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心靈的呼喚
沒有陽光的日子里,記憶很潮濕。曾經的故事,長成了一片青苔;沒有月光的晚上,思緒很迷惘。擁有的希望,照不亮滿天的黑暗。
――題記
今晚,又是一個沒有月光的夜――不知道是我看不到,還是確實就是這樣,天上的月亮只是一個空殼,暗淡無光。似乎它已是一位花甲老人,巔峰時期已成為過去式,迎接他的將是老花眼中看到的模糊而又殘酷的現實。在這樣的夜里,我感覺不到絲毫光亮,感覺不到絲毫溫暖,感覺不到絲毫希望……能感覺到的是已被黑暗吞噬的道路,被烏云遮蔽的天空,被風沙侵蝕的河床……
在初三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似乎已被定了格――早上六點起床,接著上學……晚上十點放學,而不在學校的時間里,這雙飽經風霜的手除了拿筷子就是拿筆,從沒停歇過。日復一日,不知何時才能放松。而生活在這種格式中的我已變得麻木了,和木偶人沒什么差別,但遺憾的是主宰這個木偶的那根線卻握在別人的手中。這個木偶要完成的是別人給的使命,腦里擠滿的是老師的期望,父母的盼望……但誰又知道,正是因為這些“望”,把這個木偶心靈的彈簧給壓得幾乎窒息,早已超過了他本身的限度,再也沒有了可以超越自我彈性。唉,中國像我這樣的木偶人又何止一個呢?和我是同道中人的簡直不可勝數。
我的生活已沒有了方向,就像暴風雨中的一葉小舟,隨波逐流。大海排斥我,無情地將我拋起;暴風雨也嫌棄我,將我恨恨吹下。啊,何時我才能回到那溫馨的港灣呢?現在的我是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沙塵暴想把我吞噬,烈日想把我烤干。啊,何時我才能找到沙漠中的綠洲呢?
有誰可以幫我一把?我在風中呼嘯,在雨中吶喊,在沙塵暴中歇斯底里……但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難道我就要跌倒在這里嗎?善良之神何時才能找到我呢?
一陣陰風吹過,月亮完全被遮住了。
心靈處的感觸 (字數:700)
以前盼來盼去的星期天,現在也不是那么渴望了,只是突然感覺自己平靜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無節制的鬧、無節制的“瘋”了。
或許是因為過完春節后自己又長了一歲,已經從原來的小蝌蚪開始向幼蛙的階段發展;亦或是我們已經走到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的轉折點,面臨人生道路中的第一個選擇,肩上背負的太多太多、老師的渴望、家長的嘮叨……
習慣也慢慢被牽制,就像飛在空中的風箏,它拼命在飛,拼命在飛,可它不是終究掌控在放風箏的人的手中嗎?思想被遏制、行動被制止,再也不可以在周末回到家時,把書包重重的扔在一邊,拿出耳機,沉浸在我的世界里,只能在睡覺前、閉上眼、靜靜的回想音樂的旋律,曲調、然后在心里默默的跟唱。
或許我們真的不該作繭自縛,但是如果不自縛。我們又哪來的飛蛾?又怎可以去撲火呢??
長大了,真的長大了,小時候總是覺得“長大”這個詞好像永遠都沾不到邊,那是一個摸不到觸不到的一件事、遙不可及、可是現在就這么的觸手可及了、再也不遙遠了、慢慢地,我們真的長大了,在經歷礦粉怒吼、雷鳴電打之后,我們不再是被父母保護在傘下的小樹苗了,我們已經長成了半棵參天大樹,向著天空拼命的伸展著、生長著……
時間真的是可以撫平一切,撫平了稚嫩,撫平了焦躁,更撫平了我那顆童真的心。我們正處在森林的中心點,一不小心、便會迷了路,只有沿著地圖的指導,并不斷地牢記,,我們才可以走出去、走出那片森林。
我們原本是一個夏天,歲月將我們熬成了一個秋天、慢慢地走向冬天、什么時候才可以逢迎春天呢?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老師點評】:立意不明確,表述不清晰
心靈的盲人 (字數:500)
今天,我看了漫畫家華君武的一副漫畫,感觸頗深。漫畫的名字叫《假文盲》。
在一個破舊的站臺旁,有一個用欄桿圍起來的方便婦女兒童上車的通道—母子上車處,里面站著幾個衣冠楚楚,大腹便便的大男人,通道的外面,一個抱著小男孩的瘦弱的婦女孤零零的站著。通道旁明明寫著“母子上車處”,可這幾個大男人卻視而不見,沒有一絲一毫的讓步,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個個穿的冠冕堂皇,看上去滿腹經綸,絕對是“假文盲”。然而,他們卻是心靈的盲人,比真正的文盲更可怕,更可悲,更可氣!
