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走進心靈》后感
心靈的震撼
——讀《走進心靈》后感
彩香實驗小學徐敏華
趁著雙休天,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走進心靈》。李鎮西老師以生動流暢而又自然樸實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他的教育過程以及他的真切體驗。隨著一個個充滿情感的故事,我們會自然而然地進入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情境。這些真實的故事浸透著李鎮西老師和他對學生的純真情感,。李鎮西老師不但在感情上能與學生融為一體,而且在實踐上為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進行了探索,提出了“讓學生在民主中學會民主”、班級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向學生學習”等新的教育思想。傳統的“師道尊嚴”的教師地位和角色在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活動中受到了挑戰,他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在師生心靈相融狀態下所能夠達到的教育最高境界。對照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不由地讓我深感慚愧。
首先,我覺得作為我來說,還是沒能擺脫“師道尊嚴”的思想的束縛。從來都沒有想過,哪一天會被我的學生像李鎮西老師一樣讓學生當“貓”玩。當我看了《太陽島上的笑聲》他《風雪峨嵋山》所描寫的片段后。我一直在反思:是李老師太野、太傻、太真?還是我們太斯文、太虛假、太明智?翻開專家的著作、品味大師的言語、感悟名師的情感,我覺得被社會同化的老師因“斯文”而顯得虛偽;而李老師的“野”正是為師者激情爆發的體現;他的“傻”正是師者對學生的一種農歷,對教育的一種執著體現;他的真就是人性的裸露,而這種裸露的質樸所發出的閃光正是照亮學生心靈的源泉。而我?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日子,雖然也能同甘共苦,也能高談闊論,可唯獨缺少了像李老師那樣的“野趣”“傻事”“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沒有李老師那種“太野的蠻勁”“太傻的任性”“太真的人性”。雖然我也贏得了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也走進了學生視線。但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看完李老師的著作,我尋找到了良策,我知道我該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我們還缺少了一種精神,缺少了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翻開《走進心靈》,書中詳細的事例字字珠璣,敲打我的心;句句真情,激發我工作的熱情。我知道,就因我缺少這種精神,幾年來,在班級工作方面,還是兩手空空,即使有,也是僅有的一點,我深感悲哀。事實證明,我就因缺少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才出現缺痕。而這種缺痕正反映出人性的惰性,這種惰性就是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啊!
再次,是對“教育經典”缺少一種理性的認識和思考。書中記述了李鎮西老師創建“未來班”的點點往事。這“未來班”不僅成了李老師最珍愛的教育詩篇,也成為全體教育者借鑒的榜樣;他嘗試書寫“學生評語”的方式滿人情味,真正體現出素質教育的內涵。
合上書本,真的被李老師這種與學生的濃濃情誼感動了。捫心自問,我們現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奉獻的精神;一種持之以恒的奉獻,一種忘我執著的精神。一本有形的教育名著,體現出的正是一種無形的精神;一本有形的教育名著,鑄造的正是一座豐碑。而這座豐碑正是波濤洶涌的大海中的航標、正是指路明燈。總之,學生的成長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我要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提高自身素質,以人格力量育人。最后,我以我的座右銘來激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堅強走進心靈 (字數:55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長大了。在成長歷程中,我也曾經遇到過像狂風暴雨般的挫折和困難,但是我沒有低頭,而是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因為堅強在我心中。
小學時,我遇到大困難就躲避,遇到挫折也沮喪,但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
一次,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沒有仔細審題,便決定等明天老師上課講或者直接照抄同學的答案。媽媽在檢查我的作業時,發現這道題我沒有做,便問道:“為什么不做?”我低頭答道:“太難了。”于是,媽媽給我講解了一遍,我才發現,憑我自己,完全可以做出這道題。我默默地想,如果我再堅強一點,就不用勞煩媽媽了。唉,我非常內疚。
幾天后,我將實情告訴了媽媽:“媽,那天那道題,我本來會做,可是我……”媽媽知道我的意思,心平氣和地對我說:“你呀,一點都不堅強,這怎么能行,以后遇到困難,想想魯賓遜,想想他在遇到困難后是怎么做的。”我哭了,但是從那時起,堅強走進了我的心靈,烙在了我的心上。
從那以后,每當我遇到苦難,我都會想起媽媽的話和魯賓遜,當他孤身漂流到孤島時,他沒有沮喪,沒有退縮,而是堅強地努力想辦法活下去。想到那里,我就不由得堅強起來。
一次次挫折,非但沒有打到我,還使堅強在我的心里烙得更深,堅強已經走進了我的心靈。
韓城市新城二中九年級 許亦博
讓綠色走進心靈深處 (字數:1200)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是人們嘴邊常說的一句話,嘴面上說出來,可他不會去做,不去行動,這讓我很擔憂。
天空漂浮著潔白的云,你是否想過,當地球毀滅,云會變成什么顏色;當你聽到小溪的流水聲,你是否想過,小溪水流盡時,只留下魚蝦的殘骨,會變成什么樣子;你是否想過,當人類滅亡時,地球又會變成什么樣子;你又曾是否想過,這種種幻想,已變成事實。我們出生在這個星球,不只是要生活,還要保護它,愛護它,珍惜它,而不是永無止境的傷害它,就像彗星撞地球,那時,后悔也為時已晚,何不想想現在,應該怎樣做,要怎樣做好得多。
