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讀后感
我是個愛看書的孩子,書中豐富多彩的故事總能深深地吸引著我。
今天,我看了《時文選粹》中的一篇文章叫《只要信心不被打碎》,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作者大學畢業后因找不到工作而沮喪萬分,沿著鄉間小路踽踽獨行,這時他看見一位近年才開始學習燒制瓦罐器皿的老人的舉止,深深被打動了。作者看見老人將一大溜剛剛出窯的瓦罐全部打碎,只因為這些瓦罐有一點點小毛病。當作者惋惜老人花費了老人許多心血的瓦罐就這樣打碎時,老人卻說道:“我相信下一爐會燒得更好一些。”
作者聽完老人的話深受啟發,背起簡單的行囊毅然加入了打工者的隊伍中,數年后也擁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我看了這篇文章也受到了啟發:要成功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必勝的信心和勤奮努力的精神。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大發明家愛迪生,他研究發明電燈時,為了挑選最合適的燈絲,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經歷了數千次的失敗,才以鎢絲為材料制成了世界第一個可以供實用的電燈。試想如果當年愛迪生沒有信心、耐心和勤奮,那么也許就沒有電燈的發明,也許我們現在仍生活在黑暗中。
記得我在去年的暑假,媽媽為了使我有一技之長,送我去琴行學琵琶,老師讓我反復學“彈”和“挑”的基本動作,要求每次彈每根弦要彈200下,共四根弦。而且老師總是認為我的動作不規范,我也因此覺得琵琶太難學。一個暑假過去了,我感到太乏味,每天總是要在媽媽反復的催逼下才彈,由于我極其被動的原因,媽媽就不再讓我學了,結果現在對琵琶仍然一竅不通。這是我從中應該接受的教訓。
我現在還是名小學生,未來的道路還很長。在學習中、生活中,我們也會有很多失敗的時候,但我們往往灰心、沮喪,甚至一蹶不振。這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像文中燒制瓦罐器皿的的老人那樣自信,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必勝的信心,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中心不突出
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訣 (字數:1000)
成功,是個多么誘人的字眼啊!很多人都企望成功,世界上有沒有成功的“秘訣”呢?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能否成功在雨是不是胸懷大志,是不是勤奮;還有人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一個人的機遇。這些說法當然不無道理,但我認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美國哈佛大學博士華德盧在《影響成功的八項致命缺陷》一文中首推“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這類人是缺乏自信,難以成功的。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炸藥大王諾貝爾在他的一生中有355項發明,但引人注目的是硝化甘油的研制。他在研制炸藥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并沒有氣餒。弟弟被炸死,父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癱瘓在床。諾貝爾在失敗和痛苦面前沒有動搖;自己身上有一百多處傷痕,他沒有退縮。在一次雷管試驗中,只聽到一聲聲巨響,他的試驗室飛上了天,諾貝爾倒在血泊中。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第一聲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重大突破,為開礦修路軍事飛速發展,開創了先河。炸藥的威力曾不可一世,然而他勇氣征服了炸藥,嚇退了死神,在他那一百多處傷痕上,無處不打上了自信的烙印,印證著勇氣的力量。提示了成功的秘訣。
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坦途。有陽光就會有風雨,有鮮花就會有荊棘。在困境面前,要迎難而上,顯示出勇者的風范。每個人身上都有蘊藏著無堅不摧的能量和威力,只有在危機感達到極限時才爆發出來,你就拿到了開啟寶藏的鑰匙,打開寶藏的秘訣盡在自己的掌股之中。困境為勇者走向成功架起了一座橋梁。在困境中,學會堅強,永不絕望,哪能怕前面是萬丈深淵,后面是懸崖絕壁,哪怕絕壁上只有一條干枯的藤蔓,我們也千萬不要放棄攀登。
只有從絕望中找到希望,人生才會更加輝煌。翻開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我們會明白不經過艱苦卓絕的跋涉,我們體會不到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壯美,不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我們品嘗不到抗戰勝利果實的甘甜,不經過150年的抗爭,香港難以回到祖國的懷抱;不經過半個世紀的探索,嫦娥一號衛星就不會月飛行……苦難是成功的基石。
人生誰不向往成功?有誰想讓理想之舟擱淺,讓理想之花在茺丘凋謝?一旦失利,我們要從失利中爬起來,把孕育的勇氣旗幟般樹起來,告別迷惘的昨天,擁抱美好的今天。盡管自己是一條無名的小溪,沒有大海的浩瀚,沒有大江的奔騰,但可以繼承浩如煙海的江河這就是成功;我雖然只是一棵小草,沒有樹的高大,沒有花的艷麗,但我要去編織那絢麗多姿的大地,迸發出勃勃生機,這就是成功。
文峰中學初三:周勝杰
成功其實很簡單 (字數:3000)
“失敗乃成功之母”——錯!
