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把悲傷留給自己
知音走了,把思念留給他,把悲傷留給自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知音啊,你走了,正如你輕輕的來,雖沒有帶走一片云彩,卻帶走了我的思念。往日我們一起度過的那段快樂的旅程,都已成了明日黃花,還有那段歷史的見證,你不會也忘了吧?不要這么快忘了好嗎,幾年后的想見我們還認識嗎?
你種的那盆水仙,已無往日的鮮艷,連蜜蜂也久違了。想想在一起的時候,你為它鋤草,我為它澆水,在我們的栽培下,它長得很漂亮,成了我們宿舍一景。如今盆中已長滿了野草,連同學們也冷落了它,漸漸的,也就枯萎了。
我的眼淚已抑制不住對你的思念,又勾起了對你的回憶。那是在校的時候,盡管學習很忙,但我們還是沒有忘記共同的愛好,經常擠出時間去打籃球。打籃球的時候,我們是隊友,是兩匹奔馳的野馬,好象球場就是我們的草原。打球的時候,你有空位,我傳給你;我有空位,你傳給我,這是不需要言語的表達的,而且又是傳得那么及時,完全把其他隊友冷落了。打完球后,又唱著歌回宿舍,不用說,信口拈來就是同一首歌,這樣的日子平凡而快樂。是籃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使心與心之間貼得更緊。
在學習上,盡管你我成績都平平,但我們不滿現狀,學習加倍用工,互相監督。有一次,我作業沒寫完就跑去玩了,這事馬上就被你發現了,于是你就到處找我,一找到我,就興師問罪地說:“你還在這里玩,你作業完成了嗎?”我聽了之后無言以對,只好乖乖的回去寫作業了;還有一次,上語文時,你沒有做筆記,而那又是一篇古文。下課后,我便拿著筆記去找你,說是要考考你。我考的正是這篇古文的意思,你回答得吞吞吐吐,丟三落四,直至背不出了,你才承認自己的錯誤。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我把筆記給你抄,并且讓你記熟后背出給我聽,我才放了你。就這樣,功夫不付有心人,我們終于取得了全校前十名的名額,并且都在為自己得到的成果而暗自高興呢!不過,我們都沒有驕傲,你告訴我要大膽些,主動舉手發言;我告訴你要細心些,不要老是丟三落四。
而現在,一切都沒有了,沒有了你的開朗,沒有了我的幽默,分離了這么久,念意也漸漸淡了。不過,你我都知道,無論分離多久,隔得多遠,彼此間都會留著一席之地――把思念留給他,把悲傷留給自己。
消逝的悲傷 (字數:800)
安房直子寫的童話你是否看過?我相信如果你看過,那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樣的感受呢?如果你連聽都沒聽說過,那就線請閣下去買一本品讀吧!
——前記
安房直子的童話很難敘述――你能完整地敘述一個故事,可你又怎樣來敘述故事所達到的那種意境呢?
《狐貍的窗戶》是我最初讀過的,最負盛名的一篇。它讓我產生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發自我內心的深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桔梗染過的藍色的手指搭成的那扇窗戶,成了真實與虛幻之間的一條通道,往昔的那些幸福日子雖然再也不能重現了,但是,那扇可愛的窗戶,卻幫獵人找回了那些曾經擁有過的善良和純真。我想,在獵人交出那支獵槍給小狐貍的那一瞬間,獵人那顆原本堅硬的心,也應該是如水晶一般清澈,如羽毛一般柔軟吧……
安房直子的童話故事中沒有美麗的公主、沒有英俊的王子,沒有華麗的舞會,也沒有可以戰勝邪惡的、無往不勝的愛情。只是常常出現各種動物精靈,它們是大自然的化身,只有善良、心境清明的人才能見到它們、與它們交往。
讀直子的作品時,總會使人感到,也許在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在那兒,只要存在過的一切從來都不會消失,一切都會被記錄在案:我們的生活、記憶、懷念、思念……四根桔梗花染過的藍色手指搭成的窗戶,便是生與死的通道。當陰陽永隔,是否再沒有道路可以抵達彼此,可以慰藉我們的心靈?安房直子憂傷而美麗的微笑著,說:“不,不是這樣。死并不能帶走什么,尤其不能帶走懷念,只要有懷念,生者和死者就從來沒有真正分開過。”
和死去的生命永不分離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一種寄托哀思的方式。我又忽然想起了在天堂的外公,想起了他慈祥的笑容,但和以前不同的是,我不在悲傷外公的離去,反而感到他就在我的身邊,無時無刻,只要我想念他了,他就守侯在我身邊。
當你因過去的消逝而感到悲傷時,請不要忘了,曾經存在過就永遠不會消失,即使它和我們在兩個世界,而永不分離的最好方法就是懷念。
美好的悲傷 (字數:100)
喜歡悲傷的文字
卻沒有擁有的資格
戀上憂傷的歌曲
但沒有譜寫的理由
即便
有過跌倒;有過失去;有過放棄
也曾
被誤解;被欺騙;被遺忘
可因為
有過努力;有過曾經;有過微笑
又因
被攙扶;被記憶;被守護
所以
叫我何以去詮釋悲傷呢
青春不是不美好
只是有些小憂傷秋 (字數:3000)
