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耳朵出走記
有一個非常吵鬧的小鎮,吵的不得了,但生活著的居民似乎并不在乎。聽:馬路上車的“嘀嘀”聲,刺耳的警笛聲,人行道上人們的吵鬧聲……噪音震耳欲聾。
一個晚上,夜深人靜,耳朵們開了個會。市長的耳朵說:“城市的人們根本不在乎我們,噪音都快把我們吵死了!”其他耳朵紛紛說:“是啊,是啊……”市長的耳朵又說:“干脆我們集體出走吧!這個地方我們實在呆不下去了!”“那人們怎么辦啊?”一個耳朵說。“管它的呢?人們又不愛護我們,活該!”這回說服了所有的耳朵,大家悄悄從主人臉上溜掉,搬到附近的一條河里了。
第二天,人們發覺耳朵不見了,大喊一聲:“怎么回事?”但是誰也沒有聽見,就連他自己也不例外。市長說:“我們去把耳朵請回來吧!”可是還是沒有人聽見,市長想了想,決定用字進行交流,寫上:我們去把耳朵請回來吧!人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河邊,他們對耳朵說:“耳朵們請回來吧!”耳朵們說:“可以。不過有個條件:聲音不能超過40分貝。”人們答應了耳朵的要求。耳朵們猶豫了以下,紛紛回到各自主人的臉上了!
從此,這個小鎮再也沒有噪音了,耳朵們快樂地生活著……
讀《一棵長著耳朵的樹》有感 (字數:900)
讀完了《一棵長著耳朵的樹》,自己有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受。
雖然這本書是童話,可是童話更能夠穿過現實,讓讀書者體會、領悟到真理,好書的區別就在于此了。剛剛翻開這本《一棵長著耳朵的樹》,馬上會被童話中的奇麗幻境迷住,仿佛真的和迷糊豆比賽踢卷心菜,一起認識了小人精,一起飛向了藍天,在一起吃炒冰,最后還眼睜睜的看見小人精把鍋鏟捏回了小銅豬。
小人精說的不錯,迷糊豆是個真正的小孩子,他不像郝佳一樣愛打小報告,也不像呂曉明一樣努力學習。迷糊豆只有孩子的特征——愛玩,不愛思考。可大人總是把孩子逼的像自己一樣成熟,讓孩子提前成年,思考孩子本應該不思考的事情。可不知道是迷糊豆的父母教育有方,還是迷糊豆自己沒有接受到這種強迫式的教育,迷糊豆還是個孩子。但不管是怎么樣,終究迷糊豆還是因禍得福——小人精看中了他。在和小人精的游戲中,迷糊豆學到的東西比上一千堂課還要多。迷糊豆也因為和小人精的接觸,而更加童真了。
童話是文字特別的表達方式,與其說這是一種不現實的幻想,倒不如說這是我們自己的美好愿望,每個人在心底的深處都會有一座城堡,孩子總是愿意分享,而大人把自己的內心封鎖起來,讓別人看不見他真實的自己,把自己作為想象中的,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活潑開朗的,可因為種種原因,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最完美。可這些盲目追求完美的人永遠都不會想到——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在世界上終究要犯錯誤,要走彎路,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從錯誤中獲得經驗和教訓。當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誰都知道,可成為大人后,卻做出了自己明明知道錯誤的事情。就像鄭淵潔說的:孩子把玩具當朋友,大人把朋友當玩具。孩子永遠不可能明白這個道理,但僅僅是孩子,長大對孩子來說永遠那么遙不可及,大人的世界真的就那么美好嗎?仔細想想,為了利益,大人不得不做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為了金錢,大部分大人只能抱怨,而小部分大人才能夠享受。孩子在憧憬長大,擺脫父母嘮叨的時候,還是忘記了——父母都是為了你。這句話可能每一個父母都和孩子說過,但孩子終究是聽不進去的,可當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的時候,他除了體會到父母的愛和艱辛,也知道了大人偽裝自己的原因。可,孩子還是孩子,完美才開始變的遙不可及,但近在眼前的完美在哪里呢?就在童話。大人不愛看童話的原因是他們不相信,只有童真的人才能看到真正的童話。而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奇異的生物,孩子在大人的影響下,最后一點渺茫的希望,渺茫的,一道光……
深圳康橋外國語學校六年級 彭齊賢
童話故事:眼睛、鼻子和耳朵 (字數:300)
小主人的眼睛近視了,要去配一副眼鏡。
