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安貧樂苦終有成
《岳陽樓記》里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所寫的。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其中有關于他年少時“劃粥”苦讀的故事,通過閱讀,我了解了他如何成功的原因,心中由衷升起對他的敬佩之情。范仲淹少時貧苦,兩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改嫁到朱家,他從小就有志氣,酷愛讀書,后因不堪忍受屈辱的生活,于十來歲時離家出走,在僧房苦讀。他生活很艱苦,每天只熬一鍋稀粥,等粥冷卻后,再劃成四塊早晚而食。數年后,他到外地求學,有個同學的父親見他如此清貧好學,很感動,便送他些肉飯,可范仲淹連碰都沒碰,食物都發霉了。同學問他原因,他說:“我吃粥已經習慣了,如果吃了好的食物,將來怎么過吃粥的苦日子呢?”文章中范仲淹終日以冰冷、凝固的干粥為食,十年如一日,并甘之如飴,沒有因為生活環境的艱苦困頓,而稍有動搖他追求學問、勤奮求學的決心,并最終獲得淵博的知識,考中了進士,成為文學史上有名的大家。相對于范仲淹少時的生活環境,和我們現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們應該不要相互攀比,不要關注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杜絕誘惑的“肉飯”,專心學習。要學習他安于貧困、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的精神,在年少時專心致志不斷學習知識,進而充實、提高自己,為以后長大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打好基礎。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不會描寫
下一篇: 給媽媽的一封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