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美麗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這雪花漫天飛舞的二月里,我們迎來了中華名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她是多姿多彩的、她是熱鬧非凡的、她是炫彩美麗的!
年三十的早晨,我早早地起床,給大家拜年。每個人都十分愉快,露出了燦爛、幸福的笑容。太陽在空中向我們招手,云朵在空中無憂無慮地漂浮著,好像在展現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站在草坪上,深呼一口氣,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新春的氣息……
晚飯時間到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上,有說有笑。桌上的飯菜真是美味佳肴,濃郁的菜香布滿了整個屋子……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長輩們要發紅包啦!領紅包的過程,真是讓人忍俊不禁!為了拿到紅包,家里的小朋友們想盡各種辦法逗大人開心。當我拿到第一個紅包時,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新年里,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位于南匯滴水湖畔的“中國航海博物館”。初步探究了中國的航海歷史。
剛走進館內,一艘巨型的木船,吸引了我們所有人的目光,我們順著一旁的樓梯來到船的甲板上,聽了解說員對這艘船的介紹,才知道這是仿照鄭和下西洋時乘坐的大船建造出來的一樣的船只,它的名字叫“福船”。站在船頭,霎時間,眼前浮現出它與鄭和一起下西洋的種種經歷,還有和船員們一起并肩作戰克服這些困難的情景。船帆筆直得矗立在船中央,就像一個高大無比的巨人,據說需要十多個人齊心協力才能將它拉起來。頃刻間,一種想要揚帆出海的欲望涌上我的心頭。
接著,我們參觀了許多船的模型,個個做工精湛,栩栩如生。最讓我喜愛又充滿好奇的是“瓶中船。”它是在瓶子內搭建而成的,然而瓶口很小,船的大小比瓶口還大,真是不可思議,讓我對搭建“瓶中船”的人充滿了欽佩!
來到二樓,我們參觀了船身的內部結構。比如,一艘船的船艙,是由許多小船艙組成的。這樣是為了在一個船艙進水的時候,阻止水進入其他船艙,導致整艘船下沉。我們還參觀了一個兩層樓高的發動機,我站在它的面前,抬頭向上望,感到自己好渺小。
在這個博物館,我了解到了很多關于航海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大家都覺得收獲很大。
回到家,大家一起包餃子,好不熱鬧。于是,我穿上新衣,戴上圍巾和手套,迫不及待地拿起花炮在小區門口玩耍……當我回到家時,桌子上擺滿了金元寶一般的餃子,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垂涎三尺。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轟……啪啦……”爆竹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各種各樣的禮花沖上天,在空中綻放開來,宛如一朵朵炫麗的花朵,為這新年的夜晚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美麗極了!大街上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燈火通明,人們心情舒暢,他們盡情享受這美麗春節帶來的歡愉!
一年中,有許許多多的節日,其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她象征著新希望的開始。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努力,做到更好。
春節是喜慶的,春節是熱鬧的,春節更是美麗的!
【老師點評】:表達欠文采
春節見聞 (字數:1000)
曾記得超女中有一個來自傈僳族的組合叫做 “三江姐妹”,她們的純樸和執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聽到她們介紹它們家鄉的情況時,我不由得睜大了眼睛,中國居然還有一個如此貧窮的地方!他們的家鄉的描述實在難以令我相信。 今年春節,在湖南衛視“快樂回家”欄目中,我又見到了她們。與前次不同的是,她們這一次是在外打拼了一年后,準備回到離別一年的老家香格里拉探親。我的目光也隨著這趟旅行進行了下去。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區域,是國家“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的一顆明珠,地處迪慶香格里拉腹心地帶。是一片人間少有的保留著完美的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凈土,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看著這些從屏幕下方滑過的字幕,我的心里有些迷惑了,如此美妙富饒的地方,怎么可能會有像“三江姐妹”所說的那樣的一片落后的山莊呢?
