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義?義!——讀《水滸傳》有感
泱泱華夏五千年,多少文化結晶碩果累累,放射出耀眼光芒。而“四大名著”更是瑰寶中的瑰寶。《水滸傳》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她既沒有《紅樓夢》的精致繁華、沒有《西游記》的神奇有趣、也沒有《三國演義》的細膩豪邁,卻有著她自己的傳奇多彩。
《水滸》是我國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章回小說,是明清小說的典范。由施耐庵于元末明初創作,描寫了北宋年間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在真正開始閱讀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本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但讀過才知道,《水滸》竟是本“反面教材”!它竭力以唯心論的天命論解釋宋江的投降主義路線,歪曲農民革命。《毛主席語錄》曾指出:“《水滸》這本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讓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魯迅也評論道:“一部《水滸》,說的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于是奴才。”這一番言語,批判的都是以及時雨宋江為首的地主階級投降派。宋江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忠臣孝子,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投降派的典型代表。他與高俅之間的斗爭只是地主階級不同派別之間的斗爭。他把晁蓋的聚義廳改成了忠義堂。“聚義”是團結英雄好漢們造封建地主階級的反;而“忠義”則重點在“忠”,是按照孔孟之道為鞏固封建統治效勞。這樣把梁山中的階級路線脫胎換骨,不僅擴大了梁山,也毀滅了梁山。
毛主席說,在階級社會中,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于一定的階級的。話雖這般,但比起《水滸》濃重的政治色彩,我更傾向于她的文學藝術性。這也正是這本書成功的地方——不僅有豐富的思想內容,還有成熟的寫作藝術。就比如說書中第十三回——“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面獸北京斗武”中關于青面獸楊志與急先鋒索超比武時的精彩描寫。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對楊志的外貌描寫:“頭戴一頂鋪霜耀日鑌鐵盔,上撒著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鉤嵌梅花榆葉甲,系一條紅絨打就勒甲絳,前后獸面掩心;上籠著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著條紫絨飛帶;腳蹬一雙黃皮襯底靴。一張皮靶弓,數根鑿子箭,手中挺著渾鐵點鋼槍。騎的是梁中書那匹火塊赤千里嘶風馬。”以及對索超坐騎的描述:“兩耳如同玉箸,雙睛凸似金鈴。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沖得陣,跳得溪,負得重,走得遠,慣嘶風必是龍媒。勝如伍相梨花馬,賽過秦王白玉駒。”頻用比喻,細膩形象,將寶馬的炯炯有神凸顯得淋漓盡致。對楊志所騎之馬的描寫也毫不遜色:“鬃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侵晨臨紫塞,馬蹄迸四點寒星;日暮轉沙堤,就地滾一團火塊。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亭赤兔。疑是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工整的對偶,形象的譬喻,用六個事物把那燦爛的紅描繪的躍然紙上,將良駿的神采奕奕彰顯得栩栩如生。絢爛的文筆讓人仿佛覺得一場精彩絕倫的比武就在眼前。正如書中所寫:“雖不知武藝如何,先見威風出眾。”
而作者成熟的寫作藝術還體現在對人物的形象刻畫上,水滸梁山一百單八將及其他各路英杰也好,小人也罷,無不個性鮮明,活靈活現,加之跌巖起伏的故事情節,全書一百二十回,內容繁多卻絲毫不亂井井有條,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不愧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而這些也正是小說成功的重要因素。無論是“聚義”還是“忠義”,梁山泊的匾牌上一直少不了“義”,義字當頭正是水滸好漢們的統一特征,也是他們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拿花和尚魯智深來說吧,他與林沖雖只有一面之緣,卻愿意在林沖遭人暗算時拔刀相助,并一路上好生照顧且護送其至滄州附近,將薛霸二位公人“管教”得服服帖帖。這不正是“義”的體現嗎?在這一點上,楊志同樣也做得很好。在他一怒之下殺死潑皮破落戶牛二之后,主動與路人一起上衙門投首。敢作敢當也是他身上的閃光點哪!哪怕是“投降派”宋江也是極推崇“義”的。水滸中個個好漢,哪個不是以義為自己終身的行動準則。而黑旋風李逵也正是因為對宋江的義而丟掉了性命。可見,義,有時候是需要用生命去做到的。
想當今社會,“義”是存活得越來越艱難了。遠的不說,就拿近幾年的一些事來看吧。各種各樣的“碰瓷”、老人家摔倒訛好心人、以及“小悅悅”事件等等,無不令人痛心!小的來說,這是個別人沒有很好的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大的來說,這是整個民族的道德與覺悟在急劇下滑!幸好,我們還有“托舉哥”周沖、“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媽媽”吳菊萍、還有郭明義、還有孟佩杰、鄭益龍還有……這種愿以生命做到“義”的品格還沒完全消失。拯救民族之義,我們,還有希望,我們這一代,就是希望!
