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音樂·生活
生活中處處有音樂,音樂中處處是生活。我聽音樂只因我愛生活。
——題記
“燈不能熄滅,熬過今夜,就能從書中逃回這個世界,我,我不明白這個年代,怎么還能說,讀書好,就會發(fā)財……”林俊杰在與我們的生活一樣快的節(jié)奏中吐出了學生的心聲。我們每夜在燈下奮戰(zhàn),卻不明白為何一定要讀好書。這個年代有著太多的感慨幽怨。
“我不要,將你多綁住一秒,我也知,天空多美妙。”一曲《風箏》,不同的人聽后會有不同的感受。在我耳中我們就是那風箏,我們被太多的東西束縛,太多東西綁住我們,我們向往廣闊而美妙的天空。
“胡思亂想又過了一夜,思念的疑問并沒有解決,我又胡思亂想過了一夜……”光良與品冠的合作總是那么完美。一句話唱出了太多人的經(jīng)歷。我們年輕的心裝著太多的不成熟與不安分。曾幾次在胡思亂想中失眠。
“我的小時侯,吵鬧任性的時候,我的外婆總會唱歌哄我,夏天的的午后,姥姥的歌安慰我,那首歌好象這樣唱的……”
聽到這首歌時,便會勾起對童年的回憶,懷念起在姥姥、奶奶的懷抱中成長的日子。雖然我那樣的生活并不多,但它不可替代。
“離開你以后才知道,你對我是那么那么重要……”這是周迅《看海》中唱到的高潮部分。每每聽到這里,我便會想到姥爺。他是一個好父親,一個好姥爺。一個我永遠深愛的人,然而他的離去帶給我太多悔恨與傷心。
“許下我第一千零一個愿望,有一天幸福總會在我手上,每一顆心都有一雙翅膀,要勇往直前的飛翔,沒有到不了的地方。”一切都像這歌中唱的一樣,讓我們許下心愿勇往直前地奮斗吧!
無數(shù)次在聆聽這動人的歌聲,接觸這跳動的文字時,我都會回憶起生活中的一幕一幕,我不刻意追求,只想在那超凡脫俗的境界里,感受生活的旋律,領(lǐng)悟生命的真諦。
音樂一天曲 (字數(shù):200)
那天,我聽見了一些昆蟲的聲音,它們的聲音是那樣美妙。
我聽見鳥兒們的演唱會,他們在早上是最高潮,叫人起床,讓人傾聽它們的那最美妙的聲音,使人一聽便難以忘卻。
我聽見知了的樂曲,它們在午后怒吼,仿佛在訴說著這午后的炎熱,給人一種吵鬧的感覺。
我聽見蛐蛐的歌聲,它們在黃昏到夜晚時唱一曲安眠曲,使人安然而眠。
這是我聽見的最美妙的聲音,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在等待人們的發(fā)現(xiàn),只有我們肯發(fā)現(xiàn),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
一年級:weitougao
音樂讓生活更加精彩 (字數(shù):550)
不知道自己是從什么時候愛上音樂的,只是跟隨著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并無多么堂皇的理由。而剛剛跨進音樂的大門,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世界真是太小了,原來生活中還有一個從未注意的閃光點。
說到華語流行樂壇,不提到j(luò)ay恐怕是不行了,一首《發(fā)如雪》帶著淡淡的憂傷以一種喑啞的聲調(diào)將“緣字訣”演繹得無懈可擊。“你發(fā)如雪,紛飛的眼淚,我焚香感動了誰,邀明月,讓回憶皎潔,愛在月光下完美……”那零零星星的歌詞,即使讓人毫無頭緒,卻仍能感受到一個字,那就是美,而“凄”就只能從旋律中去體會了。聽著聽著,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油然升起,那區(qū)別于通俗的快樂,是在音樂中尋覓到一種最真實的愉快。
還有一點必須提到的是影視音樂,與專輯和單曲不同的是,影視音樂往往有一個起點,也可以當做創(chuàng)作的源泉吧,不言而喻就是故事的情節(jié)。正因為有了回環(huán)曲折的故事內(nèi)容,其間的音樂就更能打動人了。今年寒假只看了一部電視劇《天外飛仙》,雖然可能會被別人說成是肥皂劇,但我還是要說。這是一部神幻劇,講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正因為有此豐富的情節(jié)作為底蘊,配制的音樂當然不同凡響。先是《一眼萬年》訴不盡塵世的悲歡離合,再是《千年淚》將那種難舍難分的凄美意境演奏得淋漓盡致。至此,我們再也不是看的肥皂劇,因為在心靈的最深處,早已無法平靜,或許我們能感受更多,但決不是膚淺。音樂又教會了我們感動,讓我們學會了去愛別人。
也許上訴觀點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但我不在意。因為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我的生活不再平淡,反更加豐富和真實。
我的音樂求藝路 (字數(shù):700)
我熱愛藝術(shù)更熱愛音樂,我只要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便因此陶醉。在漫漫的求藝路上,我曾想到過放棄,但一想到將來要吹出美妙的音樂我又恢復了自信。
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里看到廣告中一個大姐姐拿著“葫蘆絲”吹奏出十分動聽的音樂,這時一個學習葫蘆絲的念頭在我的腦海里萌生了。后來,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立即答應(yīng)了。可是想找到一個葫蘆絲師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媽媽四處尋找,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媽媽終于找到了一位老師。從此以后,我便跟著老師開始學習葫蘆絲。
但一開始,迎接我的就是枯燥無味的樂理知識。“音樂分四種:音色、長短、強弱、節(jié)奏。”我隨著老師的聲音在筆記本上寫下一串串字。但學完這枯燥的樂理便又是枯燥的練習“1——1——/111/”每天都是這類枯燥的練習。當我想要放棄時,便又在電視上看到那位大姐姐吹奏葫蘆絲,我又聽到了那美妙的音樂,美妙的音符鉆進了我的耳朵里,同時也扎進了我的心里。我重新振作起來,拿起葫蘆絲努力的練習。功夫又一次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已經(jīng)能吹很多曲子如:《馬蘭花開》、《甜蜜蜜》、《高山青》、《月光下的鳳尾竹》、《湖邊的孔雀》、《月影竹樓》等等。但那只是些十分淺薄的。
在老師教我吹《壯錦獻給毛主席》時又遇到了困難。這首曲子不同于往常的曲子,是全按作1的。這個指法我可沒有學過呀!我拿著書左右翻看終于明白了。可這指法我始終記不住,可這不能把我難倒。于是我一有時間就背、練。終于,這種指法熟悉了,這首曲子也練習熟練了,而且在老師檢查時還得了100分。
從此,我再沒有放棄,始終堅持練習。但這在我音樂求藝路上只是一個起點。
山西省文水縣東南街示范小學六年級:李昱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