車子沿著一條平坦的公路向前延伸,據節目組人員介紹,以前這里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通向三江姐妹家所在的巴迪鄉,進出完全靠步行,因此進一趟城非得用上幾天時間不可。如今,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努力下,這里建起了一條直通三江姐妹居住的村莊的公路,只要三四十分鐘即可到達目的地。真難以想象三江姐妹參加超女時是如何跋山涉水而來的。三江姐妹的家鄉海拔足有3000多米高,盤山公路沿著陡峭的山體盤旋而上,隨時都有掉入深谷的危險。
為了迎接三江姐妹一行人,寨子的人為遠道而來的客人煮了一道特殊的午飯。這是專門拿來招待尊貴的客人的飯菜,是用寨子里一年四季的收成中最好糧食制作的。聽到這樣的介紹,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出了雞鴨魚肉的身影,仿佛嗅到了它們散發出的陣陣芳香,可緊接著的一段畫面卻讓我震驚不已。寨子里的人們用曬干了的玉米加上白菜、臘肉,做成了這道“佳肴”。看到這里,我驚訝萬分,這些我平常并不很愛吃的,而且很不起眼的東西在這里怎么會成為一道招待客人的盛宴呢?
當節目組工作人員走進一戶人家,屋內的光線無法滿足拍攝需要時才發現,寨子里停電了。據悉,巴迪鄉和其周圍的幾個寨子的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為了緩解用電緊張的局面,不得已,只有采用輪流供電的措施,因此每個寨子供電十分鐘后就會停電兩小時。諸如此類的話語,讓了我的心靈得到了深深的震撼。
記得曾聽媽媽說過,她們以前的生活就是如此。她們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可以有新衣服穿,有肉吃。媽媽給我講過,除夕那天大人還在上班,因此會讓小孩拿著肉票去買肉,還是我這個年齡的孩子的時候,她們就要早早起床,自己走幾里的山路到屠宰場排隊買肉。孩子們眼巴巴地看著案板上的那半頭豬肉,在心中企盼輪到自己的時候能得到一塊好肉,可往往就是天不遂人愿,到手的往往都是肥肥的肚皮肉或者血脖肉。為了買肉,他們常常會在嚴寒的冬日里等到很晚,有一次僅僅為了買一塊豬頭肉就從白天等到了夜里。媽媽那一代人所過的,不就是這種生活嗎?
看三江姐妹回家的故事后,我們不應該僅僅表示出對她們的生活狀態的同情和憐憫。我們應該了解到中國仍有些一些地區的人們還處在貧困之中,更應該體會到我們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為了讓全中國的人民都過上富裕的生活,我們要好好讀書,長大后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
【老師點評】:描寫不生動,表述不清晰
春節見聞作文 (字數:800)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傳統佳節—春節。關于過春節各地的習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飯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嘗著美酒佳肴,其樂融融。年夜飯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著來年交好運;而南方人喜歡吃湯圓,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看!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爸爸又站在椅子上掛紅燈籠,紅燈籠代表喜慶,我家的紅燈籠一掛到陽臺上,比誰家都紅艷、突出,特別引人注目。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讓在旁邊觀看的我都傻了眼。忽然,我想起了一個關于過年的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名字叫“年”的兇猛的怪物,每到臘月,便出來傷害人畜。有一次,“年”來到一個村莊,它被一家門口曬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年”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跑了。人們終于發現,原來“年”是怕紅色、火光和響聲的。想到這里,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過節人們都要打掃屋內外衛生,貼春聯、窗花,掛紅燈籠等等。這種風俗體現了中國人講文明、愛清潔的美德。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熱鬧了。人們手提著大袋大袋的菜,身邊的孩子手上握著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著。看!我左邊的一位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轉過頭對一位滿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著:“爸爸,快點!我要回去放炮玩呢!”路燈上還掛著
兩個小紅燈,喜氣洋洋的。一進菜市場,那才更熱鬧呢!人流竄動,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見,全是人。“哎喲!可真夠擠的。”我嘀咕了一句。商店里的收銀臺前早已排起了長龍。
晚上,社區又熱鬧起來。孩子們全都出來放花炮了。這個放個“降落傘,”那個又放個“大地開花”……各式各樣的花炮全有。
到了晚上6點左右,社區漸漸安靜,孩子們都回家吃團圓飯去了。一天的熱鬧景象漸漸被 夜幕包圍。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中心不突出
春節作文素材 (字數:1200)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共頁,當前第頁12
【老師點評】:結構不完整,詳略不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