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快樂的一天
暑假里,媽媽爸爸領(lǐng)我回老家。
老家,全都是平房,與城市有著天壤之別,我對老家有些失望了。
在姥姨家的大院里,我看見了桃樹、梨樹,還有桑樹,盛開的鮮花爭奇斗艷,幾只花蝴蝶在其間飛舞。我心里比剛才暖和了許多。進了屋子,姥姨告訴我:“婧婧,跟姐姐去房后玩吧。”在房后,我看到了完整的山村景色。它別致整潔,卵石壘墻,碎石鋪路,前臨河灘,背襯青山,顯得清秀幽靜,像極了油畫。
姐姐又帶我來到竹林,只見一群小雞和一只母雞在覓食,小鳥也在樹上歡叫著,仿佛在說:“餓了、餓了。”我急忙跑回家里,拿來一些鳥食,喂小鳥和小雞,它們就像3天沒吃飯一樣,你爭我奪,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小鳥和小雞對著我直叫,好像是在感謝我。
傍晚,我跑進廚房,懂事地對姥姨說:“姥姨,我?guī)湍桑 薄昂醚健保岩绦α恕@岩滔茸屛野涯静穹胚M爐灶,然后讓我用一塊石頭和另一塊石頭打火來點燃這些柴火。我把兩塊石頭放在手里,用力地打,可怎么也打不出火來。我想放棄了,但猛一用力,火花竟然出來了。我把火放進柴里,火半天都著不起來,只冒出小小的煙。姥姨讓我拿了把扇子,我扇呀扇,火終于生起來了。
開飯了,我們把飯端到院里,天高地闊地吃起來。一家人邊吃飯,邊欣賞風(fēng)景,太陽還沒有下山呢,天邊的一段長霞,美麗無比。
就要離開老家了,我心想:“鄉(xiāng)村要比城市好許多啊!”(輔導(dǎo)教師:陳 劍 )
詩歌: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字數(shù):300)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枝頭上有我棲息的暖巢
每天我迎著黎明歌唱
婉轉(zhuǎn)的鳴鸞連太陽也露出微笑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時常夢想著飛上云霄
長空的雄鷹向我致意
告訴我搏擊風(fēng)浪百折不撓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從不向艱難低頭彎腰
風(fēng)雨中我學(xué)會自強不息
晴空中響徹最嘹亮的鴿哨
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我懂得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當秋風(fēng)染紅每一片楓葉
那金黃的果實將撫慰經(jīng)年的辛勞
一年級:康思伊
助人為樂的小明 (字數(shù):300)
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小鳥在枝頭上唱著歌,小明正高高興興地跑去上學(xué)。
在過一條馬路的時候,小明看見一位盲人奶奶正拄著拐杖,站那里過不去,路上又車來車往,非常危險。他就趕忙跑過去對老奶奶說:“我和您一起過馬路吧!”老奶奶高興地說:“謝謝你!”于是小明一只手緊拉著老奶奶的衣角,另一只手扶住老奶奶過了馬路。到了馬路的另一邊,老奶奶對小明連聲道謝。而小明蹦蹦跳跳地朝學(xué)校的方向跑去了。
小明走后,老奶奶的眼眶里冒出了淚花,因為她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關(guān)愛。
這時,一陳春風(fēng)吹來,小草打了一個瞌睡,從地下冒出來,展現(xiàn)著它的青春活力。很多人也都在享受著春天的溫暖。
浙江省樂清市大荊鎮(zhèn)中心小學(xué)二年級:傅子誠
歡樂的春節(jié)作文 (字數(shù):1000)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是十分忙碌的,但在我看來快樂也是不少的。
除夕是我最喜歡的日子。看著家家貼春聯(lián)、穿新衣,聽見鞭炮聲此起彼伏砰砰響起,除非萬不得已,不管十里百里外的親人,這天晚上都一定要回來與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的。吃過年夜飯,我們小孩都跑到屋外燃放煙花,各式各樣的焰火綻放天空,猶如一朵朵巨大的鮮花,漂亮極了。八點開始,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合晚會節(jié)目,大街上似乎安靜了許多。可是,午夜零點開始,鞭炮聲又歡鬧起來,這是人們在喜迎新的一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才是真正的春節(jié)。早上起來,我們一家就去給附近年長的親戚拜年祝福,這時大人總會給我們小孩壓歲錢,拿到壓歲錢別提有多高興了。可以買學(xué)習(xí)文具,還可以和小伙伴去玩耍,或者逛街在小攤上買點小玩意。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套金魚了,橋頭、街邊都有攤點。看著小朋友把一個個圈圈扔出去套中小魚缸時,那快樂勁就別提了。 瞧,春節(jié)多熱鬧啊!
