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秒,32年!——《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后感
分類: 五年級
作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3-22
閱讀 :84
東莞市莞城中心小學 五年級(3)班 劉瀾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了19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描寫了當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舍,以及痛苦的創傷。淋漓盡致地表演讓我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故事發生在一個“重男輕女”觀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災后救人的時候,這一觀念還刻畫在人物的語言、行動里。當時的情景讓那位母親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龍鳳胎),因為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個,這讓那位母親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辦法呀!最后,她選擇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親一直認為姐姐死了。這讓慶幸活下來的姐姐一直對她媽媽憎恨不已。就這樣,時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32年,姐姐對媽媽的憎恨持續了32年,媽媽對“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維持了32年,直到32年后的一天他們相認之后,一切的誤會與慚愧才終于解開了。 我看完電影后深受感觸,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驚訝的是僅僅23秒就讓唐山這個大城市淪陷成一片廢墟,一片血跡斑斑的廢墟,一片死亡人數高達二十四萬人的廢墟。感動的是一位母親,就因為救人時沒有救她的女兒而慚愧,而傷心,而開始討厭自己,這種情感竟持續了32年。32年里,每年女兒的祭日,母親都會向女兒懺悔,訴說心中的內疚,無論兒子如何勸說,母親都仍然執著的為女兒祭奠,32年堅持不懈。這正是偉大的母愛啊! 有一句話說得好:天災無情人有情。大地震后的幾天,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姐姐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他們辛辛苦苦地養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視她為掌上明珠。雖然她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這一點足以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同情心是無處不在的!從這對夫婦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有一顆金子般[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