“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錯!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錯!
很多人以為:成功必須是忍受了很多的痛苦之后才能得到的快樂,以為成功是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才有機會,以為成功離我們很遠,以為成功是少數人的專利,以為成功故事的主角只能是別人……這就大錯特錯了。
成功其實很簡單!快樂其實很容易!
我并沒有說成功很容易,而是說很簡單,簡單卻不代表容易。有很多道理是非常簡單的,但卻很不容易做到,往往最簡單的就是最難做到的。而容易則代表我們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過,快樂其實很容易,想一想,快樂從前是多么容易就“占領”了我們。據統計:小孩一天平均笑300次,成人一天平均笑17次。快樂之所以容易是因為快樂本身是一種我們可以選擇的權力,只是我們年紀越大,選擇時的附加條件就越多,就越難得到。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但所有的“成功”的根本目的都是追求符合個人價值觀和信念的快樂的感覺,快樂的準則雖然各有不同,但表達的方式大同小異,當然,違背社會道德規范、損害他人利益的快樂是無法長存的。
請問:“你在路上看到過幾個面帶微笑的老總?”很多人羨慕、渴望、甚至將目標設定就是當老總、老板,但是可能從來沒有捫心自問:到底是因為別人羨慕、自己盲目,抑或是真正自己內心的欲望。許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頂端,但發現梯子靠在不該靠的墻上。可能有很多人等到了“成功”的巔峰時,才弄清楚自己當初的真正動機,卻已悔之晚矣。
當卡耐基(dalecarnegie)小時候,曾夢想要成為一個足球健將。一位大學教練告訴他,這個目標他不會達到,而且不可能達到。卡氏毫不猶疑,開始分析他的問題。他記下了他的目標,并研究如何達到這些目標。使他大感驚異的是,他發現他真正想要的不是做一個足球明星,而主要是希望獲得那足球明星所享有的如雷掌聲與名氣。不久,他發現,如果發展他的天才,使自己成為一名公開演說家,可以贏得更長久而更熱烈的掌聲。他的演說極為成功,后來竟寫了一本關于公開演講的專書,并借著著名的演講學校,幫助了成千成萬的人成為了不起的演講家。
事實上,任何不能帶來真正快樂的成功,不能稱之為成功;可能那會是別人眼里的成功,但決不是你自己認定的成功。很多大家認為的“成功者”,他(她)自己卻并不快樂。事實上,很多達到“成功”的人悔不當初,他們直到后來才終于了解,自己奮力追求的“成功”根本沒有盡頭,他們在心理上、精神上囚禁在自己辛苦塑造起來的角色里,郁郁寡歡,苦不堪言。努力去追求成功并不表示你達到了目的,努力之后能換得快樂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而這種快樂和滿足都是建立在有益于社會、有利于他人才能持續、長久。
人乃是為內心所形成的各樣感受而活——湯瑪斯·布朗爵士
一件令你感到痛苦的事情你能做多久?答案是:做不久。安東尼·羅賓說:“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為了逃避痛苦就是為了追求快樂。是你所認定的快樂和痛苦決定了人生。”而我們對痛苦和快樂的認知差異就造成了態度、行為的差異,也就導致了不同的結果、不同的人生際遇。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在大家都以為苦不堪言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當中找到樂趣或是賦與新的意義和價值,足以讓他們愿意堅持、甚至樂此不疲,從而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得到常人得不到的東西。只要你做的是發自內心的,你過后就不會感到失望,不會感到嫉妒,也不會計較被認得回報,否則,你就要患得患失。
若結果是痛苦的話,我會竭力避開眼前的快樂
若結果是快樂的話,我會百般忍耐眼前的痛苦
——蒙田
如果我們可以將成功路上必須忍受的“痛苦”,轉化成“快樂”的感覺,那么我們不僅可以在成功的終點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更可以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快樂”地成長、“快樂”地改變、“快樂”地進步——“快樂”地成功!