從漫畫上看,這幅漫畫諷刺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現象,深刻的鞭撻了社會的不良風氣。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讀到這幅漫畫,仍然具有強烈的現實和教育意義。類似的現象仍然隨處可見,公交車上,明明有老、弱、病、殘、孕專席,上面卻座著俊男靚女;公共場所明明貼著“禁止吸煙”四個大字,可有人依然騰云駕霧,視而不見。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同樣,從每個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品德和國家的未來。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身體健康,心靈同樣健康的人吧!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叩開我心靈的“三重門” (字數:1000)
叩開我心靈的“三重門”
讀書,是一種最自然的生命狀態,是一種精神的跋涉,是一種須臾不可缺失的生活方式,黃庭堅有言:“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有一本叩開我心靈的書叫——《三重門》
《三重門》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微微泛黃了,我原本對于《三重門》沒有太多的興趣,它在書架上完全處于擺設狀態,但,從寒假時我無意看到書的序言的那一刻時我就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啊,這本書的序是曹文軒寫的啊!”看完書的序,我長嘆一聲:“怎么以前沒看到這本書呢,該死該死,曹文軒可以對于韓寒所寫的這本書有極大的好評,那這一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了。”我放下了手中的事兒,開始閱讀這本書。看著韓寒的簡介我不由一驚,六門功課高掛“紅燈”而留級,這個韓寒是何許人?留級生的身份卻以一篇《杯中窺人》獲得了大賽一等獎!看完簡介我知道了,這本書是韓寒以自己為真實寫照而寫。隨后,我開始閱讀這本書了。因為對此書的濃厚興趣,我花了不到兩個星期就看完了,晚上睡覺時看,早上起床看,甚至連上廁所時都會看,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捧上這本書來閱讀。媽媽說:“你這么如饑似渴的看書,真是少見啊。”
這本書寫了林雨翔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零年的事兒。林雨翔善于文科,父母為了讓他可以考上重點中學給他買補品,報補習班,但他沒有考上,而在父母的“努力”下,林雨翔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了市南三中……
讀后,我感嘆道:“難怪曹文軒會給出如此好的點評,這本書完完全全的道出了生活。”我認為,韓寒的筆,十分的尖銳犀利老成,倘若我不看作者簡介,我還以為韓寒是位老爺爺,誰讓他的文章那么悲觀和犀利呢?有好多句子都讓我驚訝,這還是一位年幼的韓寒嗎?怎么這么悲觀?我記得有一個句子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要死的時候,什么名,什么利,什么愛,什么恨,都是棺木上的一縷塵埃,為了一縷塵埃而辛苦一輩子,值嗎?還有一句是這樣的:做人,要么大俗,要么大雅,半俗不雅是最痛苦的了。這本書中的好句段多得數不勝數,記得結尾處講到:走還是不走呢?也許放開這紛紛擾擾自在一些,但不能放開——比如手攀住一塊凸石,腳下是深淵,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的流血,不知道該放不該放,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他所寫的每一句話都好深奧,讓我一會兒明白一會不明白。他還在后記里提到‘將一句話謹獻給所有正春風得意或秋風不得意的人們,非常平凡,但你一定要堅信自己: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我想他這最后一句話一定鼓勵了很多人吧,或許他也鼓勵了我,對啊,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盡管我很平凡,但我相信以我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發出閃閃金光!韓寒他就是一塊上海大金子。在書記里面的一頁我發現了這句話:我這輩子說的最讓人無從反駁的話就是被子不用疊——本來就是要攤開來睡的——然而這是第一個被人反駁掉的。懂么,這是規矩。我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規矩。被子是攤開來睡的,這句話還真是那么個樣子,悲哀是因為規矩,這句話把我帶入了迷霧,第一句我還可以明白,而后我就似懂非懂了,他的成熟真的好不符合,或許是因為他那幾門功課的“紅燈”照亮了他的前程。
我夢想著自己也可以成為韓寒這樣文筆極好的人,我認定:我是金子,有那么一天我會發光的!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語言欠流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