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夕陽
傍晚,天高云淡,陽光透過薄云光芒四射,微微有一點刺眼。
我去駱駝峰散步,走到山下,一絲陽光都看不到,我順著臺階向上攀登,當爬到山腰上的第一個涼亭時,一束柔和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啊!多美的夕陽。太陽仿佛被裹上了橘黃色,沒有了刺眼的光芒,柔柔的光瀉下來,給山上的石頭和植物鍍上了一層金色,使黃昏的山城籠罩在柔和的夕陽中……
繼續向上攀登,便到達了山頂,夕陽仿佛害羞了,躲在了峰頂鐵塔的后面,不讓人們看見它那美麗的紅臉盤……
必須繞過鐵塔,才能領略夕陽的美麗……
隨著云彩的變化,夕陽映出婀娜多姿的晚霞,快下山的夕陽,仿佛用它柔和的日光撫摩著整個山城,從山巒的縫隙中透出一道道紅通通的日光,落在小河邊的家屬區……
家屬區里,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們隨著優美的舞曲,輕松,幽雅地扭著秧歌,他們騰起的舞姿像行云、似流水,柔和、美麗。映在他們臉上的夕陽,紅彤彤的,仿佛融進了他們的心里……
我收回目光,眺望山邊的夕陽,耀眼的光芒沒有了,太陽的臉上開始泛起微紅,給遠處的云霞鑲上了一道金邊,天漸漸的黑了下來,太陽則變的越發的紅,好象著了火似的。天空紅了,晚霞紅了,整個山城紅了,我融進了紅色的海洋中,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這真是“夕陽無限好”啊!
最美夕陽紅 (字數:700)
我的奶奶今年72歲了,瘦小的身材,還有點佝僂。聽爸爸說,早在20年前奶奶就已經滿頭白發了,由于生活的艱辛,臉上布滿了皺紋,看起來比同齡人老了許多。奶奶沒文化很愛嘮叨,是個典型的農家主婦,但我卻很愛她,我們全家人都很敬重她! 奶奶是個愛整潔的人。爺爺去世得早,奶奶一個人住著一間10多平米的小屋,擺設簡單卻很有條理,每件家具都擦洗得閃閃發亮,家里從不放一件多余的家具,包括我的玩具也休想在她屋里過夜。她那滿頭白發梳理得整整齊齊。每天早晨洗臉后,她總要站在鏡子前,從頭到腳,從上衣到下褲,擦個遍,從不放過一個小污點,梳洗夠20分鐘是一點也不夸張。難怪她的衣服就是一周不換也不見一丁點兒污漬。 大概奶奶的整潔是源于她的勤勞吧。說起奶奶的勤勞就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全由她負責,每天早晨天還沒亮奶奶就起床了,在廚房叮叮當當地開始給我準備早餐了,待我洗漱完畢,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就放在桌子上了。等我吃完飯,準備上學時,她又免不了老生常談,嘮叨兩句:“路上要小心,下學后早點回家。”聽得我都有點不耐煩了,不過,我現在也漸漸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她的烹飪技術非常高明,炒、煎、蒸、炸,花樣繁多,香甜可口,真可謂色味俱全,一周之內我家的飯菜絕不重復。因此,我經常在小伙伴面前夸耀呢!害得他們直流口水。奶奶是我們家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最美的太陽,她的光焰照耀著,溫暖著我們一家,她的心血傾注在我們身上。我的奶奶就是這樣一個人,她雖然沒有冰心那樣出名,也沒有陳賢妹那樣偉大,但是,在我的心中,奶奶是最美的。奶奶,我愛您!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王答中心校同戈站學校四年級 點評: 本文小作者從兩個方面,展現了老一輩人的傳統美德。奶奶愛整潔,勤勞的特點躍然紙上,文章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突顯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全文首尾照應,結構嚴謹,語言優美,用詞準確,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夕陽紅 (字數:500)
最美莫過夕陽紅,夕陽最從容,夕陽是無盡的愛,夕陽是無盡的情……”我喜歡《夕陽紅》,它所帶給我們的是另類的幸福。
那日,村子里張燈結彩:我舅姥爺結婚了!