讀《水滸》,品大義。一本水滸,告訴我們要盡量減少政府腐敗,防止“高俅第二”的出現;告訴我們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告訴我們人生在世義字當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然而,一本水滸,一本被盛贊為“委曲詳盡,曲脈貫通,《史記》而下,便是此書”的名著,告訴我們的,又何止這些……
【老師點評】:不能聯系實際,感受不深刻,語言欠流暢
《黑旋風斗浪里白條》讀后感 (字數:600)
讀中國四大名著勝過讀所有書呀!其中《水滸傳》可是我的最愛,里面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是英勇善戰,以一擋百,還未嘗敗下陣來。真是太厲害了。有時還會不由自主地劃上幾拳,可自己那個只是花拳繡腿三腳貓的功夫,也只有架勢罷了。我喜歡武松力大無比,有情有義值得我敬佩;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武功高強、深不可測好生羨慕呀;小李廣花榮百發百中,長得瀟灑好喜歡呀。還有黑旋風李逵、浪里白條張順。在李逵與張順之間起初還有一場惡戰呢!起因是及時雨宋公明被官兵押到江州城營里,宋公明太有錢了,不滿半個月,滿營沒一個沒收過他錢的,沒一個不喜歡他的。一天,宋江遇到節級,通了姓名,兩人來到臨街酒店的樓上坐下,那節級報了姓名,原來是神行太保戴宗。正好,當時黑旋風李逵剛好在戴宗手下,只是李逵不收管教。三人來到江景邊琵琶亭(是唐朝白樂天古跡)坐下,叫了三份辣魚湯。可是這魚一點也不新鮮。于是李逵來到漁船那里強行要新鮮的魚,可漁夫們都異口同聲道:漁行主任還未來,就不能開漁艙,李逵怎懂這些,一下奔到船上尋新鮮的魚,結果被李逵弄得一塌糊涂。這時也碰巧漁行主任來了,此人正是浪里白條張順,見李逵這般上去就叫陣,兩人在船上纏斗起來,那李逵雖在陸上稱霸,但在這船上水上哪里是人張順的對手,沒要幾下李逵就被弄到河里去了,浪里白條也是有情義之人把李逵救上來,與宋江互相報了姓名,這才知這是誤會。這可是令人爽快呀!
《水滸傳》讀后感 (字數:350)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本流傳千古的好書,同時,也是我們讀好書不錯的選擇。
這本書講的是一代英雄豪杰身上發生的故事,設有懸念且耐人尋味。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后,我看了不久,就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這本書,認為這經典的英雄故事很是精彩,只要一有空就想起它。覺得就算多看一點點都行。不知道為什么,每次看書,在看得最著迷的時候被打斷的幾率特大。不是爸爸說要出去吃飯,就是妹妹叫我陪她玩。不是媽媽說我該睡覺了,就是小表弟哇哇大哭讓我去幫忙哄。唉!(垂頭喪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兩周之內,我已經把《水滸傳》看完了。可問題又來了:我高興地告訴媽媽我已經看完了,媽媽卻說:“這還不夠,要理解透徹才行啊!”我一聽,心想:媽媽說得沒錯,我要理解透徹。于是,我把不理解的都畫起來,一個一個解決。果然,理解了,我覺得它更精彩了,也更有興趣了,也許以后還能幫助學習呢!
也許,這就是讀書(不對!是讀好書)的好處吧!英雄——讀《水滸傳》有感 (字數:450)
英雄,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帶著問題去讀中國明清小說——《水滸傳》,我想大家肯定能爽快的回答出來。
“英雄嘛!當然是一百單八將嘍!”我往日也是這樣回答的。可是如今再意味深長的細讀一遍,我覺得這個答案是乎有點不可靠了。一百單八將替天行道,戰績顯赫。他們在戰場如猛虎,有飛龍,當然是英雄啦!可是比起那些默默無聞的小兵來,似乎還差一點點。換個角度來講,如果沒有小兵的犧牲,如果沒有小兵的搏斗,又怎樣換來一百單將的戰勝?如果沒有他們,一百單八將親自上陣,那又會死傷多少?
我曾經佩服過108單將,當我現在更尊敬那些小兵。。他們是壯士、是勇者、是英雄。他們比那將領們更英勇,更膽大,更加擁有不怕死的精神……
我從水滸故事中的小兵想到了改革開放大業中的無數英雄們。我睜開明亮的雙眼:工人叔叔們頂著酷暑搬運材料,清潔工阿姨們冒著嚴寒打掃馬路……讓我說,你們都是英雄。你們給了我啟示,給了我力量……
廣東佛山南海石門實驗學校四年級:章志琦
下一篇: 讀《同一個夢想—五環旗下的精彩人生》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雪花怎不能縈繞耳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