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春嫩不懼寒
嫩柳輕搖,飛絮競逐,游絲相賽。行走在旖旎的春天,雖然剛經歷寒冬的洗禮,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大自然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眼前。
我喜歡春天,不僅因為她有鳥語花香,春光融融的美景,更是因為她是希望和活力的象征。春天中的萬物都只有經歷嚴寒后才能復蘇,她所蘊含的不畏挫折,積極進取的精神激勵著我奮力前行。
半樹青蔥,半樹春。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俊采星馳。古往今來,年少而有為者比比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六歲屬文,二十歲作《滕王閣序》,名揚四海,“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名句。蘇軾,生十年,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也一樣有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激情,有著“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執著,有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骨,我們當然要勤字當頭,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懼艱險,努力前行!
半米陽光,半米香。
人生如四季,我們正處在最美的春天。年少的我們,自信卻不自負,張揚卻不張狂。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撐起自己的藍天。放眼今朝,90后的創業青年奮發有為,最近,一款能幫你淘到時下潮流禮物的app應用“禮物說”在網上火了起來,短短四個月,用戶就達到200萬,而成功開發這款軟件的人,竟是年僅21歲的溫成輝。他也曾因資金問題面臨困境,但他篤定的說;“你不放手,失敗才會撒手”。有志不在年高,追夢的路,迷霧茫茫,但我們依然要信心滿滿地走向前方,所有的磕磕絆絆都只是暫時的考驗,對夢想“不放手”的溫成輝成功后笑得清清爽爽,在路上的我們,對追求不言棄,也定能贏得痛痛快快,讓我們的春天絢麗多彩,繁花似錦。
半院桃李,半院花。
身在考場的我們,正在用筆尖與試卷的窸窣聲譜寫著最動聽的音符。我們從升入初中時開始編織自己的夢想,在父母老師的支持與鼓勵中踏上追夢之旅。我們知道,有夢在,這個春天必會留下難忘的記憶,這個春天里,校園里的半院桃樹和李樹和我們一起共逐高中夢,一路歡歌,一路精彩。桃李用滿樹鮮花換一個春天的倩影,我們會用努力換一個無怨無悔的結局。
碧草如酥處,繁華錦上時。左岸夢想,右岸幸福,將青春的道途,點綴得滿徑花香。而我將在這漫漫長途中,收獲自己的風景。春嫩不懼寒,于蝶舞蹁躚處,我自鏗鏘!
【解讀】
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結構清新的滿分作文。考生靈活地駕馭語言,把“春嫩不懼寒”的精神在文章中全面地展現出來。從結構上說,全文洋洋灑灑,充滿散文的味道, “半樹青蔥,半樹春”、“半米陽光,半米香”、“半院桃李,半院花”巧妙穿插于段落間,把文章主體部分自然劃分為三個層次,先由古代少年才俊寫到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再由90后軟件開發者寫到信心滿滿的“我們”;最后結合“我們”身臨考場的實際抒寫“不懼寒”的心聲。結構設計非常巧妙,讀者一目了然。捧讀這篇考場佳作,你會忍不住反復品味。考生的語言優美流暢,很能打動人心:開篇對春景的描繪,輕輕幾筆,信手拈來,而春景畢現;三個“半……半……”的精巧設計,把優美的意境創設出來;結尾再用優美而精煉的語句把春景與青春、人生巧妙結合,畫龍點睛,升華主題。
“樂在其中”有兩個要素,一是“樂”,二是“其中”,即指做某事、進行某活動等。寫作要緊扣這兩個要素,能表達出在喜歡做某事中獲得快樂的感受,并能表現在思想上,認識上得到了某種感悟。但是,在考場閱卷中,發現對緊扣“樂”,缺“其中”的情況,
即:缺事件的敘寫。這類卷只能在四、五類評分。
“話說誠信”,表達誠信的意義與價值,審題都沒有。
【范文】
樂在其中
許多人嘆息讀書之苦---密密匝匝的方塊字,艱深難懂的人生哲學都令他們對讀書二字十分厭倦,覺得那是索然無味的無用功。可我卻要大聲呼喊:“我讀書,我快樂!”
猶記兒時,母親送我一套《十萬個為什么》。當時對科學一無所知,起初我好奇地閱讀,漸漸地,書中淺顯易懂的科學道理如同一把把鑰匙,解開了我童年時對許多現象的疑惑,同時也打開了我的知識大門。每每明白一個現象的成因,我的心中便會有說不出的歡喜。那神奇的酸堿中和、雷電成因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于是在一個個問題的指引下,我開始發奮學習,試圖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每每我收獲成功的喜悅時,我都會在心中感謝那套《十萬個為什么》,是它告訴我了閱讀之樂,點燃了我對未知的探求。
帶著閱讀的樂趣,我在五年級時開始接觸四大名著。書中許多晦澀難懂的文言曾令我滿頭霧水,不知所措。我也曾想放棄,但每每問題解決后收獲的那份喜悅又支持著我前行。就這樣,我對這典雅卻又有些難深的文字深深吸引,帶著我看到黛玉“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傲骨冰清,讀懂梁山好漢的豪邁情懷和為現實所迫的無奈。當我讀到諸葛亮使空城計時,不得不被他的超凡智慧所折服;當我讀至黛玉葬花與憂傷而嘆息。在這些人物的喜怒哀樂之間,我尋找到了飽嘗人世滄桑后又趨于平靜的樂趣。當我的心被這瑰麗的文字所折服時,無意間購得的一本詩詞選集更是激起了我心中的千朵浪花。徜徉在古詩詞的殿堂中,我既看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奇景色,也讀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無盡惆悵與淡淡喜悅。在這文字的洗禮下,我擁有了武松的堅毅豪邁,也具備了李清照的細膩情懷。每個方塊字如夏日清泉,使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格外的快樂。
讀書十年,收獲最大的并非什么深奧的思考,而是“樂”之一字。我體味到生活的苦盡甘來之樂,體味到學海無涯之樂。閱讀其樂無窮。
【解讀】
立意緊扣文題。本文以讀書之樂立意,緊扣文題。文章從閱讀《十萬個為什么》中享受到從閱讀中收獲科學知識的樂趣,從閱讀名著中感受到文字的典雅瑰麗,意境的雄奇婉約,情感的惆悵喜悅,無不充滿著樂。
結構清晰。結構以“總--分---總”的方式安排,條理清晰。開頭直接入題,點明讀書之樂。然后從讀科學書和名著中收獲樂趣,最后總結。這種結構安排,中心明白,選材一目了然,讓閱卷老師迅速鎖定文章優點,值得學習。
下一篇:2015徐州市中考滿分作文大全:辦法總比困難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考優秀作文600字:如果我是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