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虎門銷煙有感
[size=12.0pt]我站在林則徐的塑像前,不由得肅然起敬。只見林則徐身著朝服,戴著官帽,坐在石頭上。林則徐眼望前方,一只手放在腿上,一只手摸著粗短的胡須,好象沉浸在冥思苦想的海洋里。 [size=12.0pt]看到這一幕,我的腦海里出現了虎門銷煙這一情景。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 [size=12.0pt]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銷煙池里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后又把一擔擔生石 [size=12.0pt]灰倒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size=12.0pt]啊,偉大的人民英雄!你永遠值得我們紀念,我永遠以你為榜樣。我會遠離毒品,珍惜生命!讀《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有感 (字數:1200)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中談到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后,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還有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北京,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愿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并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癥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介紹了如何去發現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
對我們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促進教學科學化意識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
黑暗中的希望之光——讀《燈光》有感 (字數:600)
在一片黑暗之中,突然出現了一點光,就算是一點微弱的光,也能給黑暗中的人們一線的希望。于是,希望之光就此誕生,成為了人們不變的一個信念,給了人們走出了黑暗的勇氣與動力。為什么一點微弱的光會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為它給了人們一個理想和希望,使人們為之去努力奮斗!
《燈光》一文所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的一個故事。1947年初秋的一個晚上,作者在突擊連的郝副營長的身邊——22歲的他是一名著名的戰斗英雄。他坐在地上,劃著火柴在看一本書,書上的一張圖片上,畫著一個孩子在電燈下學習。他一邊看,一邊還時不時地羨慕,說:“多好啊!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在電燈下學習。”然而,他的夢想沒能實現。他為了戰爭的勝利,在黑暗中點燃了那本書,點亮了部隊前進的路,自己去被火光暴露犧牲了。
多么偉大的一個人啊!他點亮的,不僅僅是前進的路,而是自己的夢想和理想。他,為了祖國,為了孩子們的將來,他奮不顧身的在那千鈞一發之際,點亮了那本擁有他理想的書。然而,這位年輕的英雄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電燈一面,就永遠帶著這個遺憾去世了。
現在的我們,在各種高科技的陪伴下,還覺得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但在那時,能見到一盞電燈,都是一種奢望。但回頭一想,如今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是多少前輩用自己的生命所帶來的啊!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這么多風風雨雨,我們就是靠著一個理想和希望而努力的。
這就是理想的力量,這就是愛國的力量。中華民族就是靠著這種力量,奮發圖強,堅強不屈的。在黑暗中的希望之光,點亮了我們的信念,給了我們勇氣與動力。而真正的希望之光,就是我們會為之努力的一個理想和希望!
天杭實驗學校五年級:駱佳琪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字數:450)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它叫《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有很多美麗的景物,有仿造別的地方做的,有仿造詩情畫意做的……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把圓明園里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牲口搬,實在運不動就隨意破壞、毀掉。讀后我感受到英法聯軍十分貪婪。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有時也會貪婪。我家買了一個九陽豆漿機。一天晚上,我們家做豆漿喝。我有一個姐姐在我們家住,我們留了一點豆漿給姐姐喝。我呆呆地望著那剩下的那些豆漿,留下了口水,我一次又一次地忍住了那天使般的誘惑,在我的眼里,那剩下的豆漿是美味的、可口的,像漢堡包、甜玉米、大龍蝦、螃蟹……味道是那無法形容的。我終于禁不住那天使般的誘惑,趁爸爸媽媽不注意把一些豆漿倒在杯子里又快速地喝下。不料,居然被爸爸發現了,爸爸說:“豆漿沒有了,可以再做,人的誠實要是沒了,就挽不回來了。”從背包這句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不能太貪婪。
我感受到英法聯軍十分貪婪。
二小五年級:1151512755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