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游張家界十里畫廊
安徽省歙縣新安學校 三(1)班 葉殊凡
游好了天子山,我們便來到了十里畫廊。雖然是第一次游玩,但我對這里太熟悉了。你一定很奇怪吧!因為我最喜歡的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中的達達的住所就在這。這里真的有“靈泉寶玉”嗎?我既興奮又好奇地坐上了觀光小火車。火車緩緩地行駛在山谷中。山谷兩邊群山環抱,連綿起伏,樹木茂密深綠,還有一座座石峰高高的聳立著,一條清澈的小溪在谷底靜靜的流淌。這真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所以人們給這兒取了一個很“詩意”的名字叫“十里畫廊”。
你瞧!在左前方有三座石峰,那就是“夫妻抱子”了。右邊那高大無比的石峰看上去象是一位父親,左邊的便是那慈祥而又和藹可親的母親了,中間的那一位你看象不象他們那活潑可愛的兒子!你再看,父親的嘴里叼著一根煙,不過你別擔心,他可知道張家界是世界級的風景區,所以并沒有點著煙,只是過過煙癮而已。你說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家三口呀!你再看!正前方的那座石峰,真象一位背著草簍的采藥老人,我說那大概是李時珍采完了藥正準備回家呢!
小火車到達了終點。在那遠處就是著名的“三姊妹”峰了。前面的是大姐,正背著孩子回娘家呢!后面的是二姐,懷里抱著孩子,正盼著她的丈夫回家呢。最后的那位就是三姐了,她挺著個大肚子,正懷著個孩子。你說她們象不象?這里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呀!你要是想看這如詩如畫的美景,那就趕快來十里畫廊游玩吧!
【老師點評】:中心不突出
游張家界有感 (字數:750)
早就聽說張家界的自然景色美得實在,有著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桂林之秀麗,可以說是集百美于一身。今年國慶我有幸同媽媽一起到這中外聞名的旅游勝地游覽。走進張家界,果然名不虛傳,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舉目仰望,只見松林蓋頂著云霧,朝暉繚繞著山峰,啊,美呀!
張家界以峰稱奇,素有“奇峰三千”之稱。整個風景區,連綿著數以千計的石峰,彰顯出這一帶地形的豐富多彩。從海拔1334米的最高峰“兔兒望月”,到海拔300米的“水繞四門”,三千多座石峰,拔地而起,十分壯觀。那些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奇峰,有的孤峰突起,有的群峰對峙,有的上大下小,令人匪夷所思。十里畫廊更是美不勝收,三步一小峰,五步一大峰,確讓人拍案叫絕。張家界之峰奇就在于模擬宇宙萬物,有的像喝得醉醺醺的羅漢,有的像手捧鮮花的仙女,有的像威武的勇士,有的像擎天的巨柱,有的像采藥老人,有的像……登高憑眺,群峰盡收眼底。漫步于峰林其中,宛如置身峰的海洋。景隨步異,無所不有,你會由衷地為大自然之神奇造化而感慨萬千。
張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絕,水則令人心曠神怡。山與水的相互交映,描繪出一幅幽雅的圖畫。而在眾多的溪水中,金鞭溪更富魅力。四十多里的金鞭溪是一條天然的溪流,是因金鞭巖得名。聽導游說,這溪水的源頭在山上,冬暖夏涼,到了冬天也不會結冰,依舊向東流去。我走上前去,看見在晶瑩、清澈的溪水中一簇簇“鮮花”盛開著。那“鮮花”像愉快的小天使,在悠閑地游著。溪底那各色的卵石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寶石般閃閃發亮。看到這,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歡喜,躍入溪中,與水來了個親密接觸。微風伴著花草的清香,不時撫摸著我的臉,水中的魚兒調皮地親吻著我的腳丫,真有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
游覽結束了,我坐在去鳳凰的汽車上,看著那鬼斧神工的座座山峰,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眷戀之情。
張家界 (字數:1200)
歷史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于崇山,以變南蠻”,于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置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即今蔣家坪鄉太平村)。三國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縣被命名為天門山,設置了天門郡,至兩普、南北朝,均屬天門郡溇中、臨澧縣。1369年明朝設置大庸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永定縣。
1949年解放后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爾而得名。
地理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去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介于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4。5%。
張家界市地貌構造復雜,主要有山地、巖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巖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貫穿城市全境。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傾斜,中部沿澧水兩岸呈北東向緩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遞降。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巖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
