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生命的質(zhì)疑
這個學期我學了《斑羚飛渡》這篇課文,我忽然想質(zhì)疑你們:“為什么要狩獵?為什么要狩獵這些可憐的動物?難道僅僅是想貪圖一頓美餐嗎?難道僅僅是想殘忍的剝下他們那油光水滑的皮毛嗎?難道僅僅是想自私的想把他們抓來賣給那些馬戲團和動物園嗎?”
答案顯然易見。
你們在傷心崖上沒有聽到頭羊叫聲的悲哀,無助嗎?你們在傷心崖上沒有聽到頭羊的悲傷,感嘆同時也是死亡的命令嗎?
你們聽到了,可還是不動于忠,還有甚者,抱著看戲的心態(tài)。
你們能否體會到斑羚那種舍己救人的行為,那種臨危不亂的勇氣,那種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那種視死如歸的品質(zhì)。
你們聽見了嗎?你們看見了嗎?我在呼吁,中國在呼吁,世界在呼吁!即使我死了,身后還有千千萬萬個我!
寫到這里,我震驚了,人類在那生死關頭,常常會有臨陣脫逃的表現(xiàn),但是,作為斑羚羊,作為動物卻沒有,可見動物的精神比人類還要高尚,你們還有什么臉面去狩獵他們!
你們可曾想過,今天你們滅了一群,明天你們就滅了一族,后天你們就斷送了整個生物鏈,那樣,作為生物鏈頂端的我們,我們還能依靠什么呢?難道依靠我們那堅不可摧的鋼鐵嗎?難道依靠我們的頭腦嗎?難道依靠我們的高科技嗎?
不!
我們有什么資本去面對被我們洗劫的大自然的瘋狂報復——地震、沙漠擴大、氣候異常等等,就算你們不為自己著想,但是你們也要為你們的后代、為未來著想。
所以請你們收回對大自然伸出的魔掌,收回你們那邪惡的槍口,收回你們那無際的愚蠢吧!!!!!!
麻江第二中學初一:曹詩龍
以生命的過程為話題 (字數(shù):1100)
生命的誕生是一個偶然,生命從開始到結束,卻是一個必然,我也曾經(jīng)在過去的日子產(chǎn)生過對人生深刻的質(zhì)疑,《我們到底是為了什么活著?》 ,曾經(jīng)思索了許久許久卻得不到任何的答案。
有人說活著是為了愛,可是到底是什么樣的愛才能支撐起來我們堅強活著的哲學思考?可以支撐我們生存下去的理由是宗教所謂的愛嗎?宗教的愛其實非常的狹隘,即使宗教本身也無法用宗教的愛去解決目前已經(jīng)存在著的宗教分歧,況且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戰(zhàn)爭,所以宗教的愛并不廣大,因此,宗教的愛也不是可以支撐全人類活著的理由。如果宗教的愛足夠博大,那么這個世界上早應該只存在一種的宗教了,而不是目前的多種多樣的宗教,而且很明顯宗教也可以被人利用,任何宗教都傳播著自己的博愛,可是任何宗教都無法說服其他的宗教與自己合二為一,甚至宗教也在不斷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進行分裂瓦解,宗教或許可以成為支撐某一個人的個體活著的理由,卻不足以解釋說明全人類活著的原因。
那么我們?yōu)榱耸裁炊钪课覀兩囊饬x到底是什么?我們生命的價值到底是什么?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質(zhì)疑,讓我無法得到需要的答案,生命對于我們到底意味著什么?
