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圓月應是代表快樂
——這是極為普通的幾何圖形圓,看到這圖形,我第一想到的是團圓——正月十五的月亮也不是如此的嗎?
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快樂的,人們傳說牛郎和織女在這一天團聚,所以那晚的月亮才特別的圓。似乎這圓月是喜慶、歡樂的體現。這個晚上家家戶戶都聚一聚,賞一賞月。這看起來當然是幅溫馨的圖畫啦。
然而著快樂并沒有屬于全部的人。對一些未能回鄉的游子來說這個圓月似乎是無情的、冷漠的。他們那含淚仰月的凄涼無情讓人想了就心酸。他們只能望著月亮想念遠方的親人,李白寫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凄涼的詩句。
快樂與傷心是天平是平衡的,同在的。十五這天雖是團圓之日,但是亦有人快樂有人傷心。故十五這天的月亮總是直至深夜也不落。
我想告訴那些傷心的人——看開一點,其實傷心也不是絕對的。看一看天空的圓月,他不也在陪伴著你嗎?敞開胸懷,自我調節。想一想團聚那美好情景吧!那么傷心這個詞將在這明月的“洗滌”下消失。
圓月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常接觸的“朋友”。夜晚當你獨自走在深黑的路上,是它——圓月伴隨著你,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著道路;當你熟睡時,也是它——圓月守在你房間的窗口,靜靜地看著你入睡。
因此,我希望那些傷心的游子們能變得快樂,特別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在十五這月亮“笑”得最為燦爛的時候——忘掉傷心,分享著月亮這好朋友的快樂。
——望著,望著著圖形,我仿佛也看見月亮在歡笑……
月圓月缺 (字數:550)
我不知道月是圓是缺。在我眼中,月永遠都是月圓月缺。
——題記
與所有青春的同學一樣,每個人都會無法克制的喜歡上一個人。我剛來到現在這個班級時,總是無所是是的趴在桌子上“神游”,就是做白日夢。有一天,我看到了她,心中不猶的一震,就像地震一樣,“心殼”已經震動了。從此,我上課總喜歡偷偷地看她,看她的一笑一顰,一言一行。她歡笑喜悅時,我默默的為她歡欣;她低眉憂傷時,我也隨之而悲傷。我希望她能擁有美好的一切,我想,我是喜歡上了她吧,就像月圓的月亮,完美的無懈可擊,純潔無瑕。
喜歡一個人是快樂而又痛苦的,我陷在暗戀的旋渦中不能自拔。我想向她表白,但卻鼓不起勇氣,我開始發瘋似的學習,發瘋似的參加很多補習班,拼命的把自己埋在作業堆里,拼命的告訴自己不要去想她。我得到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受到一個又一個的夸獎,但還是抵擋不住那深入骨髓的感覺。無數個失眠的夜晚,無數個苦苦的思索,我得不出答案。我沒有人敢傾訴,我把這分感覺深深埋在心里。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因為在他們眼中,我是一個家境好,成績好,相貌好,天賦好的“天之驕子”,但誰又知道我內心的掙扎與矛盾呢?就像那殘缺的明月,好的已經失去了,剩下的只有那透人心涼的冷。
這是什么感覺?這是怎樣的一種感覺?我說不清楚,但是,月圓月缺,喜歡了就是喜歡,我相信,我最終能成為真正的月亮!
圓月 (字數:550)
中秋皓月,分外皎潔,明月漸漸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地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籠起一片輕煙,朦朦朧朧,如同墜入夢境。每當這時,仰望頭上的那輪明月,我總會想起爺爺……
從我記事起,家里只有我和爺爺兩個人,所邁的爺爺靠撿破爛維持我們的生活。慢慢地我長大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于是原本就不富裕的家里顯得更加寒酸,我努力地學習,只為了不讓爺爺失望。
又是一個月圓之夜,明亮的星光摻著水滴,變得濕潤、柔和,隨后輕輕地掛在樹梢上,搭在房檐上,鋪在街道上,薄薄的一層,接觸到這種光輝的一切,都變得那么優雅、安詳。
頭上的星星在疲倦地眨著眼睛,我不敢睡覺,只是和爺爺坐在院子里暢談,因為我知道,明天一早,我就要離開爺爺,獨自踏上那求學之路……
又一次邁上了故土,踏上那熟悉的小路,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同樣的夜,同樣的明月,天上的星星,一個挨著一個,圍繞在溫媚的圓月旁邊光線顯得更柔弱,云似一縷縷的飄帶,斜蓋住了天河。回到家中,將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拿給爺爺看,爺爺臉上的皺紋開了花。他雖然不識字,但還是小心翼翼地端詳著,我同爺爺一起嘮家常,談自己這些年所經歷的事情,說著說著,不知何時,窗外升起一輪紅日。
黑龍江省安達市任民中學九年一班初三:鄭鑫
中秋夜.團圓月 (字數:850)
秋天,嫩嫩的季節,樹葉一不小心就掉了;9月,濃濃的月份,桂花香飄中有著歡樂的氣氛。那彌漫在空氣里的淡淡的花香,隱約在夜空中的幽靜的皎月,濃縮在燭光里的熱鬧的團聚。又是一年中秋時。
當涼涼的秋風趕跑了夏日的浮躁,當享盡天高云淡風清的熏陶,當五谷歸倉帶來豐收的喜悅,中秋節到了。仰望秋季的星空,那無遮無攔的碧色如洗,爛燦的星斗像鉆石一般閃閃發亮,一輪圓潤的明月靜靜地掛在天上,高遠而深邃。
中秋的月亮是團聚。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游子,都在前天匆匆的趕回來,那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都代表著人們對家鄉誠摯的愛。那皎潔的月光,照亮了游子們的心,掃清了他們的疲憊與委屈。當子孫滿堂,團聚一家時,爽朗的笑聲融在濃濃的桂花酒里,滿心的喜悅開在噴香的月餅上。這時的小孩也顧不得斯文,不用刀叉,去抓月餅吃,香脆的外皮,酥口的內芯,直吃得滿嘴流油。大人們也不去管他們,平時喝酒的,不喝酒的,這時都備好杯子酒壺,邊喝邊談,談事業,談家庭,桂花酒似乎給他們的談話傾上了點醉意,在這恍然的朦朦朧朧中,在這輕飄的紙醉金迷里,他們多想一直就這樣,守在親人身旁啊!妯娌們這時也不再勸他們“少喝點”,只是在拉著家常,老人們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摟摟這個,又抱抱那個。哪個都舍不得冷落,喜歡極了。而那月光,默默無語,柔和地灑向大地,灑向那星星點點的彌漫溫馨的萬家燈火,灑向那團聚的笑容。
在這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吃過月餅,喝過酒,聊過天,人們就扶老攜幼的到外面賞月。老家的人并沒有那種風花雪月的詩情畫意,只是虔誠的希望“月光爺”保佑自己一家平安,于是擺上供品,對著天空,陳述著對未來的期望。天空中那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此時的人們也看得癡了,有學問的就想起了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起舞弄清影”,而孩子們則纏著大人講那個關于吳剛、嫦娥、桂樹和玉兔千年不老的故事。剛從大學里畢業的閨女講起了燈謎,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縈繞在月暈旁,那毫不張揚的靜美和纏綿不絕的馨香使人們深深的陶醉了。團聚在鄉,親人在旁,共同賞月,有什么比這更幸福呢?
在這迷人的中秋之夜,我深深的吸收著溫馨的月光,好一輪當空明月,好一個美好的團圓節!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