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出爐,有望拉動家電市場增長
分類: 最新資訊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14
閱讀 :127
4月12日,商務部等14個部門聯合制定的《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在全國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家電以舊換新、家裝廚衛“煥新”。在家電方面,力爭到2025年,高效節能家電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十多年前,中國曾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出錢補貼消費者,來刺激家電以舊換新。與上一輪不同,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沒有中央財政資金直接補貼給終端消費者,而是重在健全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打通廢舊家電回收的堵點、使家電更新消費循環更暢通。引導地方補貼家電以舊換新奧維云網(AVC)董事長文建平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國家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如果各地執行和配合得當,初步估計將對今年國內家電市場有2%-3%的拉動作用。2023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8498億元,如果沒有新政策,預計2024年同比增長0.6%;有了新政策,預計將多增加2%-3%,使部分消費的節奏提前,今年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有可能將增至約8800億元左右。方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全鏈條整合上下游資源,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廢舊家電回收及家電以舊換新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拓展相關消費信貸業務。文建平說,“這次以引導性目標為主,如果全國各地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資金能拿出20億元,加上家電廠商也拿出配套資金,預計將可以達到上述效果,還需看政策的落地情況。”“很多消費者關心補貼的問題。方案號召中央地方聯手,中央資金主要是用在廢舊家電回收網絡的建設上,地方和企業聯手推動一些惠民補貼政策。惠民補貼終歸是短期性的,從長期看,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建設更重要,也是亟待解決的根本問題。”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事實上,家電廠商已在行動。京東稱今年與家電廠商合推30億元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抖音稱今年家電以舊換新補貼10億元。蘇寧易購也聯手30多家家電企業啟動家電以舊換新。家裝廚衛“煥新”,預計也將刺激相關家電產品的需求。方案提出,以擴大存量房裝修改造為切入點,推動家裝廚衛消費品換新,促進智能家居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和適老化改造,對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給予補貼。重點健全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徐東生向記者分析認為,“方案的核心還是打通家電消費的堵點,健全消費者以舊換新的機制,特別是把健全廢舊家電回收網絡作為工作重點,從機制上解決消費者以舊換新的難題。打通消費堵點的措施很周全,從政策支持、標準支持到回收網絡建設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方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改造提升家電回收網絡;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便民地圖,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設置廢舊家電臨時存放場所;督促家電回收企業將廢舊家電銷售給合法合規拆解企業。此外,培育一批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業,發展“互聯網十上門回收”等新模式,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門回收服務。引導家電生產企業通過自有逆向物流體系,或委托家電回收、拆解第三方企業回收等方式,拓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鼓勵平臺企業綜合運用手機 APP、小程序等,提供家電收舊、送新、拆裝“一站式”服務。在標準方面,方案要求,完善家電能效、水效標準,推廣綠色智能家電產品認證體系,加大綠色智能低碳家電供給;優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回收站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等通用標準;加快制修訂廢舊家電估值評價規則、廢舊家電回收規范等相關標準。在政策引導下,中國家電業的龍頭企業正在打造綠色、低碳、資源可循環的產業鏈。海爾智家董事長兼總裁李華剛在AWE2024上透露,未來2~3年,海爾的廢舊家電拆解工廠將從一座增加到六座,形成覆蓋全國的年拆解量大約達到2000萬臺的回收體系。4月11日,格力電器旗下的珠海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與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開發、制造、銷售再生塑料,到2030年實現15萬噸化合物銷售目標。家電業正在把以舊換新從短期促銷,轉變為長期、可持續、常態化、穩定的業務模式。(實習生黃玟駱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