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童年》有感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童年,他們有的無憂無慮,有的則黯然失色;他們有的歡天喜地,有的則悲痛欲絕;他們有的充滿生活的樂趣,愿望的美好,有的則充滿對生活的憎惡,對理想的不屑一顧。在每個人心目中,童年的意義是各不相同,有悲,有歡,有痛,有樂。但這些對于當今的孩子們都算不上是童年,在他們眼中,只有隨心所欲,揮金如土,才叫做童年。
這已經是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事情,大街上隨處可見小孩向父母撒嬌,要求買這買那的,絲毫沒有一絲放棄之意。我是一個因外部環境的原因造成過早成熟的少年,對于眼前的一切,我只能抱之以長嘆,“這就是當今華夏兒女的童年嗎?”事至今日,我在圖書館閱讀了一本高爾基的著作——《童年》之后,我才看到了當今兒童的童年究竟在哪里。
《童年》一書深刻細致地描寫了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故事在一個小市民家庭里展開。阿遼沙三歲就失去了父親,他被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在這個小市民家庭里恃強凌弱是人們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就首當其沖。這里的人幾乎每晚都要給這個老匠人安排一個侮辱性的惡作劇式的“玩意兒”。阿遼沙的倆舅母,也先后被兩個舅舅摧殘致死。他的繼父也經常毒打他的母親。就連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難逃外祖父的打罵。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殘暴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他也變得同大人們大相徑庭。
但在其間,他也受到了外祖母的疼愛與熏陶,這使他倍感溫暖。此時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遼沙的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產,他只得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活計,洗碗工人,也當過小傭人。無論在哪里,他都擔負著一個孩童難以勝任的勞動,受盡屈辱,飽嘗辛酸,切身體會到勞苦大眾的非人生活,開始模糊認識到沙皇專制制度的反動本質,進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市儈生活,同時也發現了勞動人民具備純樸善良、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此時書籍打開了他的眼界,為他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新世界,誘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對他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
高爾基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殘暴,恐怖,自私與貪婪,如果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高爾基根本就沒有實際物質上的歡樂童年,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童年。但事實上高爾基擁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們現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還要有意義,都還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揮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爾基才看到了與常人所不一樣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目標!因此,他才成為了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
我們與高爾基唯一的不同就是沒有他的特殊經歷,但事實上他也有著與我們不一樣的經歷,我們也有著與他所不一樣的財富。但現在的青少年卻不明白他們的童年是何等的高貴,何等的寶貴!在他們心中也許只有游戲機、肯德雞、阿迪達斯菜市他們的童年,他們“所謂”的童年!
我因為早熟從而有著與別的同齡兒童所不一樣的感悟與見解,如今,在我看來,中國的青少年恐怕都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因為他們始終都不能明白自己的童年是什么,始終都不會明白自己有著怎樣的童年,始終都沒有自己真正的童年!
讀《感動中國》有感 (字數:800)
讀《感動中國》——有感 欣賞自己美
邰麗華,這位無聲的天使, 她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用她自己獨特的語言為國家贏得了巨大的榮譽;邰麗華,這位“美與人性的使者”,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聲音,卻用最美的舞姿震撼了世界,感動了中國;邰麗華,這朵無聲盛開的鮮花!看完她的故事,我的心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一閉上眼,滿腦子就都是她的身影,使得我一次又一次打開書本,一遍又一遍讀她的故事,一回又一回被她感動,為她折服
然而,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卻藏著一顆異常堅強的心,并為此選擇下一條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道路——舞蹈,沒有音樂、沒有節拍,只有教練的手,只有自己,只有日復一日的揮灑汗水,她,在向命運,在向生活挑戰。當然,這其中的酸楚只有默默咽下,終于,不可能成了可能,她成功了。憑借《千手觀音》,不僅讓全國人民記住了她,也讓海外友人,記住了她,她同她的姐妹創造的奇跡,再一次向我們證明:她們不是弱者。她們同樣可以為國爭光,在美麗的光環包圍的時候,在熱烈的掌聲擁抱的時候,她只是謙虛地微笑、點頭,那清澈明凈的眼神似乎告訴我們,贊美的歌曲與她永遠無緣,屬于她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優美的舞姿。
在我們欣賞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按排的優美舞蹈千手觀音時,怎會想到表演的是21位生活在無聲世界的聾啞人,她們時而如孔雀開屏,時而如佛塔層層相疊,而那位頭戴霞冠、身披金甲、儀態莊嚴卻不失親切的領舞人就是邰麗華.此時我們感受到只是籠罩在她頭頂的絢麗光環,卻想像不出一位聽不見聲音的人是如何去感知音樂的世界,去追趕音樂的腳步,這其中付出了什么?
努力的拼搏,使她終于有了展現自我的機會,15歲那年進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雀之靈》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飛翔.在排練中,她幾度讓老師失望地摔門而去.為了能飛起來,為了登上藝術的殿堂,一個旋轉動作,她要練上上千次,多少次練得暈厥過去.多么堅韌執著的女孩!
