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觀《感恩演講》有感
有一天,我們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感恩演講視頻。
那是一位青年男子在一所中學做的演講。他的演講是包含著愛與恨。有時讓他高興,有時卻讓他悲傷。他的演講讓我們班上所有的同學都流下了眼淚。
我們人間到處都是有感恩的。記起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那次,有的讓我們感動,有的讓我們憤怒。大地震來臨時,有一個班正在上課。老師就讓同學們先跑。最后還有幾個學生沒有跑出去,那時又來不及了。老師就用她的身軀保護著下面幾個同學救援人員在挖出他們時,老師已經去世了。她下面的幾個學生還活著。那位老師把幾個學生用手抱的很緊,老師已經是全身僵硬了。想救出學生,不得不把老師的手鋸掉。看到這樣的場景時,人們都為這位老師感到驕傲和自豪。還有讓我們憤怒的老師。地震來臨時,老師丟下班里的所有學生,他自己跑出去了。就因為他跑了,所有他被取消了當老師的資格。
人們都知道,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可敬的,他們為了我們的生活花了不少精力。所有我們要更關心父母。但是還有人做出打父母的事。他不敢打他的父親,就去打母親。有一次他向他母親要錢。他要的錢數目巨大,所以母親不給他。在他向母親要了很多次,他母親都說:“不給”。于是他就用東西打他的母親。把他的母親打的偏體鱗傷,把所有的錢都拿走,然后就離家出走了。人們都說:“應該把他送到看守所里去。”
不管別人有沒有幫助我們,我們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他人,關愛他人。
四川省儀隴縣儀隴中學初一:羅皓
讀《名人傳》有感 (字數:1000)
“心向善,愛自由高于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琪羅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爾斯泰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后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并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里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于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盡管如此,貝多芬也沒有沉淪,而是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創作,先后創作出許多令人耳熟能詳的作品。貝多芬在生活中遭遇著磨難,但他卻有著一種的精神——永不向命運屈服!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對于我們來說,作為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社會的競爭更加的激烈,我們的功課越來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增多,面對重重的困難與壓力,我們是不是也需要這種精神呢?是!在遇到難題時,在學習成績下降時,讓我們“借著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們的眼睛。”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理想。最后,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夠記住貝多芬,并像貝多芬那樣活著。
觀《太行山上有感》有感 (字數:600)
長江奔騰,黃河咆哮,沉浮五千年的中華史熔鑄了華夏奮人的辛酸,苦澀,躍過荊棘,跋涉戈壁,怎能忘懷創痛心扉的殘情酷景?
——題記
有這樣一首歌:敵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他在哪里滅亡。
——這是豪邁的吐露,是中華恒遠不朽的生命升騰……
翻開中華史冊最輝煌的一頁,銘記1937年9月25日,那是記載著民族精魂,用勇捍的青春,沸騰的熱血與外敵生死博斗的畫面。
勇軍“士有人為死之念,絕無貪生之意”觸動心弦,千鈞一發之際,臨危不懼,不畏犧牲,寧與外敵同歸于盡,刀矛殊死相搏,熱血灑地,染紅大江南北……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兒上戰場之情感人涕下;臨終前的一封家信匿藏著多少動感悲歌……
戰場雄師身經百戰,身上血痕數之不盡,那不正是最好的愛國見證嗎?中華民族歷經磨難,風云變幻造就一代英豪,可歌可泣!
刀光劍影之后,八路軍埋葬了為國捐軀的烈士,同時卻也為皇軍立了一個“豐碑”八路軍慷慨博大的胸懷,雖然這不是驚天動地之舉,但足以振憾人心,要知道他們只求和平共處,不求戰火銷煙!
血戰太行山上的一幕幕觸目驚心,一顆顆碧血丹心的跳動是中華永言不敗的旋律,一句句豪言壯語是中華恒遠勝利的吶喊,與其說我們打破皇軍不能戰勝的神話,不如道中華是神話的始作俑者!
歷史的滄桑和苦難熔鑄中華的燦爛輝煌,回憶往日的殘情酷景,讓跨世紀的青春滿懷一腔豪情再造中華史冊上不朽的傳奇!
讀《木偶奇遇記》有感 (字數:500)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十分有教育性的書本——《木偶奇遇記》。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對故事中的主人公木偶皮諾基奧只有一個看法:調皮。他為了看戲劇,賣掉了他的老父親杰佩托當了外套才給他買到的識字課本,作為門票。我心里想:皮諾基奧,你怎么能夠這么做呢?難道你不知道你的老父親為你賣掉了外套,凍得渾身發抖嗎?
讀了一半時,我對皮諾基奧是又有壞感又有好感。好感是在皮諾基奧獲得五枚金幣時,心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父親買一件外套,這說明了皮諾基奧還是非常愛自己的老父親的。壞感是皮諾基奧相信了貓和狐貍的謊話,相信種金幣能和南瓜豆角一樣有收獲,而被騙走5枚金幣。這時,我又想發自內心地對皮諾基奧說:“皮諾基奧,我知道你很愛你的父親,但你也不能相信世界上有不勞而獲的錢呀!”
等讀完這本書,我認為皮諾基奧是一個心地十分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木偶,因為他看見爸爸掉入海中時,他不怕危險,跳下海去救他的父親;為了讓爸爸喝上牛奶,他甘愿每日提一百桶水換取一杯熱牛奶;為了給青發仙女治病,他放棄買新衣新帽,學會了編筐織席。是的,他變好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孩子。皮諾基奧見自己變了樣子,說:“當我還是個木偶時,我的樣子太滑稽可笑了,現在我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孩子,我多么高興呀!”
我相信,如果你們和我一樣讀了這本書,開始也會譏笑那個木偶的,最后也會為他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孩子而高興。
下一篇: 讀《幸福是什么》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觀《背起爸爸上學》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