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我的小表妹
我的小表妹快四個月了,長的又白又胖。她特別喜歡吃手指頭,還特別喜歡讓我抱著她亂蹦亂跳。看見我吃東西她的小嘴巴就一動一動的,接著口水就流下來了。我的小表妹真是可愛極了。
我的快樂暑假 (字數:1200)
暑假里的一天,每天都是炎熱的,每天都是快樂的,每天都是酸甜苦辣的。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天是8月15日的生活。
8月15日天氣炎熱,火辣辣的太陽用本來就有的熱量把地面曬的像個烤爐似的。我和阿姨到紫馬嶺游泳館游泳。我和阿姨進去紫馬嶺游泳館,見售票處可以說是四面八方,車水馬龍。我們好不容易才進來,可是更衣室的人擠滿了,我用力鉆過去換上泳衣、泳帽。和阿姨一起進去游泳時,我心想今天的人怎么那么多,又想了一下也是今天比平常熱多了難怪生意那么好。
我把鞋脫了“撲通”跳下了水,我說:“阿姨!你教我潛游,好嗎?”阿姨說:“好!”她又說:“先憋氣把頭潛下去,然后手不動,腳左右拍打”我說:“我試試”我照阿姨說的做,阿姨說:“笨!不是那樣的”阿姨說完又說:“對不起!我不該罵你”我說:“沒關系!是我學不好”我說完又反復練習,我練呀!練!阿姨突然說:“對就是這樣游的”我說:“是這樣嗎?”說完我試了一遍,阿姨說:“對就是這樣”我突然欣喜若狂說:“yes我又學會一種游泳的方式啦!”阿姨說:“是呀!是呀!”我于是又練習,我像一條快樂的小魚,在水里和金魚阿姨竊竊私語。不不不!我應該是條成年的小魚,是條快樂的成年小魚。笑著突然喝到了水,我連忙上岸呼吸。我現在卻像一只落水的貓。
我曾經夢游北京,在夢中想著:哪一天,要是我能真正地去游玩北京,那該有多好呀!終于,我夢寐以求的北京之旅啟程了
首先,讓我們乘坐5179號飛機飛往北京。飛機慢慢地飛了起來,忽然,一下子飛上了天空,腳下的燈光,鋪蓋在了一條條街道上,那一條條燈火輝煌街道,猶如一條條金光閃閃的長龍,穿梭在整個城市!
北京有許多景點,有古老的故宮博物院,有引人注目的長城,有神圣的國子監孔廟,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鳥語花香的頤和園。
頤和園主要有二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昆明湖,另一部分是萬壽山,占地面積為二百九十三公頃。在頤和園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長七百二十八米的長廊了。那一副副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畫,畫在長廊的頂梁上,沒有一副是重復的。那萬壽山腳下的佛香閣是用金色的琉璃瓦鋪成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了金色的光芒。
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十七孔橋,顧名思義當然是有十七個孔組成的橋,橋身是用漢白玉做成的,晶瑩剔透,橋桿上還有500多只獅子,千姿百態,形態萬千。十七孔橋橫跨在昆明湖上,優美如長虹。一旁的柳樹都彎著腰,好像把飄逸的頭發都泡在了湖水中,那垂柳在霧的襯托下,顯得美極了。
頤和園美麗無比,是個旅游勝地,希望你也去欣賞一下這景色宜人、令人神清氣爽的風景,那么秀麗,那么……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我最崇拜的人——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偉大女性,一個度過88個春秋,卻熬了87年無光、無聲歲月的弱小女子。
1880年6月27日,海倫誕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城鎮,在她1歲零7個月時,突如其來的猩紅熱產生的高燒,使海倫失明、失聰,成為一個集盲、聾、啞于一身的殘疾人。在她六歲時,是年輕友善的柏金斯盲校畢業生——莎莉文小姐給予了海倫母親般的愛,使年幼的海倫張開了心靈的眼睛。莎莉文到海倫家擔任家庭教師的那一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娃娃,并用手指在海倫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復地拼寫“d-o-l-l”(玩具娃娃)這個單詞。海倫對這個游戲產生了濃厚興趣。
就是這樣一個被禁閉在盲聾啞的痛苦世界里的人,竟然能畢業于連許多視聽正常的學子都無法進入的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處奔走,為殘疾人建起一家家慈善機構,真正造福于和她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她曾被美國的《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海倫·凱勒——這位20世紀的偉大女性,她堅強不屈的精神在今天仍煥發出奪目的光芒,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耳聰目明,正處于人生的金色年華,更應該努力學習,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中心不突出
我的小姑姑 (字數:200)
想知道我最要好的朋友嗎?想知道的話,那就來漫游我的世界吧!
