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讀季羨林《我這一輩子》有感
一個94歲的老學者,他的一生是什么樣的?應該會有可借鑒和學習之處吧,我毫不猶豫地買了此書。
其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寫我”,第二個“我”是指自我,“我寫我”就是認識自己,反思自己和剖析自己。
認識自己是比較難的一件,容易出現兩種偏差,一種是自大,另一種是自卑。而季先生這樣描述自己:“我剖析得有點過了頭,我的自知之明過了頭,有時候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季先生覺得在學術文章和文學作品上自己雖然數量很多,但是真正滿意的屈指可數。
在人的品行方面,季先生的分類也很有意思。只替自己著想的是壞,多為別人考慮的為好。為別人著想和為自己著想,后者能超過一半者為好人,低于一半則為不好的人,低的過多的就是壞人。
季先生坦言自己說過不少慌話,但非此則不能生存!但他更多的時候是中國知識份子的那份仗義執言,因此吃了不少的苦,文革中差點把命賠上。于我震憾的是此篇文章的結尾,書中寫道:如果有來生,如果還能選擇,季先生還會選擇今生走的這條路,“但有一個附帶條件:讓我的臉皮厚一點,讓我的心黑一點,讓我考慮自己的利益多點,讓我自知之明少一點。”沒有大話,沒有詩意,是對人生的透徹的感悟,是耄耋老翁對年輕后輩的諍諍之言。季先生最敬佩的是彭德懷,因為彭帥敢說真話。但是中國老一輩領導人中,最慘的不就是彭德懷么?忠直可存于心,喜怒誡之于氣。歷史上的忠直之臣有幾個善忠的呢?所以,季先生得出的結論實在是一句真話。
下一篇: 《孫子兵法》讀后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讀《方法總比問題多》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