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奮斗
生命的旋律
——讀《學到終生》有感
想不付出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
——張海迪
在我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我最崇拜的有三種人:一種是能夠給我帶來照顧、關心、教育、引導的人,例如爸爸、媽媽、老師等;一種是愛國、為國捐軀的人,例如戚繼光、黃繼光等;還有一種就是像竺可楨爺爺那樣一生為理想而奮斗的人。其實,我也說不清竺可楨爺爺是個怎么樣的人。可是,自從我閱讀了《學到終生》這篇文章后,我終于明白了。
讀了《學到終生》這篇文章以后,我的心不禁一顫。“二月十日,0-1℃,偏北風3-4級,森林防火5級。請明天準時收聽。”收音機里傳來一位阿姨清脆、婉轉的聲音。“唉,還是親自體驗比較有真實感,都怪我生了病,而下不了床……”忽然病房里傳來埋怨自己、責備自己的聲音。哦,原來是著名的氣象學家、物候學家、自然地理學家,曾經還擔任過浙江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生物學地學部主任的竺可楨爺爺。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為竺可楨爺爺,為理想而奮斗,為學到終生的精神。
其實,像竺可楨爺爺一樣為理想而奮斗的人,又何止他一個呢?陸游、王冕、魯迅、蔡元培、馬寅初等,他們都是為理想而奮斗的人,學到終生的了不起的人物。
我的身邊有位大姐姐叫張瑩瑩,她小時侯的成績老師落后。到了初中,她每天回家都只有做檢查、預習、復習這幾個字。盡管老師讓不讓學生們做這些事,她總是每天都做到。
我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平時也有點貪玩。可是每當考試前,我便會認真地復習,以免考試時出錯省得讓媽媽臭罵一頓,這樣即省媽媽的口水,有可以讓我安心地松口氣。可是,嘮叨的媽媽連單元測試也不放過。三年級第二學期,我語文考了91分,心想:媽媽應該不會罵我的,而是耐心地教育我。想到這兒,我便松了口氣。“果然不出所料”,我剛把試卷遞過去,沒想到一下就看到了我分數扣得最多的一處。她那彩云般燦爛的臉一下變得電閃雷鳴、風雨如晦,“這么簡單的題目居然扣了5分!”我含著淚,媽媽,對不起,都是我的粗心大意。我以后考出來的成績一定讓你滿意。從此,我更加努力了。隨之,我的成績也逐漸上升。
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后悔過去,不如奮斗將來。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不會描寫,詳略不當
傾聽奮斗與成長的足音 (字數:1200)
已經慢慢的忘記了,失去一些事一些人后的那些傷痛。一瞬間的重逢和偶然,一句熟悉的問候,想念,勾起曾經快樂無限。還有對若干年前的記憶,若干年后的回憶,還有曾經發自內心的追憶。
——題記
以前總愛把成長與青春掛鉤,可直到看了《成長》后才徹底明白,青春不過是成長的道路,走過了青蔥歲月,回首一看,才知成長。
故事始于1986年,主人公彭飛生于一個軍事世家,同時也是一個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從小生長在這樣一個軍人家庭的彭飛有著極強的個性,自信剛強的他與慈愛的母親關系十分融洽,但父親那種不容反駁的命令式口吻,嚴格苛刻的軍事化管教,以及彭飛的倔強叛逆,使得這一對父子矛盾不斷,水火不容。為了擺脫父親的陰影,也為了向父親證明自己,學習成績優異的彭飛放棄了清華北大,而毅然決然的參加了空軍的招飛,離開家庭進入軍校,從此踏上了從少年到軍人,從軍人到飛行員這樣一條坎坷艱辛的成長之路。
彭飛沖動的選擇說不上是對是錯,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的選擇足已改變他的一生。
在預校中,彭飛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磨難,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遭淘汰離開,他憑借自己的堅強和毅力堅持到了最后。成功地從預校畢業,進入航校,并最終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用運輸機飛行員,開始了自己的軍人生涯。
彭飛的成功與家庭無關,卻與夢想相連。
而此時浪漫的愛情也不期而至,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孩安葉,出現在了彭飛的生活當中。兩人從令人莞爾的美麗戀愛步入婚姻的殿堂。
彭飛父親的飛行夢曾因為小小的感冒而未能實現,飛行員是個夢想、也是個枷鎖,彭飛的倔強是因為父子倆的個性很像,也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有遺憾的軍人父親。但也正是因為他是個軍人,當他意識到自己過去對妻子的忽視的時候,他大方的承認錯誤、改變自己的態度才尤其顯得彌足珍貴。
而安葉,她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名偉大的記者,跟彭飛剛認識的時候,她正專心跑新聞,她對自己的職業、事業的熱愛完全寫在臉上,這份熱愛當初也是吸引彭飛的原因。所以,當她開始慢慢為了這份愛、為了彭飛、為了他們的家而犧牲自己的工作、夢想甚至是自我的時候,她會感到彷徨無助。她追求感情的對等,所以她在幫助彭飛重返藍天之后選擇了留在江城,而不是跟彭飛去二團。因為她若去了,那她就更找不到自己了,一個找不到自己的人,如何能為愛人付出、如何能去愛人、又如何有資格去要求、爭取和享受別人的愛。
