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三國演義》讀后感
--------厚受益無窮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它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寫的。這部小說寫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的故事。它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 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桃園三結義”了。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讀了這本書,我真的受益無窮。
《三國演義》讀后感 (字數:1000)
最近金牌導演高希希力作《新版三國》刮起了一陣“三國熱”,使無數人重溫《三國演義》,我也不例外,重溫三國,重溫一位位亂世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翻開書的扉頁,試著重新復制那個時代,我又重新認識了一位位英雄……
挾天子以令諸侯
遙想當年,你曹操,有膽有識,謀董卓假獻刀,假借天子詔書結盟十七諸侯討伐董卓,東進平黃巾,西進接獻帝,遷都于許昌,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稱霸之路;降張繡,誅呂布,破劉備,夜襲烏巢,官渡之戰大敗兵力十數倍的袁紹,揮軍南下取荊襄,后遭赤壁重創,敗走華容道,退往中原,退馬超,韓遂的西涼鐵騎,平定西涼,統一中國北方。發展黃河流域的農業,興建水利工程,建立了三國鼎立中國力最為強盛的——魏。
多少人曾罵你奸雄,漢賊,在我看來,你結束了中國北方近三十年的軍閥割據,使中國北方人民得以安定,歷史為你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生子當如孫仲謀
遙想當年,你孫權,選賢與能,承父兄基業,十八歲執掌江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曹操揮師南下,欲一統天下,你拒絕求和,任用周瑜,魯肅以幾萬精兵火燒赤壁,大敗曹軍數十萬,后承周瑜遺志,任用呂蒙暗襲荊州,又在危難之時重用陸遜,彝陵之戰火燒劉備的復仇大軍。在長江中下游發展農業,發展造船業,派衛溫到達寶島臺灣,促進了海峽兩岸的交往,建立了三國鼎立中造船航海業最為發達的——吳。
曹操在赤壁鏖戰時曾贊揚你:“生子當如孫仲謀。”你任用賢才,歷史也為你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遙想當年,你諸葛亮,蓋世奇謀,三顧茅廬請出山,博望一火初立功,舌戰群儒無人辯,火燒赤壁用奇謀。計取荊州獻主公,三氣周郎迎吳妹,揮師西進取成都,大敗曹軍占漢中。擁立玄德繼大統,受重任于白帝城,五月渡瀘南平叛,七擒六縱從未聞。巧設空城退仲達,六出祁山北伐魏,上方谷燒司馬軍,五丈原上臥龍殞。你大力發展絲綢織業,使蜀錦暢銷天下,開發中國大西南,加強和西南少數民族的交往,建立了三國鼎立中絲織業最為發達的——蜀。
后《出師表》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你一生真實的寫照,《出師表》兩篇正如陸游稱贊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你的赤膽忠心,你的神機妙算,歷史更為你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讀經典,講三國,無數的亂世英雄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傳奇故事……
河南省永城市神火一小六年級:孫赫總
讀《三國演義》 (字數:500)
閑來無事,捧起一卷《三國演義》,閱讀之余被描寫的已經很熟悉的情節再次吸引,決定重溫那一段膾炙人口的風云故事。數天之后感慨頗深,記錄下來,也算是收獲。《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下面我最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214和217年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最值得我欣賞,是他那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一年級:wuquansheng
結束?開始?——讀《三國演義》有感 (字數:800)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 . . . . . 古今多少事, 盡付笑談中。” 一曲終了,人聚人散,是結束?還是開始? 奸臣當道,宦官弄權,世界紛亂了。群雄割據,天下三分,屬于漢的時代結束了。四方煙塵飛揚,天下豪杰應運而生。人是自私的,在利益的驅使下,走到一起,共商伐董大計,在即將勝利之時,卻因為個人私欲而功敗垂成。失敗,因為內部黑暗,一群因利益而聚在一起的人,注定無法成就大事。因為他們無法將命運綁在一起,無法為實現理想而奉獻自己,因為他們沒有向心力,沒有凝聚力,無法成為一個整體。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保中華,甘赴死”等等的豪情壯志從一群熱血愛國者的嘴中跳躍出來,在共同理想“創建一個新的社會,一個沒有剝削,沒有等級差異的完美社會”的引領下,一群“亂世豪杰”聚集到了一起,在無產階級大無畏思想的帶領下,無畏無懼,最終贏得了實現夢想的機會,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在黨的基本思想的領導下,一個新的社會慢慢的形成了。紛爭已去,和平來臨,是結束?還是開始? “天下三分成矣!'一語道破天機,魏國興,蜀漢立,吳王稱帝,天下三分。蜀漢是三分天下重較弱的一方,可是卻安然成立,逾期對外關系不無聯系。聯吳抗曹的思想一直為蜀漢所遵循,所以它擁有一個可靠的盟友,可以安心的與魏相抗衡,以利于天下愛建,成為一方霸主。倘使其不顧一切,與雙方為敵,必遭重創,甚至毀滅。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沒有朋友你將孤獨,將孤立無援。同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所以在黨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下,與他國建立盟友關系,切勿分貴賤,一視同仁。正因如此,我國才能在70年代成功重返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列。正如毛主席所說:“是非洲的那群窮兄弟將我們抬進了聯合國的。”地位已回,發展已平穩,是結束?還是開始? “呂蒙者,庶子也,不足慮也。”一句“不足慮也”斷送了整個荊州,乃至于賠上自己的生家性命。“大意失荊州”也成為其一生的污點。更為甚者,其兄弟為與其報仇,致使蜀漢力量被削減大半。因為輕視對手,不懂時間會改變很多,呂蒙早已非當日吳下阿蒙。古語有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一個國家更需如此,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以辯證發展的觀點,“具體事物具體分析”的方法看待中國國情,開創出一條只屬于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黨的領導下,經歷了多年的奮斗,終于走向富強。然而時代的變革整的結束了嗎?答案很明顯,一切才剛剛開始! 是結束?還是開始?你的選擇是?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