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三重門》有感
初次開始閱讀這本書,并非出自我本意,甚至準確點來說有點被逼迫的傾向。原因不用說,當然是來源于我們可愛的中文老師細心地想讓我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不忘母語。關于這一點,對于已經開始感到詞窮的我來說,甚是理虧,于是只能點頭哈腰的握手同意。說來也奇怪,原本只是想要大概看一下簡介然后就草草了事的想法立即在看到第三章左右的地方消失的云飛霧散,一點影子都沒有了。《三重門》完全不符合當今正在流行的校園青春風和古代穿越風;也跟幽默搭不上太多關系。卻不知有什么魔力能讓一直不愿意看批判風格的我,幾乎癡迷的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直到看完。當時針緩緩的指到十二點時,我輕輕地合上了電腦,靠在椅背上努力想讓自己放松放松。但不知怎么的,腦子里面亂如團麻。不得不說我對于《三重門》最后的結局感到困惑和不解。而且這個疑問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在故事中,韓寒把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中的很多弊端和缺點都凸顯在了男主人公和他周圍的朋友身上。學生們錯誤的把讀書理解為為了以后好掙更多的錢,而并非為了充實他們的內在和培養他們所散發出的氣質。可見這些孩子的家長也并非了灌輸什么正確的信息以及做出良好的榜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當林雨翔其中的一個朋友自豪地對他說讀書有屁用,讀書不就是為了有錢嗎?都有了那還讀屁書?林雨翔不語,但是我們可以大致揣摸出他當時的心情不是在心理默默地認同就是辱罵他太過驕傲,只知道仗著自己父母有錢就到處鬼混。“反正我爸有錢…”“反正我認識誰誰誰…”“我就不…你也不能拿我怎么樣…有本事去找我爸媽…”自打出生到現在,我都數不清到底聽過多少個人用一種傲慢,居高臨下的語氣對一些家庭條件比自己差的同學或是學校任課老師這樣說了。但是平心而論,這些錢真的都是屬于你的嗎?很顯然的,錢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若不是自己父母在外面勞心勞力,到處奔波,如今的孩子們怎么會這么幸福?
不光是現在的學生對于學習開始產生抵觸情緒或是受到了中考,高考制度的局限而出現偏科問題。就連老師和學校也是對于很多容易給別人帶壞榜樣的“差生”和“有靠山的學生”整天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說對就對,就是錯了也勉強算對。憑著這樣的現象逐漸增多,那些天天被欺負又有苦說不出的學生只能默默忍受著一切,把痛苦扛在肩上,含在嘴里。林雨翔就很明顯的成為了眾多“犧牲品”中的一個代表。別人潑了水他沒阻止也要被訓;明明是對方先跟他過不去卻反而因為一點小小的抵抗落了一個準備接受處分的下場。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三字經里面寫道:子不教,父之過。正所謂孩子如果有問題,那肯定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出自于他的父母。林雨翔的父母從小對自家兒子抱有很大希望,天天逼迫他背古文,背經綸;卻很少真正的給予他過專屬于家人的溫暖和愛。林父不懂裝懂,只收藏而不看書。雖然韓寒基本沒有怎么描寫到林雨翔到底受了多少他父親的影響,但是我堅信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走進誤區,甚至步入迷途。作為父母和老師,最應該做的事是讓孩子在一個快樂單純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而不是跟株歪脖樹一樣,都站在懸崖邊上了也不知道搶救。有時候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一定是件壞事;既能幫助他解決煩惱,又能在同時間減少代溝,增加感情。一舉多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關于結局的部分,在經過多次反復地思考和仔仔細細地把整本書又嚼了一遍后,我終于發現為什么韓寒只留給人們一句“一張落寞的臉消失在夕陽里”,而不是把結局寫的皆大歡喜,光明的這一邊終于戰勝了邪惡勢力了。這本書是一本能夠被稱為文學現象的書;同時它也的的確確的反應了中國中學生最真實的一面。如果韓寒真的把結尾寫的太過美好反而會讓人覺得有些虛假,畢竟在全中國現在還依舊肯說實話,又有膽量把它寫說來的人不多了。《三重門》不尊為經典之作,卻也是一本少見難得的好書。希望這本書在開導了我的過程中,同樣點化了下一個即將要看或是已經在看得你。
