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品《三國》有感
祖國,一個是非之地。只因為了贏得這一席之地,古今有多少名將圣君戰死沙場;只因為了躲避這混亂之所,古今有多少文人雅士退隱山林;只因為了維護這動蕩之城,古今又有多少愛國人士誓死護之。
祖國就真如此禍水,如此無能?非然也。如不,為何她能孕育著如此燦爛之文化,又為何能哺育出如此博廣之能人呢?
不知曾幾何時,祖國已在我心里扎下深根。也許,是從我了解“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時起,我為祖國的多災多難而憤懣時扎下的吧;也許,是從我感嘆周瑜那句“既生瑜,何生亮”那時起,我為祖國的頑劣無知而無奈時扎下的吧;也許是從我得知“降孫皓三分歸一統”那時起,我為祖國的團結統一而激動時扎下的吧!
……
祖國永駐我心,只因它歷史輝煌,而又不失今朝霸氣;祖國永駐我心,只因它風彩依然,而又不失莊嚴威風;祖國永駐我心,不為別的,只因我愛祖國。
我愛你,我的祖國!不管你繁榮與否,貧賤與否,我至始至終都銘記在心。
誦古寓今——《三國演義》 (字數:1100)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
在低年級,我看的是插畫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眼中僅僅只是如同游戲一般的傳奇史詩,單槍匹馬,沖鋒陷陣,只記住了一些驍勇善戰的虎將,忠肝義膽的關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張飛,百步穿楊的黃忠,這僅僅是對人物的一些片面的看法,膚淺而無味。
在小學六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家喻戶曉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初露鋒芒,到七擒孟獲威名大振,都可以從中顯示出他不朽的才華。可他也并非神仙,他錯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六出祁山皆敗,自己也被降職。自己本可以長久之計建功立業,卻總是御駕親征,最終勞累而死,給世人留下了遺憾。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應取長補短,臻求完美。
而我看好的世間虎將張飛,智奪瓦口,大戰馬超,忠心不二,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唯我獨尊,關羽一死,感情用事,做主領兵伐吳,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劉備雷同與他,因為一時心急,將二十幾年來儲備的精兵良將大半都送了命,蜀軍在出征之前,不論兵力`國力`物力都不落后魏國。如果此時攻打魏國,可以借著“光復漢室”之名出師,收復一部分中原失地擴大領土范圍,養精蓄銳,滅魏伐吳指日可待,必能一統三國,蜀軍敗退后,全國的國力迅速衰退,劉備又病死,“扶不起的阿斗”——昏庸無能的劉禪當上了國君,這為將來的蜀國埋下了很深的禍根,諸葛亮、姜維又連年出師北伐,難得勝局,兵力耗損極大,賢能異士,老將都已去世,再也無力回天,鄧艾一舉攻下成都,西蜀從此滅亡。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英才諸葛亮無計可施,司馬懿在樂觀據守的狀態下又絲毫不少斗志,不忘先主曹操所留的兩句名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此次能夠出奇制勝。諸葛亮因悲傷,勞累過度在五丈原為病故。可見良好心態與事情的效率息息相關,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天下三分局面。各國你征我伐、用盡千軍良策,為的是統一天下。現有亂世之奸雄曹操立于大北、后起漢室子孫劉備建于西南,又有戰神孫子之后孫權堅守于東南。魏、蜀、吳三大國互為掎角之勢、立足于天下。可嘆的是相爭了六十余年的三國、最后卻并非其一取下江山,而是內政變故、慢慢衰弱、讓野心勃勃的司馬氏族輕松吞并天下。而我只能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句來安慰自己罷了。
三國演義集歷史與倫理于一體,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大至滅國之戰,小至幾人的廝殺,一次又一次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性,還是告訴我們停步要落后,落后要挨打,昏庸要亡國的道理。只有那些有雄才大略,仁義兼備的梟雄才能闖出亂世,一創霸業,也只有那些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圣賢才能夠收復群雄并起的江山。為了將來能有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今日就必須打好穩固基礎,在不斷地與成功。失敗所拼搏,你仲會得到人民的肯定,歷史的留駐,成為一代天驕。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表述不清晰
三國殺之風 (字數:650)
“哈哈,過河拆橋,我拆你手牌。”我高興地炫耀著自己的手牌。我從對方的手牌處,直接拿出一張,拿到一邊。對方則“唉聲嘆氣”,我心里一陣高興……
沒錯,我正在玩三國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班開始流行三國殺,甚至別的班級看到我們也是一陣羨慕,嫉妒,恨,隨著也開始流行了。
中午,陽光從半開的窗戶照在桌上,有著一些微熱。原本安靜的班級變的喧鬧起來,這里面那一堆,這一堆,無不打的“熱火朝天”,有的人高興,有的人悲傷,有的人憤恨……這里仿佛是一個表情集中營。女生們也被我們的“熱情”給吵到了,都各自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做作業去了,我們好像事不關己的繼續玩下去,
可是這樣的生活,還有多久?
不知過了多久,那天,我們還是在開戰,各自施展渾身解數。
“咚咚……”地板傳來了敲擊聲,可是我們還是渾然不知,影子被太陽越拉越長。“咚”一聲比前面不知大多少的敲擊聲傳來了,但是我們還是渾然不知。那是一位中年女性,帶著一副眼鏡,顯示出師長之風,短發,臉上有著些許魚尾紋,身上穿著連衣裙,上面有著一些暗紅色的花朵,雙眼鋒利而又憤怒,中間夾著一個川字,道:“你們過得挺舒服嗎?”我的耳邊傳來了熟悉的聲音,立即轉頭,失聲叫道:“老師”,其他的也轉過頭,也露出驚恐,老師沒有說話對我們邪笑……
最后,我們的三國殺被沒收,作業多的是以前的好幾倍,我回家也被教訓了。
就這樣,三國殺之風,被各大班主任掃平,大家回到了安靜的學習中……
初一:一鳴
《三國演義》讀后感 (字數:800)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意味深長。《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斗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直寫到晉朝那個時代。書中有幾個人物讓我對他們產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非常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后,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一定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一定能聯吳抗曹。
然后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說: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后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于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起去找劉備,最后終于與劉備會合,想象著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寫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蒙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可以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為周瑜的一個小計策,而失去了蔡瑁、張允那么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提供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最后讓司馬家一統了亂世。
通過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么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五年級:冪冪ss
下一篇: 小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讀《一公升的眼淚》有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