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雞毛信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12歲的小八路海娃歷經艱險去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是個放羊娃,也是個小八路。他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站崗放哨。一次,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路上要當心,一定要親手把信交給山王村指揮部的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去送信,本以為能安全的把信交給張連長,沒想到路上還是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海娃心想:“糟了,雞毛信怎么辦?”他急得滿頭大汗,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流了下來。一會把信藏在褲袋里,一會兒塞進石縫里。忽然,他靈機一動,從身上撕下一根布條,把雞毛信捆在一只老羊的尾巴下邊。鬼子看到了海娃,齜牙咧嘴的問:“你的,小八路的干活搖了搖頭,“我是個放羊的。”鬼子見問不出什么,只好把他放了。
海娃趕著羊群剛走不遠,就看見幾個鬼子追了上來,原來他們想吃羊肉。糟糕!鬼子捉住的是那只藏有雞毛信的羊,老羊拼命掙扎。海娃想:“雞毛信會不會從羊尾巴里掉出來呀?”于是,他對鬼子說:“老羊有什么好吃的,小羊的肉嫩,吃起來才叫香呢!”鬼子想想也是,就抓了幾只小羊烤著吃了。看著自己心愛的小羊羔被鬼子吃掉了,海娃心痛的哭了起來。
晚上,鬼子怕海娃走了吃不到羊肉,就要海娃和他們一起睡覺。海娃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明天鬼子還要殺羊吃,雞毛信可怎么辦呢?不行,得想法子逃出去!”半夜里,趁著鬼子都睡著了,海娃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出了屋子,到了羊圈,拿起雞毛信,飛快的向外跑去……
終于逃出來了!海娃興奮極了,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著山王村的方向飛跑。眼看著快要到山王村了,海娃一摸口袋,“壞了!雞毛信不見了。”海娃急出一身冷汗,一邊回想一邊順著來路仔細的查找。忽然,海娃眼前一亮,那不是雞毛信嗎,還好好地躺在草地里!
海娃收好信正要往回走,就聽見幾個鬼子嘰哩哇啦的在后面叫他,原來,鬼子今天要攻打龍門村,準備叫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引到一條到處是石頭、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鬼子不熟悉地形,走走停停,海娃順著熟路,飛快地逃走了。他來到了山王村,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張連長按著信,帶著隊伍去攻打日本鬼子的炮樓,消滅了里邊的鬼子,取得了很大勝利。
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海娃那機智勇敢、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一定要倍加珍惜。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老師點評】:詳略不當
雞毛信 (字數:800)
下午表弟在看電影時,我過去一看,《雞毛信》,看著看著就勾起了我小時候玩“雞毛信”的游戲時的情景。
那是我6歲時在外婆家的事了,我們經常到“聚會點”——我阿姨家玩游戲。有一次阿姨提出玩雞毛信的游戲,大家都沒聽說這個游戲,經阿姨一解釋,頓時茅塞頓開。于是我們找來一張紙,按人數裁成十塊,四六分,四個鬼子六個雞毛信。很幸運我第一次就抽到了雞毛信,我絞盡腦汁,把雞毛信的紙藏到褲子里,來到另一個房間,四個“鬼子”中第三個來查找,他從頭發找過去,接著找耳朵,還讓我把頭翹起來看看鼻孔里有沒有,又讓我把嘴巴也張開了,最后把我褲子拉鏈的一腳都找遍了,也沒找到,就放了我過去,剛慶幸自己沒被找到,忽然聽到“啪”的一聲,一個“雞毛信”被“槍斃”了。結束后,我阿姨讓我們分別把雞毛信拿出來,有的放在衣服的商標上,有的藏在裙子的邊上,唯有我一人藏在褲子里。
有一次當“雞毛信”的時候,我把所有的招術都想遍了,加上阿姨還是個“老鬼子”,我想來想去就是沒有想到合適的藏“雞毛信”的地點,突然靈機一動,我找來茶水,喝了一口,接著把“雞毛信”的紙放在嘴里,一口氣吞了下去,藏雞毛信的時間到了,“鬼子”來搜身了,他把所有可以藏“雞毛信”的地點都找遍了也沒找到,就使用殺手锏了,把我帶到廁所間讓我把褲子脫了找,結果還是以失敗告終,也沒找到,終于把我給“放了”,來到原地點阿姨又讓我們把雞毛信拿出來,輪到我了,“我的雞毛信拿不出來了,不過我已經把上面的內容背熟了。”我胸有成竹地說,“你聽‘雞毛信’,背完了。”
“到底藏那兒了?怎么會拿不出來了?”阿姨問。
我嬉皮笑臉地指指肚子,有人還“撲”的一聲笑了出來,也有人驚呼:“你把紙吃下去了?”。“記住,下次可不能再‘藏’肚子里了,要是是戰場那么難道把你肚子剖了找呀?”
