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童年》有感作文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著名前蘇聯俄羅斯作家高爾基寫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之一《童年》。
這部小說描寫了作家童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以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
首先我覺得小主人公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孩子,他自幼喪父,又在十一歲喪母,外祖父也破了產,他只好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其次,我覺得阿廖沙是一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也就是說對自由生活的熱烈追求。在本書第七卷中寫到了小主人公常常受到整條街上孩子們的痛打,通常是鼻子被打出了血,嘴唇也被打破,臉上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渾身都是土。外祖父下了禁令不許他再跑到街上去了。如果大街上靜悄悄的,大街對他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可是一聽到孩子們快樂的喧嚷聲,他就顧不得外祖父的禁令,從院子里溜出去了。可見,阿廖沙也是一個比較貪玩的孩子,我還可以再舉一個例子。在本書的最后,作者寫道: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學校就引起他的厭惡,因為教師和神甫都不喜歡他,后來神甫讓他退學,不過這并不使他傷心,他離開了學校,一直到放學之前都在鎮上的幾條骯臟的街上閑逛,細細地察看鎮上的喧鬧的生活。盡管如此,但作者又是一個知錯就改、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人。后來學校來了一個叫赫里桑夫的主教,他認真地跟小主人公交談了一番,使他十分激動,所以也就表現得比水還要安穩,比小草還要順從。
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自由的熱烈追求。
致我們那段剛剛逝去的童年 (字數:1100)
致我那段剛剛逝去的童年
那些年,我們在一起,風吹雨落,花開半夏,如詩,如畫般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小時候,我不是很擅長與人交往,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于是慢慢有了幾絲自卑。而伴著自卑到來的是沒有朋友的寂寞。所以那時,我常常想,自己的童年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是會永遠與孤獨作伴嗎?
記得那一天,我獨自散步在一片開滿蒲公英的田野,雖然它很美,但只有我自己欣賞的美是寂寞的。直到,我遇見你……
你也像我一樣,自己一個人在田野中漫步。我久久地注視著你,你也發現了我。雖然,你離我很遠,但從你望著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幾絲明顯的孤獨、寂寞,像我一樣的寂寞。我開始慢慢地走向你,身邊的蒲公英被風姑娘輕輕地吹起來,漫天飛舞著。我靜靜地走到你身邊,你的嘴角向我揚起了一個完美的弧線。那一刻,我便認定,你,將會是我最好的朋友。而那場像夢一般被蒲公英點綴的邂逅,將被我永遠珍藏在心底。
后來,我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有你陪伴的每分每秒,對我來說都是幸福的。我們就像彼此的良藥一樣,把對方的“寂寞”病給治好了。就這樣,我們相互陪伴了五個春夏秋冬,直到,那一天……
那是一個至今都令我無法忘卻的冬天的早晨。那一天,空中飄散著朵朵白雪。我突然發現,我找不到你了,于是拼命地跑著,喊著。終于,在我們第一次邂逅的蒲公英田中找到了你。我發了瘋似的跑向你,剛想說話卻被你搶先了:“來了啊,我等你很久了呢,還記得這片蒲公英嗎?這是我們友誼的起點,不過也將會是終點。”我沒有聽明白,于是問你:“什么意思?”你背過身去,仰頭望了一下正飄著鵝毛的天空,對我說:“我們不適合做朋友。”我永遠都無法忘記你對我說這句話是我心里的痛。“你難道要拋棄我們的友誼嗎?你難道忘記了我們相遇那天空中的蒲公英了嗎?我們不是都覺得那很美嗎?你忘了嗎?”我幾乎是喊出來的。而換來的卻是你的冷言淡語:“是很美,我也不會忘。但你看,蒲公英不是早就枯萎了嗎?就像我們的友情,也枯萎了。”說完,你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留下我自己獨自一人跪坐在雪地里。任憑雪水打濕我的全身,不過那早已與淚水融合在了一起。那一天的雪,那樣的冷,那樣的涼,那樣的刺骨。剛剛與寂寞告別的我,轉眼間又成了寂寞的代名詞。我哭了,很傷心地哭了,很絕望的哭了。而望著你遠去的背影,我又笑了。那個笑容沒有一絲甜蜜,充滿的只有苦澀和傷感。