配完眼鏡回來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愿地說:“眼睛近視了,應該帶眼鏡,但眼鏡為什么要卡在我們身上呢?”眼睛垂頭喪氣地說:“誰讓小主人把我弄近視了呢!要不咱們能有這么大的壓力嗎?”聽了眼睛的話,鼻子和耳朵開始想辦法。
一天,小主人彎下腰撿東西時,鼻子和耳朵使勁一晃,眼鏡“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見東西的輪廓。他向前走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腿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鏡,花了好多錢呢!這時,嘴巴說話了,“要是你們不搗亂,小主人能摔跤嗎?能花那么多錢?”聽了嘴巴的話,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搗亂了,也乖乖地聽話了。他們齊心協力支撐起眼鏡,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夸它們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齊心協力,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石景山區六一小學二年級:田飛飏
讀《一棵長著耳朵的樹》感悟 (字數:1200)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叫一棵長著耳朵的樹的書,這里面分好幾類,其中小人精和迷糊豆故事最長,我也最喜歡看,所以感悟比較深刻。
迷糊豆是個九歲的三年級小男生。有一次學校組織同學們到森林公園去春游,迷糊豆不守規矩走在隊伍外面,后來迷糊豆跟樹講起話來了,同學們都笑了。迷糊豆然發現越走越離隊伍越遠,迷糊豆跑起來,他以為這樣能跟上隊伍,最終隊伍在他的視野消失了。迷糊豆走了半天,就像有無數只手拉住了他,要把他留在這里。
迷糊豆大聲喊道,“你們在哪?”可是他自己才能聽見。然后他被一顆很大的卷心菜絆倒了。“好玩哦”,正在他得意忘形的時候,“哎幺”他又摔了一跤。迷糊豆喊道:“你是誰,快出來!”卷心菜對他說:“你拿一把扇子使勁的扇我,我就出來了!”迷糊豆見遠處有棵芭蕉,芭蕉葉子又寬又大,正好做扇子用。扇哪,扇哪,奇跡出現了!卷心菜綻開了,里面蹦出個小人,他就是小人精。
迷糊豆又對那棵長著耳朵的樹說起了話:“大樹,你好。”樹的葉子顫抖起來,迷糊豆高興地說道:“它聽見了。”迷糊豆的夢想是飛上天,小人精說道:“你上這棵樹。”他上了那棵長著耳朵的樹,小人精也上去了,樹一直在增高,很快飛上了天。他唱起了他最愛的歌《好漢歌》:雖然沒有翅膀,卻可以像鳥兒一樣飛翔,因為我的心兒總是在飛,飛呀,飛呀,一直飛到白云身旁……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了白云身邊,可見白云是座冰山,他們在冰山累了就吃冰。
“你想不想到白云里面去?”小人精問道。迷糊豆跳了進去,小人精也跟著跳了進去。他們來到一片松林里,好熱鬧啊!有一些袋鼠不能從白云上跳下去,其他的都能,迷糊豆幫助袋鼠能讓他們跳下去,把白云積在了它們的尾巴上,“他們能跳下去了!”迷糊豆說道。
小鳥要孵蛋了,小人精把蛋放在白云上,蛋就自己孵出來了。
迷糊豆知道了每當夜晚的時候,都會有偷夢的影子,小人精問道:“你想偷什么樣的夢?”迷糊豆說:“是我同桌,她叫孟小姣,從小就有嚴重的心臟病,不能跑,不能跳,還不能大聲的唱歌,只能小聲的唱……”
由于天快亮了,小人精得趕快行動,迷糊豆擔心小人精會不會偷來夢,小人精已經背著一袋子的夢回來了說:“快帶我到你同桌的家里去,小人精把一袋子的夢放進了放入孟小姣的耳朵里并說:祝你夢想成真!”
天已經亮了,小人精說:“我們就在這里分手吧!”小人精給迷糊豆指出一條路--大樹的洞,因為迷糊豆要上學所以他不能再飄起來了。迷糊豆是從一個樹洞里出來的,他看見了孟小姣,她是多麼的自然啊,孟小姣夢想成真,心臟病好了,這是一個藏在迷糊豆心理的秘密。上課鈴響了,迷糊豆飛快的向教室跑去……
我的感悟:在這篇童話里,迷糊豆和小人精認識了,小人精覺得迷糊豆是個“真正的小孩子”,因為他具有小孩子所應該具有的自由、快樂、友善和好玩的天性。迷糊豆所有美好的夢想與心愿,都得到了小人精的鼓勵和肯定,并且因為有了小人精的幫助而變成了現實,包括在黑夜里去“偷一個健康的夢”送給那個患了心臟病的小女生——孟小姣。
濰坊北海學校五年級:胡云斐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