至于彭飛,他聰明、肯努力、肯說實話、有個性、有魄力、有能力,但是真的是從小讓他順慣了,86年的高考就能想考幾分就考幾分,后來又是各項成績條件優越考上的飛行員,還有一個那么支持自己的媽媽,后來還有個那么“知書達理”“愿意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老婆。就這么一直順著,順到他連自己時常表現出來的以自我為中心都感覺不到,一定要到最后最后了,自己的婚姻終于亮起了碩大一盞紅燈了、終于老婆很嚴肅認真的說要離開自己了,他才肯好好跟爸爸求教,才肯好好想想,自己的婚姻走到這個地步,到底是為什么,自己到底有沒有責任。
彭飛結婚十幾年,從來沒有好好想想自己的老婆需要什么,所以最后安葉提出離婚的時候,她說,讓他以后好好對待未來的妻子,他卻問,我應該怎么做。
從一個男人的角度來看,女人是不好懂的,陰晴變化不定,想要什么就應該直接說。但是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看,如果要對自己的男人什么事都用說的,那還不如要一個保姆或者助理,但是如果自己的男人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想什么、或者像彭飛的爸爸說的,能時不時用一點小小的東西告訴自己他心里有自己,這個女人會很容易就滿足。可偏偏彭飛像安葉所說,他是冷血的軍人機器,他是工作狂,所以他不能理解一個女人的心理。
這時,突如其來的百年不遇的雪災和那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來到,彭飛隨著部隊迅速投入到了抗冰、抗震的戰斗任務當中。
從軍校中的嚴酷淘汰,到地方單位的高薪誘惑,再到克服病癥重上藍天,一路走來,彭飛面對各種各樣的磨礪,始終堅守著一個軍人飛行員的信念和操守。而在這場史詩般壯麗的抗災戰役當中,彭飛面對的是生與死的考驗,這是對一個飛行員和一個空軍戰士的終極考驗。
抗震救災之時,彭飛的母親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離開了人世。而彭飛的父親一個人承受了摯愛的妻子的死亡,不告訴在前線的兒子。
此時與彭飛已離婚的安葉得知消息后與彭飛的父親共渡難關,看到公公婆婆為彭飛做的一切,心中震撼,反思自己。
彭飛完成任務,母親早已不在。他回到家中,看到得是仍存于殯儀館冷柜的母親,這也是安葉為讓他見母親最后一面而做的決定。
劇終時,畫面落在奧運會開幕式上,萬眾歡騰。安葉帶著孩子與彭飛的父親一起看電視。而另一邊,彭飛默默地指揮著部隊進行空中消雨作業。
開幕式上璀璨的煙火,是對他和戰友們,以及支持他們的親人們最好的獻禮。
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或許因為角度不同,很多人注重彭飛與安葉的感情變化,可我看到更多的是彭飛如何在事業,情親以及愛情中角色的不同分配,他可以做一名敬業的空軍,一個優秀的父親,卻無法扮演好一位稱職的丈夫。在感情的世界里,他想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可現實讓他無法做到公平。
就像最后的最后,彭飛的媽媽走了,他終于給安葉買了一條真絲披肩,安葉嘴上說,你怎么也學會這個了。但是大家都清楚,她是感動,是開心的。
彭飛走在青春這條充滿坎坷與荊棘的道路上,他的堅持,源于他的沖動,他的成功,源于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他披荊斬棘,雖在愛情上不算完美,但在事業上,他不斷前進,愛情的經歷也讓他不斷成長。
通過《成長》這部劇集,也通過劇中的主角彭飛,我明白:奮斗中的苦倦累都只是生活的調味劑,成長中的喜怒哀樂也不過是我們凡人所必經的歷程,所以成長注定是我們逃不過的“劫難”,無法回避也無處躲藏,如何面對是我們唯一可以做出的選擇。
我們一直在成長,卻剛走到青春的路口,席慕容說過,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成長,不一定在青春年華,青春年華,我們一定在成長。
成長的路上,我們跌跌撞撞,哭哭笑笑,忙忙碌碌看人生匆匆,我們留下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也許,在某一天,我們會讓生活折磨的麻木不仁,但當我們走過了歡笑,淚水,孤獨和彷徨之后,便會發現:還有這樣一份永恒的感情,叫我們明白——有愛,就有幸福。
【老師點評】:引用或概括不當,立意不明確
珍惜現在,努力奮斗——讀《駱駝祥子》有感 (字數:500)