那一天,那飄散著孤獨的雪天,再一次讓我的身邊只剩下寂寞。
之后的每一天,我都會到蒲公英田里去帶上一段時間,而每天一走近那些蒲公英,就會不自然地想到你,我在等待著這些蒲公英們有一天將會重新萌發,生長。因為我還期待著,期待著在蒲公英盛開的那一天,你會再次走進這片充滿你我回憶的田野,再次回到我身邊。我是多么渴望著這一天的到來,可每一天的等待,換來的卻都是一片孤獨的苦悶。我早已習慣了你不在我身邊,正如我當初習慣了你向一位大姐姐陪在我身邊一樣。但我每天都堅持著,等待著,心中始終相信,蒲公英會有再開的那一天,你也會有回到我身邊的那一天。
就這樣,我獨自守候了一個漫長的冬季。終于,春季在我的期盼下,慢慢地走來了。但最讓我欣喜的是那些蒲公英的小芽兒,正蠢蠢欲動著。我希望我和你的友情也可以像它們一樣重新發芽,生長。
又是一個明媚的早晨,我迫不及待了來到蒲公英田,因為五年前的今天使我們邂逅的日子,我心里期待著,在今天,你會回來嗎?在我走近蒲公英田時,我呆住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蒲公英花的海洋,那樣的純潔,那樣的美麗。但重點不在這里,而是遠處的一棵櫻花樹下,正佇立著的一個人影。那是一個讓我想了整整一個冬季的人。
沒錯,那個人,正是你。
你發現了我,而這次不同于我們第一次的見面。相反的是你慢慢走向了我。
一樣的時間,一樣的場景,一樣的人兒,唯一變了的是我們的心情。你來到我身邊,靜靜地站著。我們相視一笑,沒有說話。五分鐘過去了,我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來。你也笑起來。幸福的笑聲充斥了整片田野。在剛剛我們相視的段時間中,我在你眼中明白了三個字“對不起”,你在我眼中看到了三個字“沒關系”。我們和好了,再一次地成為了彼此的良藥。我本想問你當初離開的原因,但看著你對我揚起嘴角。想說的話便也說不出來了。
我們在田野里奔跑著,玩耍著。玩兒累了,就一下子倒在了蒲公英上。漫天的的蒲公英在空中跳起了舞蹈。我們拉著手,躺在田野上,甜甜地笑了。
那是我們唯一一次把關系鬧得很僵,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們一起笑著,哭著,流過淚,灑過汗,雖然中間也會有些小打小鬧,但對我們的友誼來說那終究只是一次小插曲而已。現在的我們已是大孩子了,懂得了世界一切事物的珍惜。我們在相同的學校,擁有相同的夢想。我們相互對彼此約定好,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永遠不分開的好朋友!雖然我們的童年剛剛離開了我們,但有你的陪伴,那段童年是沒有遺憾的童年,是一段會讓我終身難忘的童年。
那些年,我們在一起,哭過,笑過,累過,傷過。但那都是幸福的。
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你,會嗎?
【老師點評】:詳略不得當
童年趣事 (字數:1000)
在這五彩繽紛的童年里,布滿了天真快樂與無知。而這些,卻成了童年趣事里的主色調。童年就像一個萬花筒,里面承載著許許多多的貝殼。隨著歲月的流逝,有些貝殼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唯有一顆,至今仍熠熠生輝,光彩奪目。現在,我就給您們介紹介紹吧,您聽了一定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講了一些成語故事,而這些成語故事讓我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有一次,媽媽給我講了“拔苗助長”的故事。媽媽講到“農夫拔苗回家去”的時候,就聞到了一陣飯糊味,便趕忙到廚房里清理。我還以為故事講完了呢!虛榮心強的我仔細斟酌了一番,明天就要去婆婆家了,不如我重新演繹“拔苗助長”的做法,這樣我就能聽到大家的表揚聲了。
心動不如行動,到了那天晚上,我就……
我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和手套,出發了!來到外面(婆婆的地盤),我用我的“探測器”——眼睛仔細地偵察了一番,驚喜地發現了有一塊剛剛插完秧的土地。嘻嘻!我就要拿這塊地“開刀”了!皎潔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寂靜的夜晚多么詭異,只是偶爾能聽到幾聲狗叫和幾聲青蛙叫罷了。
我躡手躡腳地來到一顆禾苗的旁邊,就像做小偷似的。我吃力地捉住禾苗往上拔,忽然,一陣“呼呼呼……”的聲音響起來,我如驚弓之鳥,趕緊躲在隱蔽的地方。等了一會兒,我探出頭來望了望,哦!原來是晚風在逗弄著樹葉的聲音,真是自己嚇自己啊!我便繼續行動起來。“一、二、三……”我使出了渾身的勁兒往上拔。哈!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塊地的禾苗終于被我拔高了,我望著那些高高的禾苗,心里甜滋滋的。
“誰呀?!”我聽見有動靜,便如見了大老虎似的聞風喪膽,撒腿就跑。由于害怕,我就不敢再干了,于是識趣地偷偷把手套帽子放好了,上床睡覺去了,其實說是上床睡覺,心里卻一直在想著明天媽媽會怎樣表揚我呢!