在偶然的一天,深夜的沉思中,我以為我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
生命的誕生絕對是一個偶然的幸運,但是人類的生命是一個過程,在你生命的過程中,你付出了什么,你獲得了什么,或許就是我們每個人活著的道理,無論你為了生活去奔波,無論你是為了愛情去拼命,還是你為了宗教的信仰而解脫自己,或者你因為其他各種各樣的理由在努力著奮斗著,其實無論是什么原因,每個人活著都是為了付出自己的東西,得到他人的東西,無論你準備得到的是有形的物質(zhì)還是無形的精神。我們生活著的每個人都在重視著自己的重視,每個人也都忽略著自己的忽略。世界是每個人的眼中自己看到的世界,社會也是每個人的眼中自己看到的社會,人生也是每個人自己眼中看到的人生,愛也是每個人眼中自己看到的愛。
每個人活著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無論你活著的過程為他人做了多少的貢獻,無論你活著的時候為別人付出了多少愛或者金錢,其實都是為了自己,都是為了屬于自己個體的這個生命。每個人都為了讓自我個體的生命擁有一個精彩的過程,于是為了自我個體生命的精彩過程,每個人都在努力著,奮斗著,抗爭著。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不斷付出的過程,每個人的生命也是一個不斷獲得的過程,在不斷的付出與獲得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我生命存在的意義。因為你的付出,才有了人類生命的延續(xù);因為你的付出,才有了人類文化的傳承;因為你的付出,才有了人類科技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因為你付出了自己,所以你才有了屬于自己的收獲,你的付出是為了你的獲得,人的生命就是一個不斷付出與獲得的過程,在付出和獲得不斷交替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成就了自我生命個體的輝煌。
也許中國有句古話早已做出了解釋“人過留影,雁過留聲”,當我們在自己的生命過程結束的時候,當我們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回顧自我一生的時候,面對短暫的人生,面對自我創(chuàng)造的成就,只要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對人生不再有什么遺憾,或許就已經(jīng)完全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老師點評】:結構不完整,詳略不當
樹與生命 (字數(shù):600)
今年回村過春節(jié),我在村口看到一個大樹樁,立在我的眼前,感到很醒目。走上前去,為它拭去上面的塵土,一圈圈的年輪便躍入我眼簾。那些年輪是它成長的標志,記錄了它走過的歲月。經(jīng)歷的蹉跎,令人不禁感傷起來。
樹和人一樣,也是有悟性和生命的,只不過它是以另一種形態(tài)生存著。面對人類的無知,它依然著,倔強著。樹受傷時,也會感到疼痛。人類痛時可以喊可以哭泣,而它不可以,樹在疼痛時只能默默忍受。它便不需要所謂的同情和安慰。在它的眼里,同情和安慰是創(chuàng)傷的發(fā)源醋。人類需要同情和安慰,樹也需要,可它們需要的是另一種方式。
樹以不同的生命形式在爭取著陽光、空氣、雨滴,即使樹在生命的盡頭時,也毫不怯弱。它們要么倒下,要么仍高高聳立,干枯蒼老的樹干仍然充滿倔強和不屈。樹以完美的姿態(tài)挺立在大地上,難道只為襯托世界的多姿,點綴風景的高潮?不是的,它們也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當然也有生存著的道理。
記得瑞典詩人特朗斯特呂姆寫過:“一棵樹在風雨中走過,匆匆走過我們的身邊,在傾灑著的灰色中,它從雨中汲取生命,猶如果園里的黑色的山雀。”樹在他的筆下更顯示出生機蓬勃。只是沉默,也許你會認為沉默是一種妥協(xié),但我寧愿相信它是一種抗爭。以自殘的方式,最軟弱,最頑強地抗爭著,還有,缺憾有時是一種美,但最多的是揪心的痛,在樹的身上刻字,留下一道道抹不掉的傷口,是給樹的殘忍,那一道道傷口是樹永遠也舔不好的……
狂風中的大樹順勢貼地而生,只為不被風刮倒;干旱中的“行走菜”根深蒂固,只為覓得水源。
觀《生命的擎起》有感 (字數(shù):550)
今天,我觀看了《生命的擎起》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師德教育電影。
在汶川大地震中,老師用自己的身體保住了學生的生命,自己卻在廢墟中度過了自己的最后一課。老師用最后的希望給孩子上了最后一堂課,堅強。只有命懸一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常斌在生最后時刻悟出了道理,而那時,常斌卻永遠離開了人世。在汶川大地震中,死去了許多老師,但是保住了許多孩子的生命。在余震發(fā)生時,去救了其他孩子,當他再想救自己的孩子常斌時,常斌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忍著巨大的喪子之痛,去救別的孩子,多么感人!
我喜歡這個電影,因為它告訴我要知道生命的可貴,告訴我人間的真情,告訴我老師對我們的關愛。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我很不解,為什類都是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現(xiàn)在,要珍惜擁有的一切,這,是電影告訴我的,人生的真諦。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老師是偉大的,是為了孩子們犧牲自己的人。老師雖然平凡,但其實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都綻放著光彩。
那次汶川地震,是我永遠讀不完,書中告訴我,面臨危險時,要堅強,要冷靜,不慌張,要淡定。我會不斷從中悟出道理。
淡定,冷靜,沉著,不慌張;有所求,有所思,有所珍。
珍惜生命,把握住自己的明天;生命走了,就永遠不會再回頭。
生命可貴,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
內(nèi)蒙古赤峰松山區(qū)實驗二小五年級:李贏
下一篇: 讀《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讀《養(yǎng)花》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