讀《駱駝祥子》有感老舍先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一生著作很多,我們經常接觸到他的作品。這個暑假,我品味了他的一篇代表作《駱駝祥子》,這部小說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命運。祥子一貫要強和奮斗,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像他這樣善良,正直的人,可就是得不到上天的疼愛.好不容易買來的新車被搶;虎妞設計騙他,他又委屈求全地娶了自己不愛的人;自己喜歡的小福子被賣到白房子后自殺.這些事,給了祥子一重重的打擊,他本想用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但經過這些打擊,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信心,自甘墮落,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最后卻得了一身的臟病,成為了一堆行尸走肉.祥子的這個悲劇,我感到萬分同情.他本性善良,正直,卻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開始,他努力地與生活作斗爭,與萬惡的舊社會作斗爭,只是當他的心靈受過一次次重創之后,他失望了,他退縮了,如果他肯一直堅持下去,那么他所面臨的或許是美好的明天吧!如果祥子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我相信,以他那樣的努力奮斗,以他那樣的正直善良,他必定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他必定會擁有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來.相比祥子而言,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環境,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國家社會的期望,將來作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中心不突出
只有奮斗,才有出路 (字數:1000)
當一個人獨立生活的時候,還有這樣的對生活充滿信心的,實在是難能可貴.因為人總不能被困難嚇倒,而應迎難而上,克服困難,挑戰自我.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戰勝困難在一次背包旅行的途中,魯濱遜乘坐的飛機在無人島上墜毀.這是什么地方?熾熱燦爛的陽光,一望無垠的大海在魯濱遜眼前展開的是一幅浪漫,孤獨,刺激和冒險的畫卷.然而,如果真的獨自留在無人島上會怎么樣呢?這里沒有自來水,也沒有煤氣爐,打不通手機,也沒法叫外賣送餐.除了泥土,大海和一直生活在那里的動植物以外,無人島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為了讓人類生存而存在的.一滴水都要親自去找,一個火苗都要親手點燃.在這樣的狀況下,你還會感到浪漫嗎?
魯濱遜并不是天才,但是他有著更強的好奇心.他歷盡了限險,九死一生.他經歷了沒有淡水的痛苦,克服了孤獨一人生存的恐懼,熬過了無人島上漫長的梅雨期,戰勝了自己精神的絕望,最后終于乘坐英國海輪,駛向希望的故鄉雖然魯濱遜生活在遠離當時社會的荒島上,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始終沒有脫離過社會,利用先前在社會中學到的知識使自己活了下來.這本書記述的是一艘大船失事后,唯一幸存者魯濱遜在荒無人煙的小島,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活了二十八年的冒險經歷和內心活動.魯濱遜在島上孤身一人,面對困難和挫折,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活下來.他從失事的大船,找了些木材,在荒島上蓋了間房屋,為了防止野獸,還在房子周圍打上了木樁.來到荒島,面對首要的就是吃的問題,船上的東西吃完后,魯濱遜開始打獵,有時可能會餓肚子.于是他決定播種,幾年后,他終于可以吃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后來他有會到了自己的國家.其實學習也是這樣,也有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為我沒有那份自信.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于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斗嗎?不,我寧可躲得遠遠的,祈禱他們永遠不要發現我,因為我沒有那種膽量.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為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們的關愛,社會的關注是一種莫大的快樂.我們需要具備魯濱遜那樣的刻苦奮斗的精神.安逸的生活煉不出精干的水手,平靜的湖面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環境優越,生活舒適,往往會誘發這種惰性,阻礙人們成長;而惡劣的環境卻能激人奮發,使人立志改變處境,因而促使一個人成長.有了這種敢于挑戰的精神,不管環境是好是壞,都能創造條件,克服困難成才.否則,優越的環境,會成為滋養惰性的溫床,艱苦的環境會成為淤埋弱者的深淵.正如人生道路,它坎坷,它不平,到處有荊棘,石頭,高山,急流.人生,并不滿布絢爛的朝霞;它是由痛苦,磨難,快樂的絲線,組成的網.當我們受到挫折,積極對待.我看到這樣一句話:"天不總是藍的,水不總是清的,草不總是綠的,花不總是艷的,人生也可能一帆風順!"花要凋落,草要枯黃,但春天又給它們生機.《魯濱遜漂流記》給我的啟示是:只有奮斗,才有出路.
【老師點評】:詳略不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