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白糖價格飆漲!印度仍在限制出口……
10.04.2023本文字數:1250,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導讀:在全球供應收緊,糖價不斷上漲的同時,世界第一產糖大國印度仍在限制出口。作者 |第一財經 邵海鵬受國內超預期減產影響,再加上國際價格上漲帶動,國內開始再現“糖高宗”。4月10日,白糖期貨價格摸高至6760元/噸,收盤價為6648元/噸,創下2017年4月以來新高?!鴩鴥冉臧滋莾r格走勢 數據來源:博易云今年春節后,國內鄭商所白糖期貨價格跳空高開,逐步漲至6000元/噸以下。經過盤整,迅速啟動上漲態勢,直至此番超過6700元/噸。4月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數據顯示,FAO食糖價格指數3月平均為127.0點,環比上漲1.8點(1.5%),連續第二個月上漲的同時攀升至2016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對于國內白糖價格飆漲,格林大華期貨研究顧問崔家悅對第一財經表示,這要從國內、國外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國際糖價大漲帶動。倫敦白糖期貨價格創10年新高,洲際交易所(ICE)原糖期貨價格也創了7年新高,國際糖價上漲導致國內食糖進口成本上升,帶動國內糖價走高;二是國內產量下降,加大了國內食糖供給偏緊的擔憂。從生產角度來看,亞洲減產是這波糖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崔家悅稱,本年度印度、泰國和中國均出現減產。印度減產導致印度食糖出口量大幅下降,當前另一主產國巴西尚處于開榨初期階段,印度出口下降對國際食糖供給帶來緊張的影響。除印度之外,中國和泰國產量也較預期下降。中國本年度提前開榨提前收榨,最新3月份產銷數據顯示,2022/23年度國內食糖產量為872萬噸,同比減少17萬噸。考慮到提前收榨的因素,年度產量大概率低于900萬噸,同比減少約60萬噸左右。國信期貨研究咨詢部研究員侯雅婷對第一財經表示,近期國內外糖價聯袂走高,基本面上主要的影響因素為供應收緊。她提到,在2022/23榨季初,市場對于國際糖市的供需預估較為寬松,北半球主產國印度、泰國的豐產預期較高。然而隨著壓榨進展,根據印度NFCSF(印度全國合作糖廠聯合會)估計,印度產量從3650萬噸下調至3250萬噸左右,泰國也沒有實現1億噸的甘蔗壓榨量,中國也出現超預期減產,據糖協已經公布的生產進度,國內估產從950萬噸下調至不足900萬噸。在全球供應收緊,糖價不斷上漲的同時,世界第一產糖大國印度仍在限制出口,出口限制措施將持續至今年10月底。由于食糖是一個季產、年銷的商品,在產完后,就一直消化庫存,唯一的額外增加就來自進口。侯雅婷稱,從國際市場來看,南半球的巴西是后期全球糖市“救命稻草”。一旦出現問題,食糖價格還能繼續上升。食糖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白糖價格走高,也讓下游產業成本增加,產生“甜蜜的負擔”。崔家悅稱,下游企業如果沒有儲備足夠的原料庫存,又沒有在期貨上買入套期保值,那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增大壓力。▲中國近5年食糖進口量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食糖自給率常年不足70%。這背后與國產糖增產潛力有限有關。崔家悅稱,國內食糖受種植面積,單產、種植成本收益、以及制糖企業經濟效益等原因的限制,國內食糖總體產量提升空間有限, 國內食糖供需缺口常年保持在500-600萬噸水平,需要進口糖來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