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關于中秋節作文:開簾見新月
摘要:今天是中秋節開簾見新月,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今天是中秋節開簾見新月,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并給爸爸講了比賽規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得意極了,和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布。我高興的蹦起來,抬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沖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
【老師點評】:結構不完整,語言平淡
中秋節 (字數:1000)
農歷八月十五曰,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曰。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農歷八月十五曰,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曰。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曰,祭月賞月是節曰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曰,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曰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曰。《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曰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曰。
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曰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十七小五年級:霸王別姬
關于中秋節作文:思念在那個秋天 (字數:1200)
親愛的媽媽:
您好!
當我提起這只沉重的筆的時候,我想了很久,很久。思緒萬千,卻無言以對。我卻只能借筆來述說我對您的思念。唐僧西行取經,故有十萬八千里之遠。我那遙隔亞歐大陸的思念之情,您能感受的到嗎?
薄暮時分,樹葉散發著香氣,灰塵中野草的氣息。沒錯的,媽媽。這就是早年秋天令人難忘的東西。媽,秋來了,中秋節也快到了。“團圓”本應該是中秋的主角,可我卻不敢妄斷我們能否一家團聚,不是嗎?
媽媽,我真的很想你,真的啊!月,高傲而清冷地貼著悠遠的藍天,只有細絲般的浮云給他織出憂郁的皺紋。媽,您還和從前一樣嗎?那雙粗糙的手在日光燈下,因為有了月和星辰的做伴而有規律敏捷地跳動著呢?您累了,媽!您能不能就聽一次您寶貝兒子的話啊?坐下來,喝口茶,然后躺下來好好地休息一番。作為您的兒子,我卻不能夠隨您左右陪伴,請原諒您不孝的兒子吧!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您能感受的到嗎?我堅信,您一定很想我!
放學了,我輕輕的放下沉重的包袱。躲在床上,傻傻地注視著天花板。遠離了塵世的喧囂,我從抽屜中抽出一張被褶皺得很新的相片。望著那熟悉卻有十分陌生的臉龐,不禁往事回蕩于腦海。
那件事發生在幾年前的一個金色秋天,究竟發生在什么時候我也不大記得了。只知那天對我來說,是真正的金黃色。極度虛弱的我,躺在病床上。眼見圓圓的月亮和閃閃的星星是金黃色的,去醫院的路是金黃色的,就連媽媽落在我臉上的淚水和那急吁的喘氣聲也都是金黃色的……
夜深了。
爸爸出差已經好幾天了,家里只有我和媽媽。而您又去上班了,我只好孤零零地空守著“閨房”。晚上,我卻沒能咽下一口飯。我感到身心疲憊,我累極了。此時,腦中閃過唯一的渴望——睡。雨,仿佛是孤單的獨白和演奏。
不知什么時候,您回來了。您見我晚飯沒吃便極力地叫醒我。我睡得很沉,說白了,就跟死豬沒啥區別。您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我弄醒。您用您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額頭。您似乎察覺到什么似的。您的眉頭突然緊緊地皺了一下,烏云頓時遮住了月亮和星星。您滿臉愁容地背起我,一個箭步往醫院奔去。雖然我不知道當時幾點鐘了,但我肯定那時一定是在十點以后了。因為,如果不是“十點”的到來,您又怎么舍得邁進家門呢!您急跑時發出急吁的喘息聲與這綿綿小雨交織成一曲美妙的音樂。街上,已經不怎么看到人影的徘徊了。
終于,幾經輾轉來到了醫院。媽,您抱著我直沖進那所謂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岸”。此時,似乎有什么東西打在我的臉上,是雨水嗎?不是的,那是從您眼眶里流淌出來偉大的母愛——淚。突然,我感到眼眶濕潤了,該死的水蒸氣凝聚在我的眼眶旁,好象有什么東西要掉下來似的。我卻無法用這笨拙的筆來描述當時的感受。幸好,一切安好。醫生說只是一般的感冒而已。只用打一針,吃幾貼藥,好好休息一下就沒事了。這時,您笑了,笑得那么真。貪玩的星星又拉著月亮母親的手從烏云中跳了出來。雖然夜已深了,但四處卻一片光明。照亮了醫院,點燃失落的蠟燭,射入我的心扉。回家時,您已疲憊不堪了。一天的奔波勞累讓你一頭栽到床上。您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
世界上有一種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因為有了您的呼喚,我便將要學會呼喚明天。因為是您賜予了我生命,我卻用微不足道的行動來回報。祝您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老師點評】:中心不突出,詳略不得當
中秋節 (字數:100)
中秋節,月亮很圓。我和我的好朋友在玩,月亮跟著我們走。我的朋友說:“月亮跟著我走。”我說:“月亮跟著我走。”我又說:“在你心中月亮跟著你走,在我心中跟我走,好嗎?”她說好,我們就開始開心地玩游戲。
二年級:蕭吉玉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