自然生態環境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聞名于世。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于一體,藏賂、橋、洞、湖、瀑于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張家界更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區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云豹、獼猴、靈貓等。
張家界市森林資源豐富,全市有林業用地面積1012畝,占71%。森林覆蓋率達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實施了“美化、亮化、凈化”工程,人均擁有綠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態旅游區、國際度假區。
文化
張家界,人杰地靈,物化天寶,多民族悠久的歷史、古樸的民俗和特異的風情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畫卷。
張家界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土家族、苗族、白族同漢族及其它少數民族共同創造了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
張家界這塊聚天地之靈氣,攬日月之精華的人間仙境,千百年來更是哺育出數以萬計的精英人物。其中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賀龍;有不滿封建壓迫、揭竿而起的農民領袖向大坤;有馳騁沙場、戰功顯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賀鵬飛、清臺灣總兵劉明燈;更有潛心鉆研、貢獻卓著的“兩彈一星”勛章獲得者陳能寬。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張家界的專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旅游文化等各種現代文化,不斷繼承民族傳統優勢,并加以弘揚和創新,組成了生機盎然、絢麗多姿的文化事業。全市現有影劇院、歌舞廳、文化館、城市公園等各類文化活動場所1000余個;公共圖書館3個、藏書10。5萬冊;有5家電視臺和5個廣播電臺,電視臺和5個廣播電臺,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已基本覆蓋城鄉。全市現有各類學校1599所,在校學生25。11萬人。
張家界天門山游記 (字數:1000)
放假了,我們全家一起去了張家界天門山來了個一日游,回想起來真的讓我意猶未盡呀!
早晨7點,我們全家坐著一輛越野車準備出發了,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終于來到了張家界。唉!一路上真夠辛苦啊!
我們跟著導游來到了索道公司的大門口,哇塞,一眼望去,就看見了兩條鋼索橫牽在天空中,猶如兩條巨龍在嬉戲玩鬧,盤旋在高空之上,一幅壯觀的雙龍爭霸圖呈現在我們眼前。
現在,我們已經坐上了去天門山的索道車廂里啦!從高空俯瞰,張家界整個城市盡收眼底。“啊,真漂亮,真壯觀!”我興奮的大聲叫著。正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幾百米的高空中,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云海,擋住了我們的視線,透過云海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郁郁蔥蔥的森林,遠處層巒疊嶂的山峰好像一位位害羞的姑娘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又朦朧的面紗。原來我們已經在云層之上了。真好看!我心想:幾百多米就有這么高,那么珠穆朗瑪峰呢?那得多高呀!
很快我們到達了天門山上,這兒可真冷啊,一根一根的頭發都結成了冰,我們的目的地是天門山寺。“go!go!go!”弟弟興奮的叫道。我們一路經過了李娜別墅,倚虹關,鬼谷棧道,仙境奇石,求兒洞,櫻桃灣,最后,就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其中,鬼谷棧道和求兒洞最讓我記憶猶新:
鬼谷棧道,是有名的冒險之道,它建在懸崖峭壁上,如果敢在那里往下俯瞰,就可真的算是個英雄好漢了!那兒還有個玻璃高臺,因為那是透明的,可以從那兒看到下面的秀麗景色!對,挑戰我自己,我哆嗦著,慢慢地,抓住扶手,擺了個“post”。“嘿嘿,這件勇敢的事,應該回去跟同學們炫耀炫耀!”我暗暗想到。鬼谷棧道上掛滿了紅布條,導游說這是許愿用的。很多的游客都把心愿寫在紅布條上,掛滿了樹枝,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路過求兒洞的時候,導游跟我們說了這個洞的用處。原來,那兒以前是讓沒小孩的婦女來這里求兒子女兒的,拿一塊石頭扔下去,用到石頭撞擊洞里巖石的聲數來確定生兒生女,如果是雙數,就是女兒;是單數,就是兒子。多么玄乎的求兒洞呀!
幾小時后,我們坐著索道回到了山下,結束了今天的天門山之旅。在回家的路途中,我心想:我們要為祖國的大好河山做貢獻,多種樹,少砍伐,讓中國成為綠色中國!
【老師點評】:敘述少條理,描寫不生動
下一篇: 花園的秋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