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隨筆山水
今天,我和妹妹來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不知名的高山,不知名的綠水,不知名的的石橋,和一群不知名的鴨子。水并不清澈見底,石橋也不整齊。但也就是這些再普通不過的景物帶給我一種非同尋常的感覺。
靜靜的站在那里,看著炊煙裊裊升起,不禁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那意境實在讓人意味無窮。一陣襲來的微風,夾雜著泥土和農家的氣息,親切在我身旁圍繞。
一縷縷水在擊打石頭時發出的驚喜的“嘩嘩”聲勾著我的兩耳去靜靜的聆聽,并不是無法抗拒,而是不想抗拒,用心去感受那每一縷不同的水勇敢跨過每一個阻礙時的喜悅與恐懼,因為想想那或許就是我沒有而必須要有的一種精神。
賞完那靈美的水,回過神來,眺望遠處的山,重巒疊嶂,一山追著一山,真可謂是山外有山呀,一座座山峰撥地而起形態各異,如壯士練箭之影,如少婀娜的身形。
有人說,山水圖會不會太單調。那是自然,但在這山水圖中還有活潑生動的小鴨子,它們追趕著,我搶你的小魚,你奪我的小蝦,在那些搖擺的尾巴下蘊含著最自然的味道。
那山,那水,那鴨與那屋,美不勝收,流連忘返!
冬之隨筆 (字數:1500)
冬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她喚醒了萬物;夏是朝氣蓬勃的,她點綴了萬物;秋則是羞澀靦腆的,她染紅了樹林;冬是冷漠蕭條的,使萬物隨之荒漠。人的生機活力被冬的蕭條冷漠襯托的淋漓盡致。
瞧!人們并沒有因為冬的寒冷而無精打采,整天縮在被窩里。人們的工作還在繼續,并有規律的進行著,每個人顯得更有精神。
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每個人都精神煥發,絲毫沒有屈服于冬天的蕭條冷漠。一些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還可以看到溫馨的大暖爐,熱騰騰的茶葉蛋、玉米……這一切還會讓人們感到涼意嗎?
冬天很美,最能讓人抒發情感的還是他銀裝素裹的時候。雪,本來就純白無暇的,她不需要任何的“包裝”,她所表現出來的美是淳樸的,但給人帶來的卻是無限的遐想……一切事物在雪的襯托下,都顯得那么的單純明了,看到這一切,沒有人不被她的美所折服,更是讓人為他寫下了不少的詩篇……
回想起去年的那個下雪天,萬物籠罩著一層白色,晶瑩的雪花飄飄揚揚的灑向大地,不時調皮地撫弄著你的面頰,讓你感受到那“幸福的涼意”。
審處執意不戴手套而凍得通紅的雙手,試圖抓住這從天而降的叫東西,可她顯然不合作,悄然離去,僅為雙手增添了一絲濕潤,然而,她對我的頭發卻是情有獨鐘,瀟灑的、肆意地落在我的頭發上,久久不肯離去……
記得小時侯,每到下雪的日子就會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那時的我也是長長的頭發,扎成兩根小辮子,伴隨著我在雪地里不停地奔跑而上下左右的搖擺著,一旁的伙伴總會摸著自己齊耳的頭發,羨慕的說:“真好看!”
后來,兩個女孩長大了,在同一所小學但并非在同一所中學,但在有雪的日子里,我們都毫不例外地結伴出門踏雪,且不約而同地不戴手套,雪地里,留下了我倆的足跡。
初二的時候,繁重的學習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那年第一場雪,兩個女孩并沒有像以往一樣團雪球,只是握著對方冰涼的手,在雪地里慢慢的走著,嘴里同時唱著喜歡的歌:“好冷,雪已積得那么深。”雪花還是依舊眷戀我的頭發,依然落在我的頭發上,我們在操場上走了好久好久,最后她說:“似乎有一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覺。”我們都笑了。雖然這并不該用來形容我們,但我相信……
那么多的冬天,我們一起走過了許多‘執子之手’,輕哼《雪人》的日子。
可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們最終還是忍受分離的痛苦。她最終還是隨父母去了外地。當我得知后,我無法控制自己,淚水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我對自己說:不要哭,她在那里會過得更好,學習成績也會更加好。我不斷地用這些安慰自己,可這有用嗎?
