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給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享受著無比的自由,自身的利益遠大于別人。如今的我們,生活不受拘束,學習不夠努力,工作不愿認真。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人都只會匆匆而過,絲毫不為身邊的事物所停滯一秒,哪還會堅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原則,甘于奉獻呢?物質被人崇尚,金錢被人珍惜,而道德呢?卻被人淪喪,學問只是被人拿來享受物質生活工具罷了。您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可是,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會發生著你推我嚷,高聲喧嘩,肆意辱罵的不文明的事情,把一個缺乏道德,對人不尊敬,沒有素質的無知者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事,如今已是家常便飯,又怎么奢求別人對你畢恭畢敬呢?如果想讓別人對自己尊敬,首先就要尊敬別人,可又有誰做到了呢?
孔老師,我與您是陌生人,但我卻認識您“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對知識無限探索的精神,我認識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學習的最佳方法,認識您對學生的教導與期盼是那么的強烈。
小時候,對知識有一股莫名的喜愛,但是卻不會去探求它更多,我不懂何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也不需要懂。現在,我知道了。學問是一門藝術,只有真正融入到知識里,以學習知識為快樂的人,才能學有成就。
您是儒家思想的開創者,是儒家思想的領頭人,您有弟子幾千人,無不是您的得意門生。您理應自豪,驕傲,在學問上大膽地為別人展示您的才華,讓別人敬佩,可是,您是怎么做的呢?您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您不自滿于自己的成就,而是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相信盡管只有三個人,也一定會有一個是您的老師。
我們渴望輝煌與成功,富于幻想與憧憬,然而當我們認真學習想要通往成功的大門時,我們卻愈來愈感到我們首先需要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您教導著,給我們送來了通往成功大門的鑰匙。這是您親身體會得到的偉大結論,它伴隨著我克服學習上的重重困難。
我是新一代的少年,也將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在這學習的路程上,是您,教會我如何尋求更多的知識;是您,讓我看到了希望,我可以成為一個滿腹才華的人;是您,教懂了我學習的方法,讓我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是您,賜予了我“漁”,為我打開了一條希望之路。
您的一生已被知識占據,卻依舊燦爛,輝煌。
此致
敬禮
2011-05-21
【老師點評】:感受不深刻
給孔子的一封信 (字數:550)
敬愛的孔子:
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學,博覽,廣交而著稱,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你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圣人,但你自己不這樣認為。你有一段相當經典的對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你是多么的謙躬。
我從未見過您是長得怎么樣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你樸實的身影,緊鎖的雙眉,因為直至你離開時也還未有你所看到的禮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你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與“禮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于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在這里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您:“您是怎么看出學生的優點和缺點的呢?”這個問題一直讓我想得頭昏腦脹。讀了《論語》我找到答案了,那就是要心靜,多和人家交流,從人家的言談舉止中您就能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雖然我和您不可能面對面交流,但讀著您的書就像是和您面對面交流,從中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獲,比如心要靜,做人要有誠信,讀書時不思考是不行的等等。
我為不能生活在您那個時代當您的學生而感到遺憾,不過,我會認真讀您的《論語》。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后發表聯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鐵中初一:林子云
給孔子的一封信 (字數:750)
給孔子的一封信給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我是一位公元21世紀進入您孔夫子門、孜孜不倦、求知求學的莘莘學子;也是一名生長在共和國和平年代、沐浴著溫暖陽光雨露的中學生。面對先哲先賢,此時此刻,撫今思古,想起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的您,我心中怎能不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一份感慨之意呢? 您是偉大的思想家,您的思想照耀千秋萬代,永放光芒。遙想那狼煙四起、烽火紛飛的春秋戰國年代,您反復提出和為貴、以民為本、仁愛治國,可是封建統治者卻窮兵黷武、暴戾專政。但是您不必氣餒、不必泄氣,因為您的這一切在我們這個時代都已經實現了。我們的社會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建設和諧社會。在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災大難面前,我們的領導人總是親臨一線、心系災民;我們的社會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您是偉大的教育家,您非常重視教育,培養人才。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誨人不倦;您創辦私學,打破貴族教育,培育真才實學的三千弟子;您的許多關于教育的思想都流傳下來,并且影響深遠,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學校讀書上課,應該說也有您的一份“功勞”。如今的社會特別重視教育,特別重視人才,所以才有了今非昔比的美好生活,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神州七號成功發射;嫦娥二號成功奔月……。 您是偉大的文學家,您編纂《春秋》、修訂《五經》,禮樂經典著作堪稱不朽,至理名言流芳百世!時至今日,您的《論語》仍然啟迪著我們,熏陶著我們的人生,猶如一臺gps,使人在迷茫的人生中找到生活的理想與價值;如一杯香韻悠長的茶,讓人體會到人生百態,同時回味無窮。 孔老先生,您的所思所想,終于在我們幾千年后的今天發揚光大,您的所作所為,終于在我們幾千年后的社會夢想成真。展望神州大地,政通人和,國泰民安,處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可以告慰您老人家的是,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偉大的民族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偉大的祖國將步入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小康社會。相信您一定會為此而歡欣鼓舞,為此而歡呼雀躍。 此致 敬禮 您的學生:黃毓萍(福州十六中初一八班) 2011年5月2日給孔子的一封信 (字數:800)
給孔子的一封信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個普通學生,相隔數千年后壯膽寫信打擾您,不僅是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問候,而且有幾個問題亟待您的指教。 我從未見過您是長得怎么樣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你樸實的身影,緊鎖的雙眉,因為直至你離開時也還未有你所看到的禮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你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與“禮治”。您生于魯國,游歷于各諸侯之間,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學富五車,經驗豐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張:“溫、良、恭、儉、讓”,前四個字讓我心悅誠服,但“讓”字讓卻不敢恭維。老子又作了一個與您如出一轍的論斷:“我恒有三寶:一為勤,二為儉,三為不敢爭天下先。”是嗎? 我覺得凡事都不能太絕對了,做人行中庸一點,做事要視環境決定做人的標準,不能拘泥固執,該爭的時候就爭,該不讓的時候就不要讓,該表現的時候就得努力表現自己,捍衛自己。 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所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上紅地毯。而我讀書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成績也一塌糊涂,看著同學個個都“節節高升”,而我卻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論語》,走進我的生活,孔爺爺您的諄諄教導是我如沐春風,您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讓我深深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溫故而知新”后,讓我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學習的動力,當我在控制不住自己時,您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讓我自覺的整理好思緒,一頭扎進書海。當我成為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候,您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當頭棒喝,讓我自覺制定了好的學習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我、啟迪著我所追尋的。 其實,孔爺爺,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更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君子……孔爺爺,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著他們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孔爺爺,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禮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