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惡性事件愈演愈烈?官方開始出手:校園欺凌者最后投檔
分類: 最新資訊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3-22
閱讀 :143
最近,幾起未成年人惡性事件接連曝光,讓校園欺凌問題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家長們焦慮不安,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社會輿論也呼吁,必須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遏制這一現象的蔓延。這不,成都市教育局就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明確表示:向校園欺凌說“不”,咱來動真格的!3月20日,成都市招考委和教育局聯合印發了一則高中階段招生實施規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規定里白紙黑字地寫著:考生初中期間如果有校園欺凌等行為,那就別想著被推薦為指標到校生了,錄取時也得排到最后。這一招,可謂是直擊要害,讓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升學優勢的學生和家長都傻了眼。那么,這個“指標到校生”究竟是個啥玩意兒呢?簡單說,就是成都市中考招生的一種方式。指標到校生占到了市直屬學校和各區屬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50%,這個比例可不小啊。其中,區域指標到校生甚至不需要參加中考,就能直接入學;而市指標到校生雖然得參加中考,但只要成績達到“重點線”,也能穩穩當當被錄取。這下子,你說這指標到校生的名額重不重要?成都市教育局這回可是下足了功夫,進一步完善了中考招生錄取模式。他們依據學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再結合綜合素質評價,來決定誰能進入心儀的高中。這個綜合素質評價啊,其實就是對學生平時表現的一個全面考察,包括他們的品行、特長等等。這樣一來,那些只知道死讀書、不注重個人品德修養的學生,可就要吃虧了。成都市教育局還特別搞了個綜合素質評價清單,分正面和負面兩種。正面清單上,那些獲得市級及以上“新時代好少年”“勞動獎章”“勞動能手”等榮譽的學生,在同等條件下會被優先推薦為指標到校生,或者在錄取時優先投檔。這無疑是對那些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學生的一種鼓勵。而負面清單上,可就讓那些有不良行為的學生頭疼了。規定里明確寫著,考生在初中期間如果存在考試作弊、校園欺凌或者沒按要求完成綜合素質評價寫實記錄等行為,那就別想被推薦為指標到校生了,錄取時也得排在最后。這一招,讓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好處的學生和家長都傻了眼。這消息一出,立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有網友表#熱點引擎計劃#示支持,早就該這么做了!讓那些欺負人的小霸王也知道知道厲害,看他們還敢不敢再胡作非為!這個規定雖然不能徹底根治校園欺凌問題,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那些有不良行為學生的犯錯成本。你想想啊,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入更好的高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呢?如果孩子因為犯了錯,留下了“案底”,甚至可能無法進入心儀的高中,那即便是孩子自己不在乎,家長也會感到痛心疾首吧?這樣一來,家長們自然會更加關心孩子的品行教育,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就能減少未成年人惡性事件的發生概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