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抱佛腳,抱不動了......
今天西城期末考,最先被拋到家長群的是初一初二初三的作文題。我一看就有點懵圈,感覺兩個題目娃都不擅長。按照他平時的狀態,不熟悉的題目就要想很久很久,考場上時間緊張,審題構思超過五分鐘,可能作文就寫不完了。他的這個問題我早就知道,也一直試圖解決,但也一直沒有成功。娃每天都被作業推著走,我想督促他作什么感覺都是身不由己,就光說服工作都要內耗很久。如果這次沒考好,娃又能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問題,并覺醒,那倒也還好。希望他在9年級前能夠喚醒自己沉睡的內心,唉。說起來,在很多學校,不管是語文和英語,作文都是一個課內沒法過多練習的項目。想要針對考試進行專門訓練,還是得課外進行。但是初中數理科目占據時間很多,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數理學到比較滿意了,才會考慮拿出更多的時間放在英語和語文上。這個學習的心理順序,就注定了語文可能會杯具。看平時作文,即便學校練的不多,也有一部分孩子能夠拿到38、39 的分數,這些孩子的能力大抵是在小學階段培養到位的。也就是說,你六年級結業的時候,作文水平能達到什么程度,初一大抵不會有太大變化。如果家長早早意識到語文的重要性,初一花了更多時間,初二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否則,初二也還是六年級結業的水平。我娃是現在有時候都達不到六年級結業的水平了。因為時間和節奏的緊張,也因為他思維里面的懶惰,現在他的所有考場作文基本都是一個模式。甚至失去了初一時候還愿意精雕細琢遣詞造句的心思,直接全都是大白話糊上去,自然得分也就沒有改善。這種狀態其實和背后的另一個問題密切相關,也就是孩子還沒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不懂得自己規劃和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他一直在為完成老師留的作業或者家長提出的要求而奔忙。所以學習沒有重點,也不會針對自己的弱點去做努力。這其實是現在很多小孩兒問題。主要原因還是節奏太快,他們沒有心時間也沒有心力慢下來成長。而家長們也參與過多。當然,家長們都有理由,他自己不能搞好,如果我不參與,他滑下去,上不了好高中怎么辦?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歸根結底,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和他的未來,都沒有信心。做為普通家長,其實我們也并沒有能力去進行所謂的“托底”。當然,托底也不靠譜,富二代接手家族企業,兩年虧了幾十億。普通人那點家底哪里經得起造呀?你看,這就是一個死循環。或許只能通過某件不可控的事情發生,比如考試作文沒寫完:)或許才能迎來改變的契機。如果小學階段沒有更好地規劃學習安排和學習節奏,沒有完成培養好自律自主的階段任務,上中學后會遇到各種各樣和學習節奏相關的問題。我娃小學考試基本不復習,到了初一,也沒有自主復習,基本上上課的時候學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沒有查缺補漏的過程。但是如果某個學科太差了,我會在考前督促甚至插手一下,比如道法,他比較懶,不愿意背和記,好幾次考試太差,被老師點名,我就只能帶著復習。初一的時候,我倆還能配合,結果突擊一下,成績也能考的不錯,于是就在心里輕視這門課程,覺得考前突擊就好了。但實際上到了初二,隨著考察內容的更加抽象和答題內容不再簡單粗暴,考前突擊起不到太大作用了。其他科目也有這種情況,比如語文英語,學習效果反饋都很滯后,等到問題嚴重到需要家長關注并解決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當然,也不是所有事情,只要你意識到了就能解決的。我能預判到孩子學習過程導致的學習結果之間的所有問題,但是想要解決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很困難。簡單來說,就是能力夠的孩子,問題解決都容易,能力普通的孩子,每解決一個問題,都要耗盡心力。尤其到了中二時期。當然,有時候解決問題的難易,也因人而異。比如我娃的問題其實都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造成的,只要他稍微調整一下,有意識地一兩個星期復習一下有關科目就能有很大改觀。但他現在處于一個自我意識很強,拒絕管束甚至建議的狀態,且作為一個孩子,他可能意識不到問題或者意識到了又很難控制自己。平時沒有考試的時候覺得什么都是小事情,等到了考試才著急,又來不及了。從理論和理智上講,應該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成長中的各種酸甜苦辣,然后形成自我調節機制。但是從升學考試角度來說,我相信帝都中高考的家長們沒幾個能做到真的完全放下不管的,或者很多只是覺得自己不管,因為大家對管與不管的定義也不太一樣。就比如,我覺得每天問一下孩子,今天作業都有什么,每項作業需要多長時間完成,只要孩子告訴我完成,我就OK了,當然后來發現他的所謂完成是很敷衍的。我認為我這樣就已經是在插手孩子的學習了。而我認識的一個媽媽,一直和我強調說她從來不管孩子的學習。但我們聊天之后,她對孩子的課外班安排研究的極其透徹,且重要科目不只一個課外班,有一輪滾動的,二輪鞏固的,還有一對一查缺補漏的。我對她家娃的配合程度嘆為觀止。不僅如此,這個媽媽還說她經常幫孩子整理試卷整理錯題,但她認為這不算“管”,因為自己也沒做別的什么......我為此大受震撼!!自此明白這世界上真雞娃家長和雞娃家長之間的差距可能不止十萬八千里。所以我也嘗試去作一些更具體的事情,比如查一查作業的質量,幫忙整理一下試卷之類的,但是遭到孩子的強烈反對。每次為了能夠多幫助他一點,都要先打一架。還要夜里失眠去想辦法怎樣才能收服小孩兒狂野的內心。So,我上面一大篇都是以“抱怨”的口吻說出來的,但是如果真讀進去了,你也不難體會:做為一個中二少年的家長,我感受最為深刻的事兒,就是雞娃要趁早,以及,雞娃最重要的是要培養習慣,早點找到自驅力。至于怎么培養和怎么找,娃和娃不一樣,只能多取經多嘗試,真聽真看真感受,達到和自家娃可以匹配的程度,就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