“我夠勇敢嗎?要是在戰場我不說有誰會知道我肚子里有雞毛信?”
現在想想還覺得可笑。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不會描寫,立意不當
看《雞毛信》有感 (字數:500)
今天早上,我收看了中央6臺播出的《雞毛信》。被主人公海娃的勇敢深深的感動了。
一天早上,海娃住的村莊被鬼子掃蕩了。鬼子把海娃抓走當帶路的。在這之前,一位八路軍隊長交給海娃一封雞毛信,里面裝著重要信息。晚上,鬼子們又冷又餓,便把海娃的羊搶走殺了吃,海娃想:幸好領頭羊沒有被搶走,要不然雞毛信就完蛋了……
為了把雞毛信及時送給張連長,海娃想出了一個辦法,“逃走”。凌晨,海娃的計劃開始實施,海娃跑呀跑,終于跑到了第一座山,山上有鬼子揮動紅旗,海娃也跟揮手。結果,把信甩掉了,海娃過了關以后,便翻山越嶺,在休息的時候,發現信已經丟了,他便回去找信,雖然找到了,但又被鬼子發現了,海娃只好硬著頭皮回去。第二天,海娃騙鬼子說他知道一條捷徑,便帶領鬼子走進了山道狹窄的石公山,而鬼子卻不擅長走山路,海娃呢?趁機跑了。隨后幾個鬼子追了上去……
鬼子越追越緊了,海娃對鬼子喊:“八路軍來了。”鬼子便信以為真,等他們反應過來,海娃早已跑遠了,正在這危機關頭,八路軍戰士從天而降,把海娃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最后,信安全地送到了張連長手里。接著,張連長發動了攻勢,活捉了日本鬼子首領。
看完電影以后,我感覺海娃是個勇敢,機智的孩子,而且有一些辦法我們跟本想不出來。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危險事,便大呼小叫,而影片中的海娃在大敵當前時卻十分鎮定。所以,我們一定要向海娃學習。
百杏中學初一:李金航
雞毛信 (字數:750)
爸爸出差回來,給我帶回了一本小人書――《雞毛信》。這本書講的故事發生在70年前,故事的主人公是兒童團團長――海娃。海娃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有一次,他替抗日游擊隊送一封緊急重要的信,路上遇到了敵人。敵人把他抓起來,要他帶路。海娃一心想著完成送信任務,頑強地和敵人展開了斗爭。最后,他冒著生命危險,甩開了敵人,把信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八路軍根據這份情報,和游擊隊配合,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看完這本書,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在過去革命戰爭的艱苦年代里,在黨的領導下,有千千萬萬與我們年齡相仿、像海娃一樣的兒童,他們和革命前輩一起,為打倒帝國主義侵略者和國內反革命勢力,忠實地為黨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確實,為國為民犧牲的英雄能讓我們肅然起敬,比如:放牛的王二小,視死如歸的劉胡蘭,大火燒身的邱少云,用自己的身軀堵住敵人槍眼的黃繼光......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至死也不屈服,這種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少年,從小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樣。渴了,喝著甜滋滋的牛奶;餓了,吃著香甜可口的飯菜,真是要多幸福有多幸福。小時候,我認為這樣的生活是理所應當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不斷積累,我慢慢地懂得了,這一切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我們美好的生活!共產黨,一個多么偉大、多么神圣的名字!試問,是誰讓我們過上了豐衣足食生活?是共產黨;是誰使我們坐在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是共產黨;又是誰給我們帶來了幸福與美好?還是共產黨。回想當年,有多少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危,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亡卻留給了自己! 中華人民是崇高的,中國共產黨更是偉大的,他孕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中國民族的崛起打造了很好的基礎。啊,中國共產黨,我愛你!因為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愿我們的祖國在您的帶領下越來越繁榮富強!我們新一代的少先隊員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茁壯成長,報效祖國! 閱讀書目名稱:《雞毛信》 指導老師: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