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學數學體會
我是個小學生,已學了幾年數學,就說說對數學的認識。
數學最有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數學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每件事,每個時刻都要用上它,可說是不能沒有它,它的出現方便大家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經常碰到的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加減乘除的方法時時刻刻用到它。比如,我們經常要買吃的穿的用的物品,要付錢給老板,你給他錢,大多數是一張整鈔,老板還要找零錢給你,找得對不對,你自己肯定還要算一下。我也常自己去買東西,我算找零常用減法。有次我買東西,東西3元6角,我付了10元,老板找我錢時,先付給我4角硬幣,嘴里說道4元,再付我1元硬幣,又說道5元,最后給一張5元紙幣,又說道一起10元。我起初不解,后一想老板用的是加法,東西和找零加起來正好和我給他的10元相等。我體會到解決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辦法。在我們生活中只要留心,一定會有新的發現,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數學很有實用性。現在大家都有房子,經濟條件好了,總想把房子裝修一下,讓自己住得舒服一些。比如,客廳要鋪地磚,我應該買多少塊地磚,買多了想退會碰到麻煩,損壞和搬運總是煩心。這就要自己先估算一下,盡量不要多買,差不多夠用最好。這時,我們課堂上已學過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派上用場了。先量一下客廳的長寬算出面積,再了解一下一塊地磚的面積,用除法就能算出要多少塊地磚。房間鋪地板,墻面刷涂料等要用多少材料也可用同樣的方法算出。還有很多方面可以用到我們學過的計算方法。
數學有時也可找到規律性。有些數字的計算找出規律性,記住了這些數學和它們的計算結果,以后碰到可以很快算出結果。舉幾個數學例式:25*4=100,記住了這個結果,那么25*8就是前式擴大2倍,得200。同樣125*4=500,那么125*8=1000。還比如:個位數是5的二位數,它們的平方數也有快算方法:比如35的平方,先將個位數5的平方算出,得25,這是35平方后的個位數和十位數,它的百位數或千位數要這樣算:取35的個位數3,再取一個十位數加1的數,即3+1=4,然后將十位3和其加1的數4相乘得12,最后將12和25連寫,得1225。這就是35平方的得數。其他個位是5的二位數平方也同樣加1。掌握了這一規律,記住了方法個位是5的二位數平方就很快算并寫出,比如25的平方625,55的平方3025。有些娛樂活動中也會用到數學基本知識,可以說數學還具有娛樂性。我們除了日常工作學習生活,還必須參加娛樂活動,否則生活會變得枯燥無味。娛樂活動的種類項目很多,其中撲克也是常玩的一種。據說玩牌時要想羸就必須記住某號牌已出了多少張,其他人手中還有多少張,這樣來計算自己出牌的大小和順序,做到心中有底,不至于出錯牌。計算正確,即使自己的牌不是很好,也不會讓自己輸得很慘,甚至還能勝出。還比如,棋盤式小方格中填數學游戲,要使用方格的橫.豎.斜格中的數字加起來相等,每小格中必須填上合適的數字才行,這是很費腦筋的。
常聽大人們說,知識就是力量。數學就是一門最基本最重要最須掌握的知識,可以說數學也是力量,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中,沒有數學知識,沒有它的精確計算,事情就寸步難行。例如:我國最近發射了“神七”飛船,大家看過電視報道就知道,它的發射時間,空中運行軌跡,它返回地球的時間和地點,都是經許多科學家周密計算過的,才保證了這次任務的圓滿成功,使我國的航天技術向前邁出了歷史性的一大步。我說了上面這些,可見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多么重要。現在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是最基本的,我們一定要把最基礎的知識學好,以后還有更深的數學知識要我們去學習。大家共同努力吧!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我的數學老師 (字數:400)
我的數學老師賈老師長了一雙神奇的眼睛。 以前她總戴著眼鏡,可是不知最近怎么不戴了。可是如果有同學在上課時做小動作,她的眼睛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會準確無誤地說出他做了什么。我把這事告給了媽媽,媽媽以為賈老師治好了近視,趕緊去向賈老師討教治近視的好法子,不過老師的回答,讓她很失望,老師的眼睛還是近視眼,只不過這幾天沒戴而已,現在你知道賈老師眼睛真的很神了吧? 她有一顆寬容的心。有好幾次,有幾個同學忘帶卷子了,賈老師不但沒批評他們,還給他們找試卷,實在找不到,就把自己的給了他們。 不過你犯錯了,賈老師也變得嚴厲起來了。有時我上課不認真聽講,賈老師就會用她那雙神奇的大眼睛告訴我,要認真聽講,不然就會落后。這時我就趕緊認真聽講了。有時我粗心做錯了賈老師也會嚴厲的批評我,說:“你看,你錯了不該錯的題,以后要細心,改掉粗心哦!”我知道賈老師批評我是為我好,我也在努力改正粗心。 我喜歡我們的賈老師。
我們的數學老師 (字數:1100)
開學第一天,同學們都焦急地等待著我們新的數學老師。鈴聲剛落,一個一身休閑裝打扮的大男孩走上了講臺,高高的個子,短短的頭發,充滿了陽光與活力。他放下手中的東西,環視了一下教室里的同學,便到黑板前,提筆疾書,頃刻間,“韓明祥”三個大字清晰的出現在黑板上,然后他對著大家說:“大家好,我叫韓明祥,是你們的數學老師,這個學期將由我帶領大家學習數學這門課,希望我們合作愉快!課堂上我們是師生關系,課下我們可以做朋友,你們也可以把我當成哥哥。”說到這里,本來鴉雀無聲的教室里一下沸騰起來了,緊張的氣氛頓時煙消云散,韓老師從此也變成了“哥哥老師”。
韓老師剛剛大學畢業,學識淵博,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都能侃侃而談;由孔子,到魯迅,甚至當今流行的音樂,他都能口若懸河地講的頭頭是道。他的課和他的人一樣,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是本來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得比妙趣橫生。記得有一次,韓老師模仿《非誠勿擾》主持人的臺詞給我們上課,一進教室就對著我們說:“歡迎收看大型教育類節目,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我是主持人哥哥老師,本期節目如果哪位同學能回答出老師提問的所有問題,將能得到由娃哈哈營養快線,幸福牽線提供的小紅一朵。”一段幽默風趣的開場,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到課堂上,一陣笑聲過后,大家期待著精彩繼續。