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把她的好品質用到自己身上,努力讓自己成為優秀的好學生。
【老師點評】:詳略不當,表達不準確
看電影《鐵人》有感 (字數:550)
今天,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名叫《鐵人》。這部電影以歌頌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艱苦奮斗的電影,讓我更深入的理解鐵人的同時,更給了我特別的震撼與感動。
電影以鐵人的事跡來說明鐵人的精神怎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受。電影還用兩代油田一線鉆井工人的語言來說明我們應該怎樣對祖國做出應盡的貢獻。如鐵人說的:“人吃不飽貧血,國家吃不飽也貧血啊!人貧血就沒有力氣,沒有力氣就等著遭人欺負吧!”
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等這些話語都是要我們為建設祖國做出貢獻的話呀!
王進喜和劉思成是兩個時代的石油工人,影片的兩部分故事在情節上沒有十分必然的聯系但看過電影后,我卻感到在他們心中以及所有奮斗著的石油工人心目中的鐵人精神說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影片中還有一位主人公,他的名字叫劉思成。作為一名老大慶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樣是榜樣和楷模的他,在對物欲橫流的新時期,面對茫茫戈壁,每日重復著枯燥繁重的工作,他懷疑過,彷徨過。但在一次同事在沙漠中失蹤的突發事件中,他勇敢地踏上了尋找同事的征途,在劉思成的身上正是鐵人的發揚和延續,鐵人精神將會在新時代的石油工人身上熠熠生輝。
以后,我會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之后,繼承和發揚鐵人精神,為建設祖國做出自己應盡的貢獻。
德陽市華山路學校四年級:楊陽
讀《習慣的力量》有感 (字數:1200)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周瑜在群英會上舞劍作歌,歌曰:“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可惜得很,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達到慰平生的成功程度,只是漫無目標地、茍且地活下去。同樣是人,成功和失敗的人,究竟分別在哪里呢?成功的人,究竟成功的因素又在哪里呢?《習慣的力量》一書作了很好的回答。
美國暢銷書作家杰克·霍吉撰寫的《習慣的力量》,向我們剖析了“習慣”在每個人生活和事業中表現出來的強大力量,并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種力量,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潛能,難能可貴的是向讀者提出了若干不斷改變壞習慣、培養好習慣的有效小技巧,讓讀者能有效地改進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獲得更大的成功。作者把他的觀點講得深入淺出,樸實而不玄奧,別具風致。作者玉想瓊思,宏觀博識,妙喻珠聯,警句泉涌,也是本書的一大看頭。這本書對于引導我們如何克服困難很有教育意義,能給讀者帶來許多啟迪。加上這本書印刷精美,插圖悅目,佳言雋語編排獨出心裁,頗足增加閱讀時的興會。怪不得被亞馬遜書店、《紐約時報》等權威組織評為2003年度最暢銷的商業生活類圖書。
人們常說“命運無常”,“成功不過幸運罷了”,“吃多少,穿多少,注定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習慣的力量》告訴我們:所有的成功都能歸結于一種習慣——習慣就是把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堅持下來。講得多好啊!簡括弘深,微言妙論。是的,只要我們持續每天進步一點點,持續每次進步一點點,持續在每個環節進步一點點,——就是這樣,每天都完成小目標,向大目標邁進一點點,假以時日,功到自然成。反照我們的行為:要么臨河羨魚——只有空想,沒有行動;要么臨淵結網——平時不準備,到時做不來;要么“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有始無終;要么“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缺乏恒心,時斷時續;要么敷衍了事——得過且過,懶得就懶;要么功虧一簣——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就放棄了。我們做事所欠缺的正是成功所必需的一往無前的氣概、鍥而不舍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我們往往與成功失之交臂,也是情理中事了。由此可見:命運不是“無常”,而是我們越努力,運氣就會越好;成功不是“幸運罷了”,而是天道酬勤的結果,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吃多少,穿多少”不是“注定的”,而是靠我們自己去爭取的。
在本書第一部分第五章中,作者倡導我們:每天做些苦差事來磨練自己。乍看悖于常理——人的本性是遠離困苦,追求安樂。細想卻富有哲理——人樂為者多非善事,而事之善者每即人所惡為,故人之所應為當為輒反于其欲為愿為,甚且非其所能為可為;即使自討苦吃有自虐傾向,苦中作樂有自欺思想,但往往可將潛力發揮到極致。作者的本意是:磨難,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捷徑;人無磨難,無以戰勝自我。
人之百年,憂勞總至,快樂難留。好像上帝造人是叫他們來這世間專門受苦受難似的。面對苦難,我們時常會覺得有些不習慣,或者感覺有些緊張和壓力,甚至是焦慮和恐懼,但這正是我們成長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在苦難中磨練自己,那么我們將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存在畏難情緒,備受苦難的煎熬。苦難是不打不倒的。要打倒苦難,做事就要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惟其如此,才會在困難和挫折中突圍而出,取得某種成就;才會排斥舒適,斬斷溫柔,在暴風驟雨中鷹擊長空,在驚濤險灘上乘風破浪,得以領略其間的無限風光,得以俯仰無愧,快慰平生。
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并由此養成一種勤奮的習慣、堅持的習慣、思考的習慣、嚴謹的習慣,這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也是本書作者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在松溪小學四年級(3)班 詹偉滔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