自古以來,秋是悲傷的象征,是沒落的表現,是人生愁緒的晴雨表。屈原說“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樣的詩句“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自然界萬木蕭條落葉紛飛,首先映入人的眼簾,自然界的物象使人產生了心靈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聯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秋葉飄零,及物及人,悲從中來,正如陸機《文賦》所言“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物之枯榮引發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諸如李白“人煙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賈島“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柳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孟浩然“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元薩都刺有五絕云“秋風吹白波,秋雨鳴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唐朝詩人馬戴更把這種愁緒推到極致,“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羈旅他鄉,忽見落葉紛披,秋氣襲人,孤燈獨坐,情思頓生,縱使少年也添老。空園白露,孤壁野僧,極為清寒寂寥之境,滄桑至極,欲說還休。杜子美《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常年在外,忽逢秋葉飄零,聯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時節,失落的人生,他的滿腔愁緒劈空而來,萬里與百年,無涯的空間與飄渺的時間,艱難苦恨,潦倒新停,盡付昏昏濁酒滔滔江水。他的《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時期,飄搖難料的身世,顛沛流離的老境,欲濟無楫的失意,國難家愁與秋的荒涼冷落渾然一體,蒼涼的悲壯,蒼茫的愁緒,排山倒海,風云變幻,動蕩不安,正如“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之際,詩人酬志無門,只能游于江渚之上,當他體驗了底層的苦難,便獲得了精神的回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秋,卻是意境的寫照,清冷、蕭瑟、寂寥、悲涼、質樸,是人生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秋霄日色勝春霄,萬里霜天靜寂寥。”王勃的意境更為開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李白則以豪放見稱,“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蘇軾這個大才子,心境隨世態而漸老,他的筆下既有色彩斑斕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又有往事如煙不可追憶之苦,“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還有人生如夢不堪回首的浩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宋林逋則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拋開了淺盞低吟,唱起了“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對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清人王士禎則是獨釣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詩人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其境曠世高古攝魂奪魄。世人總喜歡春天的繁華似錦,排斥秋天的無情與落寞,然而,秋天卻是人們回避不了必然經歷的季節,無論是時令之秋,還是人生之秋,有了閱歷有了苦難有了滄桑,才有秋天的成熟與豐收,才有藝術的蒼老之境。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唱響了嘹亮的秋的贊歌:劉禹錫有《秋詞》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詩人楊萬里則從另一個角度領略了秋天的別樣美景,他的《秋涼晚步》云: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李白從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興湍飛,秋高氣爽宜人秋色直入筆底: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秋,是走向衰老的標志,成語“老氣橫秋”是也。然而它的另一面,卻是成熟與老辣的象征,是清寒與寥廓的外顯;是秋月朗朗,鵲橋飛渡;是楓葉蕭蕭,秋蟬默默。此刻,樹葉完成了一個輪回,把自己交給大地,交給粗壯的根,在蛻變中孕育新一輪的成熟與豐收。因此,秋又是落葉對根的情思,是大雁對長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獻是無私的,秋天給人的境界是深遠的。