韓老師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關心。在我們心目中,他從來不把我們區分成優等生和差生。在課堂上,只要舉手他就給我們平等的發言機會。無論回答的錯與對,他都不會批評和責怪,反而給于更多的鼓勵。記得有一次,韓老師正滔滔不絕的講課,一個小搗蛋突然站起來問:“老師,日食再次出現是什么時候?”此話剛落地,班里像炸了鍋一樣,這是數學課啊,這個冒失鬼在這個時候怎么想起來問這樣的問題啊……這時老師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這個同學應該得到表揚,做學生就要勤學好問,但是,學習也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可不行,等下了課我們在研究關于日食問題好不好?”課堂又恢復了平靜。
韓老師也有“笨”的時候,那天我們上“一元一次不等式”這節課,他一上課就為難的給大家說這節課太難了,到現在他還沒搞懂,讓我們自學,討論,總結,然后講給他聽,同學們既興奮又激動地學了起來。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后,大家個個胸有成竹,躍躍欲試,競相舉手。“好,請劉瑞同學給我講一下。”韓老師坐在下面當起了學生,劉瑞在講臺上認認真真地講著,真像個老師。韓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時而點頭贊許,時而搖頭反對,時而舉手提問。劉瑞講完了,哥哥老師健步走上講臺,問:“大家聽懂了嗎?”“聽懂了”臺下大家齊聲回答,“那誰來總結一下這節課?”“我……”大家爭先恐后。一節數學課就這樣輕松地過去了。其實老師并不是“笨”,而是為了培養我們自學的能力。
韓老師平時雖然很和藹,卻不失原則。他對我們的學習要求很嚴格。一些同學剛開始學習不認真,韓老師就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努力讓他們改掉這些壞毛病。他為了把知識講得更詳細,常常工作到深夜。老師這種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因此,每節課我們都聽得非常認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原本一個個枯燥的數學符號,現在變成了一串串跳動的音符,我們班的數學成績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期中考試,我們班的成績一躍成為全校第一。
韓老師不但課講得好,而且還多才多藝。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元旦。學校為了活躍校園文化氛圍,特舉辦了元旦晚會。老師既當主持人又和我們一塊表演了一個小品,期間,他又一展歌喉,抱著吉他自彈自唱了一首《童年》,聲音圓潤,歌聲優美,讓大家一飽了耳福。
外班的學生都羨慕我們,羨慕我們有這樣一位好老師。老師不但教會了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年時間,您和風細雨般的話語,蕩滌了我們心靈上的塵泥;您浩蕩東風般的叮嚀,鼓起我前進的勇氣。老師,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因為我們也要做一個向您一樣的老師。
【老師點評】:描寫不生動,表達欠文采,詳略不得當
由月餅引出的數學問題 (字數:600)
(3)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媽媽帶我去商店買東西。我看到兩家商店都在搞促銷,商店一是有獎銷售,一等獎1名,獎金是xx元;二等獎2名,獎金是8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是100元;四等獎100名,獎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購商品九折銷售。我心想:等會爸爸肯定又要問我問題了,便跟老爸說:“我要上廁所”。沒想到老爸卻看穿了我的心思,讓我好好想想在哪個商店買東西更好呢?我仔細地想了想,說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獎銷售,運氣好才能中獎,商店二是九折銷售,實實在在的讓利,所以我們應該在商店二買東西”。爸爸聽了我的想法,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所以我們在商店二買了好幾百元的東西。買了拜節的禮品后,我們打的去奶奶家拜節。在車上,爸爸又問了我一個問題:“出租車是2.5公里內,起步價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則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們打的要花多少錢?”
我想了想,說:“10塊錢,對嗎?老爸。”爸爸搖了搖頭問到:“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呀?”
“5公里不就是2個2.5公里嗎?起步價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嗎?”我望著爸爸說道。爸爸還是搖了搖頭,讓我再認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來。爸爸看著我問到:“到奶奶家是幾公里呀?” “5公里呀。”“起步價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 “5元。” “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錢?” “是。” “那么到奶奶家的距離減去起步價的距離是多少呢?” “是2.5公里呀。” “這2.5公里要花多少錢呢?”我想了想說是6塊錢。“我們總共要花多少元?” “應該是:5+6=11元,哦,原來我少加了一塊錢啊。” “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時,車也停了下來,我們結束了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討。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它,還要用大腦去思考其中的奧秘!我愛數學!窗體頂端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表達不準確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