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家鄉的粽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云煙,君王霸業恒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老師點評】:描寫不生動,語言欠流暢,表達欠文采
書香、果香、粽子香 (字數:750)
啊哈!每個星期最令人興奮的一天終于來到了。像往常一樣,我們大家又來到了老爸的班上歡聚一堂。今天和前幾次不太一樣。以前都是光玩,這次,在程世龍的調動下,我們開了一次讀書會。這次不用說,主持人肯定是程世龍,看著他那堅定的眼神,不用說他定好好準備了。第一項,好書推薦。只見小升升同學大步走上“主席臺”用洪亮的聲音為我們帶來了一本好書《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書中講到小女孩羅蘭用自己天真無邪的眼睛去觀察森林里的點點滴滴。等到長大后,這些都是她最美好的回憶。
到我介紹好書了。這幾天因為都沉浸在哈利波特書中,所以我介紹了其中我最喜歡看的一本——《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書中講到:哈利在摸到三強爭霸冠軍杯時,看見了復活的伏地魔。哈利非常的害怕,可卻一點也不退縮,最后終于又一次擊敗了伏地魔。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論遇到什么事,都不要退縮,要勇往直前。
現在,“重量級”的人物出場了,那就是——程世龍!說他重量級,一點也不錯,因為他在我們中間就是最胖最重的么。今天,他為我們帶來的好書是《動物成長也煩惱》。在動物世界里,生存競爭的規則很殘酷。失敗的,便從動物世界里消失,這正符合了這個成語“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最后,郭怡心帶來了一本《綠山墻的安妮》。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人陰陽差錯的領養,她富于幻想,在生氣的時候她總是能讓翱翔在幻想的快樂之中。最后她得到了人們深深的喜愛。
讀書會結束了,我們的肚子也“咕咕”的開始響了。原來我們早都餓了,可因為都沉浸在介紹好書之中了,誰也沒有感覺出來。這時,一盤盤鮮美多汁,皮薄餡多的餃子出鍋了。我們餓的都不嫌熱了,抄起筷子夾住餃子就往嘴里放,結果被燙的嘴都快歪了。
就在這時,程世龍飛馬來報,說前方廚房內可樂雞翅都好了,要我們準備好四雙筷子準備劫持。眼看著可樂雞翅被老爸端到還剩幾米的地方了,我們用百米沖刺的速度直奔可樂雞翅。我們的筷子和嘴可不長眼,一夾二放三嚼四吐骨,這一連串的動作,讓女生們可苦了,因為在路上,我們已經消滅了很多雞翅了,而且還要留一些雞翅給大人們,所以,嘿嘿。女生們吃不多嘍!
書香、果香、粽子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啊!
端午節的由來 (字數:300)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讓我從電腦上看端午節的由來。其實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跟國王提意見,可是國王不喜歡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有一次秦國來打楚國,楚國很快就被打敗了,國家就快沒有了,屈原更加傷心,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著一塊大石頭投江了自盡了。人們知道后,非常悲傷,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竹筒里面裝著粽子,扔到河里,希望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這樣來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另外我也知道了,現在吃的粽子,只不過是把竹筒,換成了一種寬寬的葉子。吃粽子也就是紀念屈原的。
我學包粽子 (字數:700)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