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夢》有感
短小精悍、耐人尋味的新詩并不多見。而《香葉詩存》第一集王春榮先生的《夢》,卻是新詩中的精品:“年輕時/夢掛在嘴邊/超載/摔得粉碎/中年后/夢孵在心中/難以破殼/體溫不夠/后來呀/夢騎在夕陽上/不經意/偷偷溜走”3段12行46字。真可謂惜墨如金,高度濃縮,含意深邃,潛臺詞珍貴。
兒時夢省略,那個年齡段尚不經事。弱冠前后的年輕人,世界觀開始形成,心理變化大,可塑性極強,自尊心、好勝心、上進心亦強,血氣方剛,建功立業(yè)十分迫切。但由于剛步入社會,閱歷較淺薄,易沖動,走極端,好高鶩遠,想入非非。說的多,做的少,言行不一:高不成,低不就,挑肥揀瘦;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能持之以恒。這是有些年輕人易犯的毛病,他們的“夢掛在嘴邊”。由于超負荷,難免被“摔得粉碎”!
而立之年以后,逐步邁入中年。人到中年,開始走向成熟。此時年富力強,有一定的經驗,是人生的黃金階段。既彌補了年輕時的一些缺陷,又可夯實基業(yè),為后半生積累物資與精神財富。人到中年,也有諸多困惑,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擔子最重。這時的“夢”雖從“嘴邊”到“孵在心中”,但由于“體溫不夠”,所以還是“難以破殼”。“殼”總是可是破的,只要知難而進,加足體溫并保持2l天,那么活潑可愛的“小雞”就可孵出來而實現(xiàn)你那心中的“夢”!
到了老年,“夢”更要倍加珍惜,讓它穩(wěn)穩(wěn)地“騎在夕陽上”,以便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過去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如今在老年大軍中,七十只算做“小弟弟”,人壽屆期頤已不是不可能的了。因此耄耋老人上老年大學,學點文史,寫點詩詞,唱點京戲,跳點迪斯科,找回童年的感覺,豈不是“后來呀”一大快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會上敬老愛幼之風日甚一日,老有所安已成為現(xiàn)實。但這幸福美滿的生活稍“不經意”,就會“偷偷溜走”。人生最后的一班崗要站好,千萬不要讓“夢”不辭而別啊!
這“夢”是愿望,是祝福,是理想,一旦長上“翅膀”,就會夢想成真,在現(xiàn)實生活的天空翱翔。做夢總會醒的,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說:“早晨醒來時,問一問自己:我應當做什么?”晚上睡覺前,問一問自己:“我做了什么?”更應像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俄國作家列.托爾斯泰說:“沒有智慧的頭腦,就象沒有蠟燭的燈籠。”大腦在做夢,但愿多做出些智慧來。
我喜歡《夢》,愿《香葉詩存》多推出一些好詩來。我在1987年到天長之后直到1999年才又赴千秋古邑,正是:千秋一別周星久,白首重來一夢間。最后引用法國作家狄德羅的話作結:“想象,這是一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 ?nbsp;
爬石芽嶺有感 (字數(shù):400)
我記得在深圳的時候,小區(qū)附近有一個石芽嶺。有次,奶奶提出去石芽嶺爬山,大部分人同一邊去爬了。
一開始我和奶奶、姐姐、妹妹走在同一條路上,但后面有岔路。一邊比較平緩,另一邊比較陡。我和姐姐想走較陡的路,因為陡路沒走過想去走走看是什么感覺。奶奶和妹妹則想走較平緩的路,因為她們覺得走平緩的路安全些。于是我們分成了兩隊走。
當我和姐姐走到一半時,我往回看了一眼。雖然我只看了一眼,但竟然會有點害怕、頭暈目眩和腿有點抖!在路上因為這個而差點滑倒!沒多久我便越走越慢,越走越怕。最后停了下來。姐姐發(fā)現(xiàn)了我的臉色有些不正常,便叫我不要怕,只要再走一段路就到休息的地方了。我聽到這句話便有了動力,一口氣爬了上去。當再向下看時,沒那么恐懼了,因為我成功的爬了上來。眺望遠方,實際上風景很美。只不過是因為爬上了就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就在驕傲與自豪的同時,奶奶和妹妹上來了。和奶奶她們匯合后,繼續(xù)向前行,往下一座山進發(fā)……
這一次的經歷有些相似《走一步,再走一步》里面作者的經歷。這次經歷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困難要慢慢去解決,要有勇氣去解決。
那大第一中學初一:莊正然
聽法律常識有感 (字數(shù):250)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和平小學 三年級五班 張鈺寧
今天下午第三節(jié)課,我們全班同學在教室里聽了一場法律常識電視講座。
老師在黑板上鄭重地寫下了五個大字:法律進課堂,然后打開電視。講座開始了,一位警察阿姨給我們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1、不要和陌生人說話。2、不要把陌生人領到家里來。3、陌生人如果找你有事,最好請老師或同學幫忙解決。阿姨還告訴了我們一些常用的電話號碼,比如110是報警電話,120是急救電話,122是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19是火警電話。這些都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這堂法律常識講座使我受益不淺,讓我懂得了很多法律常識。我決心從現(xiàn)在做起,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指導老師:張琦
讀《向命運挑戰(zhàn)》有感 (字數(shù):500)
今天,我打開課本,懷著沉重的心情讀完了這篇文章---《向命運挑戰(zhàn)》。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位比較有名的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在他21歲時,霍金遭受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開始是萎縮性脊椎側索硬化癥。緊接著是在十個手指中,只有兩個手指可以活動,最后又是切開了氣管......
在文中有一句話,我的感受很深?!八矊ψ约赫f:“時間只有兩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讓生命留下一點輝煌?!笔前?,如果生命只能維持兩年,不如做一些好事幫助人們,做一些事情。也許在彌留之際,想起自己做過的好事,也不枉自己到此人間來一趟。至少,也可以對得起自己的父母。
文中還有一小段話:“后來,人們在他的輪椅上安裝了一臺電腦和語音合成器,他用僅有的兩個完好的手只在鍵盤上敲出他要說出的詞,組成相應的句子經過語音合成器發(fā)出聲音來。他就用這個辦法進行學術報告?!钡搅诉@個時候,他還是堅持工作,如果是我們,哪怕是發(fā)了低燒還要有幾天不上學呢!而霍金都已經這個樣子了,還堅持努力的學習和工作??梢娝且粋€多么不珍惜自己,而只在乎工作和學習的人呢!
我對霍金并不了解,可是,我看完了這篇文章以后,知道了霍金不但是一名偉大的天文物理學家,應該還是一位思想家你可能要問為什么。因為一個人有了聰明才智,并一定能發(fā)揮出來。要取得相應的成就,還需要一種精神,一種不怕失敗,不怕困難,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的精神。而霍金就擁有這種精神。
下一篇: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時光老人和流浪漢》給我的啟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