她有一雙河水一般清澈的眼睛,有一張櫻桃一般紅潤的小嘴,有一頭柳枝一般秀長的頭發,皮膚白里透紅,像一朵白嫩嫩的櫻花芯里粉紅粉紅的。戴著眼鏡,好似有深不可測的學問。
時間退后,潮起潮落,在08年的時候,我遇見了小姑姑。那天我想帶她去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帶她去我們的貓兒溝。
我們走在鄉間的羊腸小道上,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臉上,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四周一朵朵菊花,散發著誘人的芳香,天空像藍寶石一樣瓦藍透亮。
我最要好的朋友——小姑姑。
四川省金堂縣竹篙鎮中心小學四年級:肖海巖
我的媽媽 (字數:1200)
夏去秋來,萬物換裝,歲月無情,青春難葆。傍晚,一陣微風吹來,一片樹葉脫離了大樹的懷抱,緩緩飄落,它在空中張望著、翻滾著,最終它回到了大地,回到那片生它養它的土地,它雖然滿身寫滿了滄桑,但是仍然十分欣喜,因為——它,回家了。
神木上的葉子,青了又落,天空中的月亮,卻缺了又圓。今天的天空掛的是一輪皎潔的圓月。這時候應該是萬家團聚的時刻,我卻是有家難歸的游子,孤獨地徘徊在海邊,深情地凝望著北方的家鄉。近處一片朦朧,遠處一片昏暗,我看不到親人的笑臉,我聽不到媽媽的呼喚。我知道海的那一邊有我至親至愛的媽媽,還有我的哥哥姐姐和父老鄉親。我想回家,我想媽媽。
媽媽呀!我的命運好苦啊!1622年,踐踏我的荷蘭殖民者被民族英雄鄭成功趕走;1945年,日本侵略者又被媽媽打敗;1949年,國民黨頭目蔣介石掠走了我,從那時到現在,我離開了家鄉的日子,算起來有近五個世紀,在度日如年的漫漫長夜里,我受盡了凌辱,可我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因為,我只有一個心愿——我一定要回家。想著六位哥哥打破了枷鎖,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家中,享受著無邊的幸福,得到媽媽的愛撫,享受家的溫馨,受到父老鄉親關愛……我羨慕極了,我也做夢也想回家,尋找回家的感覺。
曾幾時在夢中,我變成一只小鳥,試圖飛越海峽,無論風多大,浪多大,我都勇往直前,可是大霧彌漫,我迷失了方向。
曾幾時在夢中,我變成一只小魚,想努力橫穿海峽,盡管路途遙遠,我回家的信念始終不變。我歷盡艱辛,渡過了洶涌的海峽,啃到了家鄉芳香的泥土,喝到了媽媽甘甜的乳汁,可看不到媽媽迷人的面龐。
曾幾時在夢中,我回到了家鄉,哥哥姐姐、爸爸媽媽、父老鄉親都熱烈歡迎我,雄壯的國歌在耳邊奏響,五彩的煙花在藍天綻放,我淹沒在鄉親的熱情中,我偎依在媽媽的懷抱里。
我一次次在夢中回家,一次次從夢中笑醒,又一次次惆悵失落。我依然是一個有家難歸的游子。我想回家,我想媽媽。
月亮偏西了,孤獨包圍了我,我好寂寞。我站在沙灘上,海風陣陣,那是我想回家的沖動;浪濤聲聲,那是我掙扎的吶喊,那是媽媽焦急的呼喚。我躺在沙灘上,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濤撼海岸,海水飛濺,落到我的嘴里,苦澀的,我知道這是我想家的淚,就連沙灘上每一粒沙子都是我計算回家的日子丟下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回家,我想媽媽。
夜更深了,我從沙灘上站起來,海風吹干了我的淚水。海浪聲聲,似乎也在述說我漂泊的不幸。借著月光,我懷著復雜的心情,掏出筆記本寫下幾行:
“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媽媽的懷抱。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永遠回不了家,那么,雖我身體慘遭蹂躪,可我的血脈里流動的是中華的血漿,我的身體永遠屬于媽媽,我的心臟永遠與媽媽的心一起跳動,因為我是媽媽的骨肉啊!
——兒子臺灣親筆”
東方泛白了,朝霞漸漸泛紅了。我知道新的一天終于來了,我踏著霞光回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