在那歷史倒退的年代,富農受藐視,窮光蛋最光榮。不幸的是,我舅姥爺一家是富農,所以沒有人愿意嫁給他。他孤獨一生,因為我老姥爺精神錯亂死得早,與我老姥姥住在一起。
后來,條件好了,光住在母親家也不是回事,便將他送到養老院。這不,住得挺好的,還討了個老婆回來。
舅姥爺方68,而這個新舅媽姥姥已70,不過也只能這樣了。俗話說“老來伴,老來伴”有個老伴在養老院中也好有個伴,有個照應。這個舅姥姥也不虧,我舅姥爺可是虎背熊腰的大漢,很有依賴感,不怕被欺負,出個什么事也有幫手。
這天,我特意趕來看這場特殊的婚禮。但并不太招搖,穿上新衣就算行了,不過來的人擠滿了好幾間房子。天氣雖冷,但卻從滿了溫馨的味道。
老姥姥很高興,似乎年輕了許多,也可憐這位老母親了,為兒子操勞了半輩子了。這天中午,大家伙特意從鄉村飯店要了幾桌菜,做得真的很好吃。
太陽從東向西到了傍晚,夕陽從地平線上露出了頭,大大的,紅紅的,充滿了慈祥,也充滿了對世界的愛。
夕陽古巷 (字數:900)
深深的、蓄積了歷史滄桑的小巷,靜靜地躺在城市的深處,曲折著,延伸著,柔曼處像一條隨手拋去的絲帶,不過這是一條褪了色的古色古香的絲帶,它維系著遙遠的時光;它滿臉的皺紋嵌著揚州百年的風霜雨雪,像是在歷史長河中沉淀的一首雋永的歌……
小巷很老了,老得無法記得它的年齡。錯錯落落的青石磚,靜靜地互相依偎著;雨后,墻上,青石路上,一塊塊斑駁的水印與苔痕,散發出古舊的,濕冷的氣味。好像突兀地翻開一本發黃受潮的晦澀難懂的古書。那一道道水漬和一片片的青苔,在這殘缺、凸凹的墻面上點染成一幅幅水墨山水畫,古老的墻垣頓時顯得如此耐人尋味。
敢問你一聲:“那青石板上的裂縫是你歷史的皺紋嗎?它是你歷經滄桑的見證嗎?那些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是否都被塵封在那星星點點的青苔之下了?”
因為,當我輕輕地穿行于小巷之間,我聞到了歷史的氣味,我深深地感到,這種氣味或許就是從某個窄小的縫隙里擠出來的,它們很小心地探出身子,攀爬到墻上凸出的青苔上。
我知道,雖然隨著揚州建設的飛速發展,一幢幢高樓如雨后春筍般在小巷的周圍拔地而起。但是,它仍然蜿蜒曲折地依附在這片富有神韻的大地上,沒有融入外界的喧囂,只愿接受清雅與悠長。也許,這就是歲月無法抹去的一種力量,一種歷史的力量——因為,古老的小巷并沒有忘記歷史,無論是輝煌還是傷痕,它孕育出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從那里,緩緩走出了揚州的驕傲:朱自清、吳登云、吳征鑒、吳征鎰、吳征鎧……今天,我們也將豎起他們的旗幟,沿著他們的路,走得更遠、更遠——這歷史就如同一杯香茗中的幾片茶葉,打著旋兒沉下去了,但水中卻留下了散不去的清香。于是,悠長的小巷就猶如一條紅線,把這些歷史明珠串在了一起,串起了揚州歷史文化的深邃,串成了揚州歷史文化的長廊。
太陽慢慢地朝著我的身后滑去,幾縷金黃的陽光斜照著古老的小巷,溫順和煦的陽光在青石墻上灑下的淡影,忽隱忽現,仿佛是一個個金色的小精靈在飄蕩的風中跳蕩;好似是誰精巧的剪裁,給它披上了薄薄的衣裳……苔痕,藤蘿,斑斑駁駁,枝蔓上下,鎖住了寧靜的夕陽;抬首,狹長的天空早已被燃燒著的晚霞溢滿——于是,整個小巷便籠罩在夕陽與霞光之中了。
夕陽,如同一朵盛開的夢想之花
太陽回家了,給過去與今天畫上了句號;給明天帶來新的希望——那時,大地會再次充滿陽光!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