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知道錯誤是一件好事
2005年8月3日星期三晴
今天早上,我一覺醒來,模摸糊糊看了一下鐘,“哇”,嚇我一跳,都九點鐘了。今天是補習班考試的日子,我穿上衣服,飯也顧不上吃,就大步大步的來到了補習班。
“哎”,終于趕上了考試,我放下口袋,氣喘吁吁地拿到卷子,準備了草稿本、筆,細心的做了起來。做著做著,我遇到了難題,思考了很久,汗都流了出來,腦瓜都快想破了,還是沒想到怎么做,就胡亂做了一通。
再看下一道題,“哎”,也是道難題,我真是出門不幸那,遇到這么多難題,我仔細看了幾遍,終于想到了這道題的做法,就胸有成竹的做起來,終于把它做完了。
我把整張卷子做完了,細心的檢查了一遍,整張卷子就只有胡亂做的那道題我拿不準,另外的我覺得都是對的。
在老師的催促下,我忐忑不安的交卷了,心里還擔心著會錯,果然不出我所料,真的錯了,老師給我講了正確的答案,我才放下心來。
看來知道錯誤是一件好事。
你知道灶王爺是誰嗎? (字數:1200)
明天就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按照流行的民俗,當天除了認干親、吃火燒等一些民俗外,還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祭灶”。因這一天灶王爺要去天庭匯報在下界視察一年的工作,主人家擔心他老人家在玉皇大帝跟前述說自己過失,于是就拿“糖瓜”祭奠灶王爺,試圖用黏黏的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張不開,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們如此煞有介事地虔誠祭奠灶王爺,那么灶王爺果真有其人嗎?你知道灶王爺是誰呢?
過去,人們關于灶王爺的傳說很多,有說他是男人的,也有說他是女人的,還有說他姓蘇的,也有說他姓張的,莫衷一是,要想真的弄清楚誰也不得要領。其實說到底,所謂祭奠灶王爺,不外乎是人們對火敬畏的一種活動儀式罷了。在原始社會里,火的發現和對火的利用應該是一大發明,火可以取暖、燒飯、照明、驅除野獸,火幾乎成了當時人們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因此對發明火的人懷著虔誠的敬畏之心。河南商丘西南有一座閼伯臺,又名火神臺、火星臺,傳說帝嚳王代高陽氏為天子后,封他的兒子閼伯于商丘主管星辰,管理火種,稱為火正,閼伯死后筑臺葬之。因閼伯管火有功,后人誤認為火神,便在臺上建閼伯廟,后稱火神廟,此臺即稱火神臺。不過,在閼伯之前的祝融據說是火的正宗發明者,相傳死后被人們祀為火神,故失火成災被稱為“祝融之災”。《禮記·月令》里說:“孟夏之月其神祝融”。《呂氏春秋·四月》里說:“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禮記·禮器》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祝融是火神,主管火的一切,因灶也是火,故也被祀為灶神,就是灶王爺,表示了人們對火的發明者的感激之情。我們知道,原始社會最初階段有相當長的母系氏族時期,當時管理火種的一定是氏族里最有智慧最有經驗的女人,所以灶神也被曾以為是一位美女。《莊子·達生》里說:“灶有髻。”司馬彪注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所以,灶王爺人們被視為女性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西漢宣帝神爵年間,一個人叫陰子方,臘八早起做飯時看見了灶神,就殺了他家的黃羊祭奠了灶神。從此,陰子方命運亨通,短時間里暴發起來,不但建筑了豪華的宅院,而且還占有良田七百多頃,他的孫子陰識、陰興還做了大官。陰子方祭奠灶王爺因而得福的故事,啟示激勵了很多人,大家紛紛效法陰子方,祭奠起灶王爺來。從此,有關灶王爺的故事越傳越玄乎,情節也越來越離奇,有說“灶神在晦日(三十)歸天,去密告人罪”的,灶王爺一下子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偵探;我那個寫了《說文解字》的老鄉東漢許慎還說灶王爺名叫蘇吉利,娶了個灶王奶奶叫王博頰;還有的說灶王爺姓張名單字子郭,灶王奶奶叫卿忌,而且生育了六個兒女。灶王爺的權力也被人們賦予得越來越大,由最初的主管一家的膳食慢慢變成了主宰一家生死禍福,并且隨時記錄人們的功過得失,并且一年一度上天匯報給玉皇大帝。長篇小說《封神演義》里說灶王爺是姜子牙封給的,其名叫張奎,灶王奶奶叫高蘭英。《抱樸子》里說灶王爺在向玉皇大帝匯報之后,玉皇大帝會根據人們過失的大小,減免人們的壽命,過失大的要以“紀”為單位減壽,一紀就是三百天;過失小的要以“算”為單位減壽,一算就是三天。所以人們就紛紛想法賄賂祭奠灶王爺,不但讓他老人家吃飽喝足,而且要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免得他去天庭說長道短,這就是“祭灶”的由來。還有,民間傳誦的灶王爺名叫張仁,灶王奶奶名叫李義,兩口子仁義,一聽就是地地道道的勞動人民出身,應該沒有任何政治背景,但凡一定真的會“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不會去玉皇大帝面前坑害百姓的吧。
