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星期日,媽媽讓我做了一道數學題,題目是這樣的.小明到超市買糖,正好碰到打折促銷.一包糖原價6元,買第二包則半價.小明買了9包糖,一共要多少錢?買的9包糖比打折前便宜了多少錢?
讀題以后我不明白了,第二包半價是什么意思,哦,就是第一包的一半,6元的一半是3元,那要9包呢?我左思右想,終于通過和媽媽一起畫圖才明白,第一包6元,第二包3元,那么第三包就又等于是第一包,又是6元,第四包等于又是第二包,是3元,以此類推下去,第五包又是6元,第六包又是3元………..爸爸叫我用兩種方法算,第一種方法我看了圖后會做了.5×6=30元、4×3=12元、30+12=42元,一共就是42元。第二種方法我就不知道了,爸爸說可以分組找規律,哦,我明白了,在原來的圖上可以分成4組,每組兩個數加起來是9元,4×9=36元,再加上第9包6元后也等于42元。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比打折前便宜多少錢就簡單了,先算出原來的價錢,9包糖,每包6元,就是6×9=54元。把原價算出來就可以算出便宜多少了,54-42=12元。
這道題其實很簡單,只要腦筋轉一下就行,媽媽說我不肯動腦筋,我發現的確是的,我看到復雜一點的問題就想做逃兵。媽媽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只有懶孩子,沒有笨孩子。&我一定記住這句話,要勤奮學習。同時通過做這道題目,我發現做題時借助一些圖表,更有助我們分析和解決問題,更加容易理解題目,這也是爸爸每次給我分析題目時用的最多的方法,以后解題的過程中,我要多多借助這個好工具。有了它,數學也不是那么難了。
下一篇:跟塑料袋說“BYE-BYE”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找“盔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