽,快來看呀,看看實驗結果吧!”媽媽小心翼翼的剝開了皮,但是左看右看,這些雞蛋呵普通雞蛋沒什么差別,我立刻慌了神,把雞蛋一個個仔細檢查,的確,這上面一個字也沒有,我疑惑極了,便把事情的經過跟媽媽說了一遍,媽媽聽后,哭笑不得的對我說:“我的傻孩子,你在生雞蛋上寫字,醋就算是滲進去了,蛋清沒有固定,子就會隨著雞蛋蛋清的流動而消逝!”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接著,我又用熟雞蛋做實驗,經過一番努力,雞蛋上果真出現了字。我高興的跳了起來。其實,成功隨處可見,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順境,也有逆境;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澀。通向成功的道路,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它曲折、崎嶇、荊棘叢生,甚至會出現斷崖。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首先要敢于面對,勇于戰勝困難,堅持到底。只有重新振作起來,才能夠遇困難挺過去,逢失敗昂起頭,透過迷蒙看曙光總結失敗的教訓,只有這樣,成功的雙臂才會擁抱你!
曉墅小學六年級:alice520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