其實,無論灶王爺到底是誰,無論歷史上人們怎么傳說,眼下的“祭灶”只是成了一項民俗而已,沒有誰再去把敬畏灶王爺當成一回事了,因為人們敬畏法律的程度遠比敬畏灶王爺的程度高,況且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遠遠超出灶王爺的意料之外,不怕他老人家打什么“小報告”。即便是灶王爺明天真的回去給玉皇大帝匯報一年的工作,大概也只是匯報一些國泰民安社會和諧的大好形勢,盡多加上民間的巨變一些逸聞趣事而已,找不到密告人們的口實,因此大可不必擔心灶王爺說誰的壞話,吃不吃糖瓜都是無所謂的了。
祁連路三年級:談文琪
小草 (字數:500)
正不知道如何下筆時,是小草喚醒了我。一棵小草,雖然看起來似乎孤獨渺小,很微不足道,但你見過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嗎難道你不為它而折服嗎
天空剛下著雨的時候,地上顯然很濕,但并沒有太大積水的痕跡。仿佛,每一縷空氣里都有著一種濕潤的,鮮酥的味道。待到太陽的出現,它那柔和的光輝穿過一層層薄薄的云塊,均勻的地落在眼前的草地上。草地很大很大,鋪陳出一堆嚴嚴實實,濃得化也化不開的綠,經過晨光的映射,宛然變成了玉絲,卻又像一塊龐大的無暇的翡翠,又晶瑩又濕潤。
到了寒冷的冬天,那些奇花異草都躲進了暖房。即使如此,如果尚一疏忽,照顧不精心,它們就會凋零,甚至枯死。小草卻不然,在野地里無人管理,卻放縱生長隨處可以繁榮。
小草,青青的小草,頑強而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佩;永遠給人--有益的啟發。
學習當中,我們就應該有著小草這種精神,就像小草面對狂風和保暴雨的洗禮,也能頑強的生長;而我們學習的時候遇到的困難與壓力,也應要迎難而上,不應逃避。逃避,只會令自己失去了希望,也就失去了成功。小草,有著不屈不撓的剛毅性格,自強不息的精神,頑強的生命力在哪里都有希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是贊美她扎根大地。裝點綠色,默默擁抱大地。表達她對大地母親熾熱的愛,深沉的愛。
小草,青青的小草,她受過生活的考驗,她受過大自然的洗禮,它是春天,它是希望。今天,小草喚醒了我,是小草給了我希望。
你可知道 (字數:1200)
每天都是這樣,平時睡到12:00多才醒來,但現在每天都要很早起床,休息時間越來越少,臉上的皺紋卻一天比一天多,看著我好傷心啊。
爸爸每天都要工作,而且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整日在外忙碌。每當夜幕降臨,到了吃飯的時候,我在家里吃著熱呼呼香噴噴的飯菜,都會不禁想起操勞的爸爸。不知道爸爸吃的好不好,吃的飽不飽。多么希望此時爸爸能坐在我的對面,和我們一起吃飯。和我分享學校里的趣事,讓我為他分擔一絲憂愁,增添一絲快樂。
晚上爸爸經常會打電話回來,問我和哥哥在干嘛!如果聽到我們在寫作業,電話那頭便會傳來爸爸舒緩的話語,我明白,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爸爸覺得在辛苦在勞累都是值得的。我知道,只有我們的努力才能讓爸爸感到高興,只有我們的自覺與刻苦才能讓爸爸感到更欣慰。
爸爸一直為這個家,為我們的成長操勞著,自從爸爸開了工廠以后,就天天想著怎樣才能把生意做好,想啊想,自己的頭發慢慢地發白卻毫不察覺,還說自己很年輕。歲月多么地無情,悄悄染白爸爸的烏發;歲月又是那么多情。讓絲白發與道道皺紋記載爸爸的辛勤付出!爸爸心里時刻裝著我們,自己卻從來不注意身體,天涼了也不知道多穿一件衣服,生病了也不知道去看醫生……
爸爸您知道嗎?每當您在家里看電視時,剛從外面回來的我,發覺您好像有老了一些似的,皺紋也多了幾道,白發也多了幾根,看到您這樣,我真的好心痛啊,恨不得馬上長大和您一起解決所有困難,為您分擔,讓您好好放松放松。
我在慢慢地長大,隨著興趣的增加,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需要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爸爸從不讓我為錢的事擔心,每個月都會給我零用錢,他每次把錢給我的時候,我都在想,您賺到的那筆錢得付出多少辛勞!爸爸,放心吧,我不會讓您的辛苦白費的!
每次我都不好意思伸手出來接過爸爸手中的錢,因為自己沒有做過太多的事,但卻可以拿到無勞的收獲,霎時感到手中紙幣的份量是多么沉重,那是爸爸的辛勤勞動換來的!
記得第一次為爸爸做飯,是在我小學的時候,因為媽媽有事在外,不能回來,我自告奮勇為爸爸做了一餐豐盛的午飯。
爸爸吃的好開心啊!他說我懂事了,其實那個時候的我一點都不懂事,而且我覺得自己做的飯很難吃,但爸爸卻說很好吃,我很明白他這樣說只不過不想我生氣而已,也是珍惜我的勞動成果,接受我的一片心意吧。
我做的菜啊!就能用到我平時說的“中看不中吃(用),這樣的菜真是讓你大跌眼鏡,看看沒什么胃口。
真不知道爸爸是怎樣硬吃進去的。
爸爸說:女兒用孝心做的飯是天下最好吃的!勝于一切美味佳肴,爸爸的話使內心頓時涌起一股暖流……
爸爸,您可知道這是我最刻骨銘心的第一次,因為我第一次喂您的艱辛盡了自己小小的一份心意。
深圳市田東中學 陳麗娜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