一次,我收到了她的信,她請我原諒她的不辭而別,她不知如何面對與子偕老的我,她說她懷念家鄉的雪,她懷戀雪地里哪個“白雪公主”,那個即使再冷也堅持不戴手套、在雪地里陪她散步的女孩,還有那個單純的約定。最后,她希望我成績越來越好,同她一起努力。
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是哪家唱片店正巧播放范曉萱的《雪人》,清涼的音調,柔和的旋律,為雪色中的黃昏添了幾分寂靜。“雪,一片一片一片,拼出你我的緣分,眼看著春天就要來了,而我也將不再存在……”
驀的,我感到這人生聚散的感覺多么像堆砌后融化的雪人,雖然存在的方式有所改變,可能雪的本質不就是清澈的清泉嗎?她孕育著春天的降臨,灌溉著夏的長大,昭示著秋的碩果……
所以,我愛冬天,愛她的純潔,愛她的獨特,她象征著希望,象征著春天的來臨……
隨筆 (字數:200)
早上,我5點從被窩里爬起,磨磨蹭蹭的穿好衣服吃完飯,一路小跑來到學校,開始早修,校園靜的只剩下呼吸聲,初三還真的苦啊,上午5節課,中午有短暫的休息時間然后就是辛苦的下午課,一共6節課。哎,補完課再寫作業。睡覺簡直就是一天的期盼啊,一天真長。
早上,我一直睡到自然醒,好象8點了,磨磨蹭蹭洗完臉完飯,就9點了,糟了糟了,畫畫老師還留了作業呢,再不快點就完不成了,肯定有要挨罵,畫到11點飽飽的吃了一頓飯,下午一邊看電視一邊畫畫,就到了5點,學完之后回來再玩會兒電腦,就睡覺了,一天真短。
讀《最佳教育隨筆》有感 (字數:1500)
最近,特別喜歡看教育隨筆。剛在閱覽室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是被“最佳”兩字吸引的。借來細閱,確是名副其實。
翻開這本書,就能馬上辨認出一種沉靜、悠遠、憂傷、熱烈、迷惘、激動的聲音。這種聲音期待而又熟悉,或許曾是自己的聲音。我讀書有個壞習慣,閱讀前先要在目錄里看作者或題目,其中有一樣吸引我,我就先讀。此書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我是農民的兒子》。文章開篇就是“我是農民的兒子,而且是世世代代的農民的兒子。”作者雖然離家多年,但骨子對“農民”的那份牽掛從來不曾淡去,而且越來越濃。“我每次回家我每次回農村都有一種負罪感,雖然我在城里只是一般的市民,并沒有過上富足的日子,但總感覺自己在城里擁有的太多,一回到農村就感覺受不了,心情很沉重,面對農民覺得不好意思。”“在這些繁華而又缺乏人氣的地方,我無意間窺見了列祖列宗累死在田頭、栽倒在逃荒路上的人為原因,感受到世世代代累積下來的屈辱和痛苦,我因此跟城市更加隔膜。”“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座建筑像故宮那樣令我厭惡和絕望。那里屋宇縱橫、寸草不生,完全沒有人氣和生氣,純粹是個圈養動物的地方。長期生活在那樣的地方,即使是天使也被扭曲成魔鬼,更別說權欲熏心、濁氣沖天的俗人了。”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無論在情感上對農民、農村的牽掛,在城市生活的排斥、厭惡。在作者的血脈里,依然流淌著父兄的滯重的血液,他的心,依然為日日劇變著的家園而悸動。
在這里我讀到了一個樸實、善良、真實、感恩的農民兒子。可惜這樣的農民兒子現在已經不多。那些生活在喧囂城市里的曾經的農民兒子,很少想起,也不愿想起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不是悲哀,還能是什么?
《給新老師的20條貼心建議》是于永正老師的隨筆。此文記錄的是他與即將踏上神圣教壇的女兒的談話要點。此文對于教了10多年的書,充其量也是的教書匠的我,何嘗不是金玉良言呢?
其中幾條已銘記在心:
一、老師要在上課鈴聲未落之前到達教室門口。
二、一旦進入課堂,就要像京劇演員一樣,精氣神十足。
三、要盡快地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首先記住表現好的和表現差的學生。
四、不要追求課堂教學的熱鬧,小手如林,你說我說,有時可能時“虛假繁榮”、“泡沫經濟”。要讓學生學會思考,潛心體會文本。生的名字。
五、肚子里要有幾個故事和笑放,找機會講給學生聽要經常讀——注意,我說的是經常讀——關于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學論等方面的著作,要養成翻閱各種教育雜志的習慣。讀書要跟自己的實際聯系起來,要把讀書所得運用到工作中去。建議你做讀書筆記,把名言名句記下來。
六、最好當班主任。當班主任,才能真正感受到當老師的甘苦,才能鍛煉自己。如果當了班主任,別忘了搞活動。想一想,你童年時代最喜歡什么活動,那是你希望老師搞什么活動。搞活動最明顯的作用是能增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和班集體的凝聚力。
七、對所有學生家長都要以禮相待。不要在家長面前指責學生。對任何學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長處,把優點放大。也要讓學困生的家長樹立信心。“羅森塔爾效應”同樣適用于學生家長。盡量不要請家長到學校來,而應該主動到學生家去。老師踏時宜學生家門,而且心平氣和,推心置腹地和家長交談,學生和家長該是一種什么感覺,一種什么心情啊!在這種情況下,我想,無論談什么,學生和家長都會接受的。
八、記得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看別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演戲如此,教學也如此。看優秀老師的課,就像讀活的教育學,活的教學法,這與讀書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也可以這樣說:“不聽別人的課,就上不好自己課。”因此要多聽別人的課。
合上這本書,老師的諄諄叮嚀似乎還在耳畔回響,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時常想起這些建議,來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去盡力做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