古語云:“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意思是一個喜歡做某一件事的人會把事情做的比僅僅知道如何做的人做的好;而一個能從做某一件事當中享受到樂趣(快樂)的人會把事情做的比喜歡做某一件事的人做的更好;所以,快樂才是成功的根源。
為什么那么多人追求成功,而成功者卻寥寥可數呢?美國曾做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竟然有98%的人工作不快樂。難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2%的人能堪為成功者,那是因為成功的人通常都非常熱愛他們的工作,而且工作時他們都很快樂。華德·迪士尼說:“一個人除非做自己喜歡的事,否則很難有所成就。”英國有句諺語說出了快樂成功最簡單的方法:如果希望活得快樂,就去找一件自己非常喜歡、做起來又蠻自在的事。然后因為做得太好了,接下來就會有人付錢來請你替他們做。
對于許多人來說,要找出他們真正喜歡的工作比登天還難;要找一個自己擅長的行業還比較容易,甚至要找到一個待遇不錯的工作也都不是問題——即使他并不喜歡。所以我們必須從一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著手。究竟你自己最重視的和最想追求的是什么?換言之,你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為什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主宰我們的信念和價值觀,了解究竟是什么讓我們快樂和痛苦?使我們能清醒、理智地用付出的代價去衡量獲得的成功。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清醒的面對現實,把握發展趨勢,客觀的評估自己,選擇正確的方向。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當初赴日學醫,是為了國人健康的體魄,不要永遠背負“東亞病夫”的稱號,為了能振興中華。后來發現學醫并不能實現他的目標,于是放下手術刀拿起筆桿子,用文學喚醒國人的靈魂,用筆桿子和敵人作斗爭。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在快樂成功中,成功意味著沉浸在輕松快樂地達成目標的感覺里,快樂地成長就是成功!
【2】
一代詩仙李白仰天大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豪邁奔放的蘇軾高唱“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曹雪芹自問“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中間的傲骨,豪放,堅韌全部是他們的高尚品質,他們貧,但免費的這些他們有,從而也成就了他們。
海明威說:“命運可以毀滅我,但是永遠都不能把我打敗”,海明威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也是在他最困頓的時候,他有的也只是這免費的自信與堅韌,就是因為有了這免費的東西,海明威成功了,他終于完成了《老人與海》。這是他嘔心瀝血之作,將會被世人所翻閱。
如果沒有這些免費的自信與堅韌,海明威也不會成為著名作家,人們也少了一份有價值的書,文學界少了一個巨匠,可見看似免費的東西其實是無價的。
羅納爾多,如今的他是受萬人矚目的球星,然而卻很少人知道他在未成名前住的是巴西貝魯的貧困區,母親失業了,他吃不飽飯,而他卻自信地對母親說,以后我踢球養活您,因為有目標,羅納爾多成功了。
羅納爾多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可以從卑微開始,但一定要有目標才可以,羅納爾多自己都說只是想讓母親過好,因為有了這個目標,他才拼命努力,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愿望,目標讓羅納爾多成功了,而目標卻是免費的。又是免費的東西讓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原來,成功的關鍵是要看我們是否會利用那些免費的東西,比如自信,堅韌,目標等等,這些免費的東西讓很多人成功了,然而缺了這些免費的東西,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貧窮?困頓?也許是江山。
西楚霸王項羽,可謂是蓋世英雄吧,然而最終卻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無數人為此遺憾,我們甚至可以聽見歷史那無奈的一聲嘆息。江東子弟才俊多,卷土重來也許又是另一片天地,而項羽卻因為少了堅韌從而失去了江山,堅韌這東西是免費的,但項王卻不會在合適的時間用上它,終落得個悲慘下場,于是歷史也跟著改變了。
從歷史走出,我們知道了成功未必困難,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會正確利用那些免費的東西,比如自信,堅韌,豁達等等,這些免費的東西讓成功也變得簡單了。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匯博中學初三:李俊辰
汗水+努力=成功 (字數:500)
“嗒嗒。砰砰砰”。操場上,是誰彈奏出這么美妙的音樂?是甲蟲音樂家嗎?nonono,是一年一度冬季運動會的必備節目——跳長繩比賽。
比賽如火如茶地進行著。只見五年級的同學各個精神煥發,神采奕奕。他們身輕如燕,就像蜘蛛俠一般。我們光看著就覺得一股寒勁兒直往身上躥,身怕自己跳時發揮失常。我們在五年級跳時雙手合十,向上帝祈禱:我們也能獲得好成績。
終于輪到我們了,隨著一聲“開始”全場的同學都靜了下來。張源袁和薛瑞佳隨著這兩個字用力地掄著手臂,甩動繩子,把它掄得“啪啪”直響。帶頭的同學馬上“出膛”飛過繩圈,我們一個二個也緊隨其后,穿梭于“啪啪”聲中。陽光下,我們如蛇一般跳起了那嫵媚的“s”字舞。掄到的繩子在天空中劃出了一條優美的弧線。弧線之中,我們如松鼠一般上躥下跳,如猴子一般左右跳躍,如燕子一般往返疾飛……。
突然,我被絆了一腳,大家馬上進入“冰河時期”禁止住了,速度慢了下來,這使后面的同學那熱情高漲的心一下子跌入低谷。在老師和同學的加油聲中,我們“拾起”掉到地上的信心,加快速度。終于獲得了三分鐘190個的好成績。
雖然這次的比賽出現了小小的失誤,但我明白了:汗水+努力=成功。
冬日暖暖,照耀大地。
六年級:張豬
下一篇: 《奧運故事》讀后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