田園詩人王維,隱逸山林之中,寫詩畫畫參禪,每每“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對秋天的感悟刻骨銘心而又深入淺出,物態自然,意象空靈,情與景融,意與境諧,他那眼中之山水,即心中之山水,即意象之山水。他的一組組山水詩就是一幅幅山水畫,讀了,心馳神往;看了,神與物游;品了,通會之境,人書俱老。《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人感慨于秋之空山的幽遠空曠與寂靜,禪意十足,歸意可掬,那松間明月,石上清泉,竹喧與浣女,蓮動與漁舟。是詩焉?是畫焉?是禪焉?似是又不全是。這是一幅世外桃源歸隱圖,沉醉于茲,心曠神怡,這種詩畫禪俱佳的秋的去處,縱使貴族王孫,亦足以陶然可樂,而流連忘返。
四季有四季的特點,“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我卻獨愛著秋天,秋天是令人懷念的。與春天的濃艷熱鬧相比,秋天是肅穆靜寂的,與夏天的蕪雜茂密相比,秋天是簡潔透明的,與冬天的空靈虛幻相比,秋天是厚實寬容的。秋天是富有個性的季節,秋天是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秋天蘊藉著寂滅與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鄉,秋天是朦朧詩人的底色。當春天伸張它慵懶斷魂的雙臂,當夏日豪情滿懷悄悄遠去,而冬夜萬籟俱寂作客夢鄉的時候,惟有秋天,面對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情思綿綿與心靈震撼,沒有懊悔與驚愕,沒有固執與軟弱,細細品味著淡淡的憂傷,涵泳著一片布滿皺紋的寧靜,以你的博大渾厚消解著春的輕佻與夏的輕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緘其口,“此時無聲勝有聲”,把熱淚盈眶的感動寫進生命的十四行詩。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片落葉而陣陣謳歌!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處蒼老而擊節贊嘆!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個細節而怦然心動!秋天,為你舉杯!為你壯行!風起了,葉紅了,狂嘯得烈風把秋天的紅葉吹落了……來到窗前,望著滿地的紅色,我不禁苦笑。秋天又一次來到我的身邊,然而,因為它,讓我時時告訴自己,要對那年秋天發生的故事負責。
那年我7歲,正在上一年級。假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我最喜歡的布玩偶,我天天抱著它玩來玩去,那段時間對我來說是非常高興的。可是高興背后卻是不可預料的災難。
那天中午,我抱著玩偶在樓下跑著玩,由于跑得太快,我來不急躲閃就撞到了一個小女孩。當時她坐在地上,不停地哭。我把她扶起來,一直哄她,可她還是哭。我害怕了,于是,我扔下她,驚慌地跑回了家。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家人,也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那晚的秋夜很黑很靜,而更多的是寒冷。
我三天沒有出門,為了不讓家人覺出不正常,我出來玩了。在樓道口,我看見了最不愿意見到的人,眼前正是我三天前撞哭的小女孩。我害怕級了,心似乎在顫抖,我怕她認出我。但我還是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從容地從她旁邊走過。
“姐姐好。”好甜的聲音,我不敢相信這竟然是她說的。我側過臉,對她微微一笑。我看到了一張滿臉笑容的可愛臉旁。我不禁后悔。我坐到她身邊,與她聊了起來。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她與我同歲,只不過比我小5個月。通過交流,她仿佛把我當成了知心姐姐。無意中,她說起了三天前。有一個小姐姐不小心撞到了她。我證住了,而她沒有注意到我的反常,繼續說“我沒有什么事,她一直在哄我,可我天生愛哭,所以一直沒有停下。最后小姐姐跑開了,我想一定是我的緣故,我想跟她解釋清楚,但我沒有記住她長什么樣,所以,我一直在責怪自己。”風愈刮愈烈,樹葉漫無目的地紛紛飄落,打亂了我腦中最后一絲清醒。
本來是我的不對,連她也跟著自責。我沒有告訴她真相,因為我知道,她肯定會原諒我的,說不定她會更自責。我和她成為了最好的朋友。我暗暗告訴自己,要一點一點彌補當初我犯下的錯誤,對她造成的傷害。每次我見到她,都會在心里說:對不起,我撞了你,后果由我負責。風小了,烏云密布中透出深秋難得的一屢陽光。
新都西小六年級:馬瀟旸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