打從懂事起的整個孩提時代,每一年最盼望的事莫過于是過春節(jié)了。結(jié)束了整整五個月雖不緊張但卻天天周而復(fù)始讀書生活的我們。開始了雖不漫長但卻令身心愉悅的寒假生活。因為只有過年,我們或許才會得到一套新衣,嘗到平時不敢奢望但現(xiàn)在看起來極其平常平常的美食,可以毫無顧忌地盡情地享受冬日早晨溫暖的被窩,可以玩耍一些平時無暇顧及且大人嚴厲禁止的玩意,可以欣賞到農(nóng)村孩子極少擁有的天天電影。因此,童年時代的我們對春節(jié)充滿了遐想。
掀開塵封的記憶,我與我的伙伴們的春節(jié)時光,快樂而充實,歡欣而天真。
春節(jié)期間,各家的食物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按當?shù)氐娘L(fēng)俗,自臘月二十,每家每戶都忙著舂米、磨面,洗刷擱置一年的蒸籠。大人們挑擔提水,忙著蒸糕蒸饅頭,我們則全然不顧衣衫的單薄在大人們忙碌的身影中穿梭。那時日子緊巴,能吃到饅頭的時間也只有一年中的臘月二十到正月十五。接著個家又開始自制炒貨,如炒蠶豆、炒花生和妙番薯干,奢侈的人家也會有炒瓜子的,但不多。家家戶戶掏出生產(chǎn)隊剛剛支付的結(jié)算款奔向市場,平時一向冷淡的菜場,到了臘月末變得人頭攢動,人們花去平時舍不得開銷的鈔票,提回了平時只有來客時才舍得破費的大魚大肉(當然,不多的收入得留點,另有他用)升火、起油鍋,準備好除夕夜起至大年初五的所有吃食。我家則由平時忙碌的父親掌勺,母親則要靠著自己揣摸會的縫紉技術(shù)替人家做衣,賺取不多的收入以貼補家用。小孩每天主餐吃著豐盛的食品,飯后拍著鼓脹的肚皮急忙揣上幾抓炒貨,馬不停蹄地趕赴伙伴的約會。
上世紀七、八十年級國家百廢具興,經(jīng)濟狀況正待復(fù)蘇,生活水平非今天可比。盡管父母勤勞節(jié)儉,家境在當?shù)匾矊僦猩纤疁省5忝眯值鼙姸啵⒆觽兊拇┮乱话銓嵭?“大傳小”制度,我排行老小,所以每年能穿一套新衣服只能在春節(jié)才有機會去想,平時里所穿的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父母也懂得孩子們的心理,所以往往是新衣服和新棉鞋隔年“配發(fā)”。極少有機會得到“上下一新”的照顧。即使語、數(shù)雙百的大紅獎狀捧回家中,父母欣喜之余也不例外。我們也無怨言,因為我們深知父母是那種過日子精打細算、細水長流的本分之人,六個孩子的生活壓力壓得他們長年喘不過氣來。母親替人做縫紉活,為了使別人家的孩子在除夕前能拿到新衣服,常常趕著做活直到除夕年夜飯。一吃過飯,又匆匆坐到了縫紉機前……。第二天早上,當我們被陣陣鞭炮聲驚醒時,一眼發(fā)現(xiàn)枕邊常常不是一套嶄新的自制衣服,就是經(jīng)過改縫整齊的半新衣服,里面紅包自然是少不了的,盡管壓歲錢數(shù)字很少,這在當?shù)匾褜俨灰琢恕F鹕泶┮拢瑓s發(fā)現(xiàn)母親又在灶臺邊忙碌……。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