當你把紙團肆無忌憚的扔在草坪中或任何一個角落時,你不知道,這一個紙團已給地球留下一個小小的污點,總有一天,它會慢慢擴大,會吞蝕了地球,造成極為嚴重的巨大災難,那個時候,我們可能漫步在宇宙中,也有可能變成灰燼,在生命的邊緣垂死掙扎。造成今天嚴重后果的兇手不是其他,而是人類本身,是自己,當人類無情的砍伐樹木,只是為了自己得到好處,你在哪里?當宇宙萬物一片黑暗時,地球已變成一個丑陋無比的怪物,你不需害怕,因為你的心里知道,地球遲早會變成這樣,你不去勸阻,只是當一個旁觀者,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只有一個,當你傷害它時,也同時傷害了自己,總有一天會自食其果。古往今來,曾有多少人為戰爭犧牲自己,而下一代的我們,卻不珍惜現在的一切一切,永不知足,這樣的形態使我憤怒不已。而我,只是一個小學生,做不到什么,而我們可以盡已經自己的一點點,只需一點點動作,就可以減少地球的一個污點,只要你彎腰撿起那一個紙團,就會使自己的心靈更加純潔,更加美麗,更加有魅力,如果這樣,何樂而不為呢?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們哺養長大,而我們卻在傷害它,你不覺得慚愧嗎?我們應該深呼吸,冷靜一下,靜聽自己的心跳,問一問自己,要怎樣做才能保護地球,我希望你會想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幾個字,所以,我盼望我們能大手牽小手,團結加力量,一起保護我們美好家園。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現在已有不少人自覺起來,來帶動一個整體,路邊的清掃工人,學校里的值日生……等等,都是保護地球的榜樣。最讓我敬佩得五體投地的話,就要歸屬于清掃工人了,他們任勞任怨,忍受著人們的辱罵和恥笑,卻依然做好這一份工作,微笑著面對人們,保護環境,清掃每一個角落,不落一點兒灰塵,這種寶貴樸實的精神使我泣不成聲,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起稱贊、去發揚光大。我想再一次呼喚: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共同愛護它吧!讓地球重回青春,重披那鮮綠的衣裳,讓我們共同盼望地球有一個完美的序幕。
讓綠色布滿地球,讓綠色走進我心靈深處,讓綠色連著你我他……
墾利縣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楊美淋
讓感恩走進心靈作文 (字數:1200)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所以,感恩可謂人生道路上一縷璀璨的陽光。我國素有“東方禮儀之邦”之稱,然而,隨著社會風氣的變化,有時人們在利益驅動之下會丟失了感恩的心,南京的“彭宇案”可為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那么在現狀下,學生的感恩心具備情況如何呢?可以說他們的感恩心具備情況令人擔憂,因此,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成為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項緊迫而重要任務。
現在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百依百順,認為人家孩子有的自家孩子也要有,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從而致使好多孩子不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父母節衣縮食供孩子上學,孩子認為理所當然。我所教的一個孩子就是不懂得父母養育他所付出的辛勤和犧牲,不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含辛茹苦,天天沉浸于網絡游戲。有一次,我看到孩子的父親在炎熱的中午,鞋上沾著泥巴,挽著褲腿,騎了老遠的路,顫抖著手掏出用手絹包著的六十元錢來給孩子送,而孩子的冷漠讓我痛心不已。我和他講這件事情時,他的一句“誰讓他生我了”把我噎的好久說不出話。這些孩子把家長滿足其要求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一旦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便對父母心存敵意甚至與父母對抗,根本無感恩之心可言。有的學生不懂得尊敬老師、不知道關心同學。這些現象折射出長期以來我國感恩教育的缺失,而這些也并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所以感恩教育迫切而需要,感恩教育任重而道遠。
首先,感恩教育應該是一個社會工程,這需要家長們的密切配合與教育。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們不要一味的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要讓他們懂得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黑暗。在孩子生日時,讓他們記住媽媽為了給予他們生命所歷經的痛苦,在父母生病時,讓他們象父母關心他們一樣關心父母。讓孩子對父母心存感激,那么他們也就不會一味的索取,理解了父母的艱辛與不易,那么他們也就多了一份對家庭的責任。
其次,讓孩子學會感恩老師,感恩社會。前幾天網上熱議的“楊不管” 事件折射出什么問題呢?先不說該老師的對錯,就在去年的該校,只因老師教育了班上一名十四歲學生,這名學生就懷恨在心,硬是砍掉了該老師四個手指頭,而這次事件中的兩名學生也是在老師講課中打了起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因為了現行社會風氣的影響和現行教育體制對學生的過分保護,二也是因為了這些學生不懂得感恩。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蒙學初開的小學生,從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飛的成人,是老師,傾注了無私的愛和全部精力。是老師,用心靈的清泉滋潤了理想的花朵,用知識的甘露孕育出了鮮美的果實。我們應該教育學生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師,要學會尊重老師的人格、尊重老師的勞動及尊重老師的創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人,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恩惠,國家有恩于我們,因為有它,我們才能在安定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社會有恩于我們,因為有它,我們每天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大自然有恩于我們,因為有它,我們每天才能感受陽光、雨露的滋潤。就像在汶川地震中,只因有了國家,有了社會,有了國際社會的無私幫助,有了那么多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解放軍戰士,有了那么多懂感恩的無私志愿者,四川同胞才能絕處逢生,才能在災后迅速站起來。
【老師點評】:結構不完整,中心不突出
下一篇: 讀《水滸傳》有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