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親近草原
向往草原,那是真的。
久居都市的心飽受了緊張與困窘,以至有一種像在迂回顛簸的山路上行車——想要逃離的感覺。逃開那陰冷的混凝土,逃開那無聊的電視節目,甚至是逃離那些熱切關注我的期待目光,還有——丟掉那無用的軀殼,我想做一只蒼鷹,能飛翔在自由的天空;做不成蒼鷹也好,做株苜蓿吧!至少可以平凡到別人不屑打擾——。我竟然現在才發現自己對草原的向往已到瘋狂。真的,只是——怎么會隔了那么久才發現?我迫切地想去草原,渴望親近草原。
終于去成了!
草原是平靜的,她有自己遼闊和茫茫的資本,幾乎不須睜開眼看看來者,便算定他必會被她所傾倒,普天之下仿佛都是凝固了的風景。當我們驅車在草原上飛馳時,被驚動的卻只有身后飛起的些許沙塵。草,那一望無垠的草啊!綠,那生命的綠??!眺望,那被碧綠,蔥綠盡情揮灑過,并以柔和而連綿的線條所勾勒出的遠山;嗅著,這泥土與青草的芳香混合成最本真的空氣;遠處的野馬悠閑的身影穿梭于云朵投下的陰暈間——我還能說什么呢?這不就是那個我從夢中就開始愛上的地方嗎?現在的我只愿化作空氣,融入這藍天碧草之間——
草原的美,不但蘊于靜,也蘊于瞬息萬變之間。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打消了我們下午的行程,大家聚在蒙古包里喝著茶,人人心頭一團火氣——為草原的不解風情。雨過天晴,我走出蒙古包,發現天邊竟然懸著一道淡雅的彩虹,就那么干脆的,在明朗的天空中畫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半圓。我望著她,驚訝于她讓人怦然心動的美,竟幾乎要掉下淚來。啊!好久沒有這種貼近自然的感受了,從何時來,又是在何時離去的呢?忙于生活,心里對于自然那份深深眷戀,竟漸漸忘卻了!可這是生命之源,是死也不能忘記的??!——我轉向天際,黃昏的草原正敞開襟懷,納進那碩大的金黃太陽,整個草原一片生機勃勃,但卻又萬籟俱靜。這大概是草原一手導演的美景吧?為的,是引導我們心中奏響震撼心靈的樂章——到底是我們發現了草原的溫存可棲呢,還是草原終于發現我們的孤獨無奈呢?我笑著搖搖頭,仿佛尋找到了那斷了線的風箏,抓住了一道陽光;仿佛平生第一次感到胸襟的輕快。
草原或動或靜,都以它的溫存與博大印證著生命的生生不息?;蛟S,每個人該有一片自然,屬于自己的生命之源。生活,可以忙碌到夜以繼日讓人無法喘息;心靈,可能麻木的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人,也可以把自己關在四面冷冰的泥墻里,但卻無論如何都阻隔不了生命之源對本能的呼喚。——來到草原的我意在追尋一道于深灰色中閃耀的光明。
我那平凡定格的影子,是否已經離去,無關輕重。且讓我的心靈留在這廣闊的草原吧,在這里親近純凈。
親近自然 感恩自然 (字數:450)
任何人都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是因為他們誕生你、養育你、疼你。感恩老師是因為他們帶你翱翔在知識的海洋。感恩朋友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真摯友誼的心。可是你們有沒有覺得少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無價之寶”,春天時,萬物復蘇、萬紫千紅。夏天時,綠樹成蔭、烈日炎炎。秋天時,天高地爽、秋色宜人。冬天時,白雪皚皚、冰天雪地。
2012年3月9日是我們下十圍小學秋游的那一天,我們的主題是“親近自然感恩自然”大家都喜氣洋洋的,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丟垃圾、不傷害動植物等。學會了許許多多的知識、道理。滿載著應得到的知識回到了“家”,成了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忘懷的知識,成了我們成長道路上必須的知識,成了我們長大時做人的知識。
“親近自然感恩自然”大事要從小事做起。少數人重視的自然,使我感嘆不已。我們雖然在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樂趣,但我們也不斷在破壞大自然。我希望人類要保護大自然,你好他也好,你少點破壞,大自然就多點光彩。讓我們一起呼吁:“親近自然感恩自然”。
廣東深圳下十圍小學五年級:張明霞
親近自然 (字數:750)
春天,梅花似雪,“萬樹梅花三里路,斷人行處一人行”。夏天,枇杷金黃,“誰鑄黃金三百丸,彈胎微濕露溥溥”秋天,板栗票箱,“嘗新掘泥筍,代餉剝枯栗”冬天,紅桔累累,“浸月冷波千頃雪,苞霜新桔萬株金”。這就是東山——一個花果叢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和明清古建筑為主的人文景觀為特色的旅游勝地。在這里月月有花,季季有果。這花花果果,既裝點了東山的山山水水,又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東山還是譽滿天下的魚米之鄉,銀魚、白蝦、梅鱭魚是馳名中外的“太湖三寶”。除了吃的還有東山的悠久歷史,紫金庵的南宋彩泥羅漢等。這么美麗的地方你怎么能錯過呢?席家湖外楊家灣,百畝新園迤邐開。