【老師點評】:語言欠流暢,表述不清晰
叩開我心靈的“三重門” (字數:1000)
叩開我心靈的“三重門”
讀書,是一種最自然的生命狀態,是一種精神的跋涉,是一種須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黃庭堅有言:“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有一本叩開我心靈的書叫——《三重門》
《三重門》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微微泛黃了,我原本對于《三重門》沒有太多的興趣,它在書架上完全處于擺設狀態,但,從寒假時我無意看到書的序言的那一刻時我就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啊,這本書的序是曹文軒寫的啊!”看完書的序,我長嘆一聲:“怎么以前沒看到這本書呢,該死該死,曹文軒可以對于韓寒所寫的這本書有極大的好評,那這一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了。”我放下了手中的事兒,開始閱讀這本書。看著韓寒的簡介我不由一驚,六門功課高掛“紅燈”而留級,這個韓寒是何許人?留級生的身份卻以一篇《杯中窺人》獲得了大賽一等獎!看完簡介我知道了,這本書是韓寒以自己為真實寫照而寫。隨后,我開始閱讀這本書了。因為對此書的濃厚興趣,我花了不到兩個星期就看完了,晚上睡覺時看,早上起床看,甚至連上廁所時都會看,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捧上這本書來閱讀。媽媽說:“你這么如饑似渴的看書,真是少見啊。”
這本書寫了林雨翔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零年的事兒。林雨翔善于文科,父母為了讓他可以考上重點中學給他買補品,報補習班,但他沒有考上,而在父母的“努力”下,林雨翔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了市南三中……
讀后,我感嘆道:“難怪曹文軒會給出如此好的點評,這本書完完全全的道出了生活。”我認為,韓寒的筆,十分的尖銳犀利老成,倘若我不看作者簡介,我還以為韓寒是位老爺爺,誰讓他的文章那么悲觀和犀利呢?有好多句子都讓我驚訝,這還是一位年幼的韓寒嗎?怎么這么悲觀?我記得有一個句子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要死的時候,什么名,什么利,什么愛,什么恨,都是棺木上的一縷塵埃,為了一縷塵埃而辛苦一輩子,值嗎?還有一句是這樣的:做人,要么大俗,要么大雅,半俗不雅是最痛苦的了。這本書中的好句段多得數不勝數,記得結尾處講到:走還是不走呢?也許放開這紛紛擾擾自在一些,但不能放開——比如手攀住一塊凸石,腳下是深淵,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的流血,不知道該放不該放,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他所寫的每一句話都好深奧,讓我一會兒明白一會不明白。他還在后記里提到‘將一句話謹獻給所有正春風得意或秋風不得意的人們,非常平凡,但你一定要堅信自己: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我想他這最后一句話一定鼓勵了很多人吧,或許他也鼓勵了我,對啊,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盡管我很平凡,但我相信以我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發出閃閃金光!韓寒他就是一塊上海大金子。在書記里面的一頁我發現了這句話:我這輩子說的最讓人無從反駁的話就是被子不用疊——本來就是要攤開來睡的——然而這是第一個被人反駁掉的。懂么,這是規矩。我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規矩。被子是攤開來睡的,這句話還真是那么個樣子,悲哀是因為規矩,這句話把我帶入了迷霧,第一句我還可以明白,而后我就似懂非懂了,他的成熟真的好不符合,或許是因為他那幾門功課的“紅燈”照亮了他的前程。
我夢想著自己也可以成為韓寒這樣文筆極好的人,我認定:我是金子,有那么一天我會發光的!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語言欠流暢
下一篇: “120元錢”的感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阿q正傳》讀后感(2)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