第二天,一覺醒來,一睜開眼睛,咦?情況不對勁!婆婆和媽媽都坐在我的床頭,難道她們是想表揚我昨天干的“好事”,不對,從現場氣氛看來,應該不是,好大一陣“火藥味”啊!媽媽兇神惡煞地質問我:“婆婆的禾苗全死光了,那是不是你干的‘好事’?”“死光?”我神色慌張,趕忙翻身下床,連衣服都不穿,跑到田地里一看,事情確實如此,我想都想不明白,為什么禾苗會死光呢?那么我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嗎?為了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只好坦白從寬,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媽媽聽后,有點兒出乎意料,眉頭稍放松了些。“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媽媽像審問犯人似的沒完沒了地問。我怯生生地說:“我想……我想得到你們的……你們的表揚,說……說我是一個……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所以才這樣做的。”媽媽聽了,又好笑又好氣。最后,媽媽把“拔苗助長”的故事清清楚楚地給我重新講了一遍,免得我又弄出了一些什么笑話,婆婆則重新插過秧,好在這些禾苗是剛剛種下去的,要不是就會把我懲罰得生不如死的。
童年趣事,件件都像一枚五彩的貝殼,這些五彩的貝殼,托起了我五彩的童年!雖然童年的美好時光早已流逝,但我依然記憶猶新,我真想再度一次童年。
廣東江門江海區禮樂新民小學五年級:天清飄雪
真正的童年 (字數:1000)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童年,他們有的無憂無慮,有的則黯然失色;他們有的歡天喜地,有的則悲痛欲絕;他們有的充滿生活的樂趣,愿望的美好,有的則充滿對生活的憎惡,對理想的不屑一顧。在每個人心目中,童年的意義是各不相同,有悲,有歡,有痛,有樂。但這些對于當今的孩子們都算不上是童年,在他們眼中,只有隨心所欲,揮金如土,才叫做童年。
這已經是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事情,大街上隨處可見小孩向父母撒嬌,要求買這買那的,絲毫沒有一絲放棄之意。我是一個因外部環境的原因造成過早成熟的少年,對于眼前的一切,我只能抱之以長嘆,“這就是當今華夏兒女的童年嗎?”事至今日,我在圖書館閱讀了一本高爾基的著作——《童年》之后,我才看到了當今兒童的童年究竟在哪里。
《童年》一書深刻細致地描寫了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故事在一個小市民家庭里展開。阿遼沙三歲就失去了父親,他被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中。那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在這個小市民家庭里恃強凌弱是人們的嗜好。半瞎的老匠人就首當其沖。這里的人幾乎每晚都要給這個老匠人安排一個侮辱性的惡作劇式的“玩意兒”。阿遼沙的倆舅母,也先后被兩個舅舅摧殘致死。他的繼父也經常毒打他的母親。就連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難逃外祖父的打罵。孩子們當然也不例外。這種殘暴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使他也變得同大人們大相徑庭。
但在其間,他也受到了外祖母的疼愛與熏陶,這使他倍感溫暖。此時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遼沙的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產,他只得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活計,洗碗工人,也當過小傭人。無論在哪里,他都擔負著一個孩童難以勝任的勞動,受盡屈辱,飽嘗辛酸,切身體會到勞苦大眾的非人生活,開始模糊認識到沙皇專制制度的反動本質,進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市儈生活,同時也發現了勞動人民具備純樸善良、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此時書籍打開了他的眼界,為他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新世界,誘使他渴望新的生活,對他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
高爾基的童年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殘暴,恐怖,自私與貪婪,如果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高爾基根本就沒有實際物質上的歡樂童年,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沒有”童年。但事實上高爾基擁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們現代的任何人的童年都還要有意義,都還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揮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也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爾基才看到了與常人所不一樣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目標!因此,他才成為了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
我們與高爾基唯一的不同就是沒有他的特殊經歷,但事實上他也有著與我們不一樣的經歷,我們也有著與他所不一樣的財富。但現在的青少年卻不明白他們的童年是何等的高貴,何等的寶貴!在他們心中也許只有游戲機、肯德雞、阿迪達斯菜市他們的童年,他們“所謂”的童年!
我因為早熟從而有著與別的同齡兒童所不一樣的感悟與見解,如今,在我看來,中國的青少年恐怕都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因為他們始終都不能明白自己的童年是什么,始終都不會明白自己有著怎樣的童年,始終都沒有自己真正的童年!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