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沸騰著思想潮水
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
懷著極度崇敬的心情,我讀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由前蘇聯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作的長篇小說。合上書,心情的波濤洶涌澎湃,有如排山倒海之氣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帶給我的感動很多很多,真不愧是世界名著!小說以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來塑造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這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展現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經過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到經濟恢復時期的廣闊社會畫面。歌頌了蘇維埃青年為保衛革命政權、恢復國民經濟而頑強斗爭的革命精神。保爾從一個普通工人子弟成長為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英雄。這其中的過程是一種精神的艱巨、一種意志的支撐。這一種精神現在被光榮的稱為“保爾精神”。而這種意志則來源于保爾強烈的愛國革命思想。看到保爾精神,猶如看到一塊閃閃放光的金子,照亮了我迷茫困頓的心靈。回想一下我在學習上、生活中一遇到芝麻般大的挫折和困難就一蹶不振,任憑困難將我打倒得一敗涂地。而這和保爾精神比較起來,我那一丁點可憐的挫折和困難算得了什么?根本無足掛齒!看看我們的保爾吧!在他身帶彈傷、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后仍然和各種巨大的困難作斗爭!仍舊同外國占領軍、白匪軍勇敢作戰!我終于深深體會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戰爭無奈和它所包含的深沉分量!于是,保爾精神演化成一個大大的驚嘆號在我的心中劃了。一個人在浩瀚世界中猶如滄海之一粟,這么渺小,應當怎樣去度過生命呢?對于這個問題,奧斯特洛夫斯基是這樣回答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讀完這段話,我微笑了,因為我知道我已經得到了對于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多么有哲理的一段話啊!我把它工整的抄在日記本的首頁,讓它時刻提醒我應該怎樣去度過這僅有的一次生命!在物欲橫流的今天,這一部影響了幾代人的偉大“精神糧食著作”所蘊藏的深意、表露的感情,豈是我所能一一感受的呢?即使有,又豈是我這支筆所能表達的呢?我只是用一支鈍筆寫上膚淺的只言片語來表達我讀后不能自抑的沸騰思想潮水。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卻真正給了我的心靈一次嶄新的洗禮!
閃光的思想品格 (字數:500)
北京小學金曉茜
我讀了《毛澤東同志的軍裝》后,收獲很大。
這是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毛主席在延安時穿著一套洗得發白、補丁摞
補丁的軍裝,同志們幾次要給他換一套新的,他都不同意。有一次,同志們
背著他給他領了一套新軍裝,他發現后,硬是退回去了。毛主席的舊軍裝穿
了四五年,補丁大大小小,有18塊呢!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看到了閃光的思想
品格。雖然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黨和人民給我們創造了優
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但是,我們仍應該艱苦樸素,這個傳統不能丟。作為
一名黨的最高領導的毛主席都能過艱苦樸素的生活,我們小學生怎么就不行
呢?也許大人們嬌慣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認識水
平也應提高,要把艱苦樸素看成一種美德。如果從小不養成艱苦樸素的好思
想,就會養成攀比吃穿、亂花錢和浪費的壞習慣,這多么不好啊!
可是現在,有的同學一點都不艱苦樸素,一跟他說舊社會怎樣,他就說:
“那是舊社會,不是現在。現在條件好了,還講什么艱苦樸素。”所以有的
同學把很長的鉛筆都扔掉,剛臟了的手套就扔進了垃圾桶,不好看的帽子也
永遠被冷落,衣服舊一點就不穿了??這樣的現象很多,真不應該啊!我們
新中國的少年兒童要繼承和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在生活上要養成儉樸
的好習慣、好思想,把老一輩的艱苦樸素的好傳統保持下去。
讀《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有感 (字數:400)
[思想日記之一]公交車上的小觸作文 (字數:400)
[思想日記之一]公交車上的小觸
重慶市 育才中學 初一(1)班 陳加乙
2005年3月28日 我放學回家搭乘公交車時,又見到了那一幕。 我擠上了公交車后,有一個老年人也上來了。那個老年人雖然不是連站都站不穩了,但看上去也是十分蒼老的。 我站在車上的一角;我想看看會不會有人會讓座。結果真的是"asusual"——我只只看見老人在不斷吃力地向前尋找一個站得住的地方,大家的深情都是呆滯的,漠然的。 是呀,隨著交通ic卡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用著免費的ic卡,搭乘著能使用ic卡的公交車時,往往會沒有座位,讓座的人也少了。我上小學時,讓座的作文都已經泛濫成災——而現在,那些讓座的人呢?也許已經“瀕臨”滅亡了。幾個月來,這些曾經令我感觸頗深的事情,也已經屢見不鮮了。 人人都愛金錢,金錢是財富,老年人也不同樣是社會的財富嗎?為什么“愛財如命”就僅僅將“財”限定在一狹義的范圍之內呢? …… 我沒有辦法改變:城市的人決不會那么單純;但我能盡到自己的本分——讓座,本就是一件應該的事,我說得俗一點,就像我們總要吃飯一樣。下一篇: 讀《童年》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讀《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