斗起層樓疑殿宇,平鋪云石作階臺。長堤一帶栽新樹,堤內鑿池深幾許?嶙峋石骨砌欄干,曲折回廊避風雨。枕流凝土架環橋,圓桂雙聳接電燎。山氣遙通金嶺脈,波光近映太湖潮。
這首詩是詩人朱潤生狀寫啟園風光的。院內有融春堂、如意小院、翠微榭、涵影池、坐金亭、環翠橋、震澤樓、鏡湖亭等諸多景色。啟園內可以說有三個寶貝:柳毅井、御碼頭、楊梅樹。
柳毅井,柳毅井又稱柳毅泉。井看似不深,俯身探手可掬,然而常年旱澇無盈涸,風搖亦不混濁,水質甘甜可口,是東山五大名泉之一。楊梅樹,聽說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來到東山,見此百年楊梅樹型優美,蒼勁古拙,逸趣橫生,因此這棵楊梅樹保留到現在。如今,古樹更深野貓,每年碩果累累,楊梅成熟后,呈紫黑色,酸甜多汁,為楊梅中的佳品。御碼頭,深入湖中一百米,碼頭頂端筑有通湖亭,亭內選有康熙御筆的“翠色滿湖”。御碼頭旁為駱駝山,系湖石假山堆筑而成,因狀如駱駝而得名。東山真美?。≡捳f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離開喧鬧的大城市——上海,到小山村中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對我們的身心不是大有幫助嗎?
領略美景之余,也多親近自然。唉,真是一舉兩得!
親近自然 (字數:1200)
“出發嘍!”,經過一天的準備,我終于懷著喜悅的心情,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一起向田園風光進軍。我們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旅途顛簸,當車子到達終點站之后,我們下了車,迎接我們的是一條石子與泥土混合的路,四周布滿了我叫不出名字的小花。一路上,我哼著小曲,左看看,右瞧瞧,像一只出籠的小鳥,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興奮地大喊大叫。那高興的滋味,像趵突泉的小泡泡,一串接一串地浮了出來,把我的心填得滿滿的,細碎的陽光透過樹陰,像金子般灑落一地,也把我的心情,渲染得金燦燦的,一股只有在郊外才有的那種夾雜著泥土氣息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鉆入我的心田。遙望遠處的高山,只見滿山的綠色就像墨汁灑落在了山上,不斷向兩側蔓延。墨綠中,又透出一絲青綠,使連綿起伏的山巒顯得更加生機勃勃,清澈的山泉水唱起叮叮咚咚的樂曲,歡快地向前奔流。這些都是枝繁葉茂的樹木的杰作。樹與樹之間空出的山體巖石,像一朵朵淺黃色的小花,點綴在這墨綠色的外套上。薄霧在朝陽的照射下,像一圈光環,纏繞在山頂上面,整座山在藍天的映襯下,使它看起來又多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我盯著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心也像是經過一次自然的洗禮,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云外。
好不容易收回了視線,我的目光又被另一樣東西所吸引,“爸爸媽媽,快看,那個東西好奇怪哦!”,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指著一間農舍前的一個橫放著的木架子,大聲喊叫,媽媽笑瞇瞇地說:“那個啊,就是我小時候打水用的工具,叫‘轆轤’,它是用來從深水井中打水的”,媽媽仿佛陷入了對童年的回憶,絮絮叨叨地說:“小時候,我們還為它編了一首歌謠:‘奇怪,奇怪,真奇怪,腸子長在肚皮外’”,聽著媽媽的敘述,我又回頭看了一眼那個轆轤,只見它那棕黃色的棍子外,還纏繞著一圈圈繩子,在繩子的下方,吊著一個水桶,我把這個從未見過的東西深深地印在了腦子里,它是我出游后的第一個發現。走了沒一會兒,我又發現了遠處一塊很奇怪的農田,它像樓梯一般,一層比一層高,宛如一塊溫潤的翡翠,在那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淡綠的光芒,媽媽又開始充當“解說員”,告訴我說:“這是梯田,在山腳下用梯田種植農作物的好處是可以防止植物被雨水沖掉”。我望著樸素的農舍,綠油油的梯田,以及我平時只在書上看到的小牛,覺得這一切仿佛是一幅彩色的油畫,它脫離了城市中越來越快的生活節拍,給人以一種悠然自得的感受,它也脫離了城市那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的街道和樓房,給人一種樸實無華的感覺,比起城市,那一份淳樸和自然更襯托出了這里的獨特之處。
“從無字處讀書”,這正是古人教導我們要從生活中吸取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而這一次的田園之旅,讓我走出了狹隘的生活范疇,走近了大自然,不僅放松了心情,更開闊了視野,真是兩全其美。它也讓我明白了,書并不是萬能的,有時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卻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它需要你真正打開心扉,走近自然,才能讓你閱讀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