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寫人作文:我的“嘮”媽媽
我的“嘮”媽,對我的學習和生活,一天從早到晚總是絮絮叨叨,嘮個不停。
星期天的一大早,我正在睡覺,耳旁響起了媽媽的聲音:“張子凱,都幾點了,還不起床?”“張子凱,快起床!”“張子凱,還睡?太陽曬著屁股啦!”……真是一聲接一聲,聲聲催魂啊!我只好打著哈欠,懶洋洋地起床。
剛吃了早飯,媽媽又嘮叨起來:“張子凱,幾點了,還不快去寫作業。”我問:“寫什么?”媽媽說:“語文、數學、英語各五頁,作文草稿一篇。”我心想:不是吧!老師布置的作業我昨天已完成。媽媽又大吼道:“愣著干什么?還不快去寫作業!”“要認真,別錯了,字體工整,卷面干凈……”真是一句接一句,句句緊逼啊!我只得不情愿地走到桌子前,無奈地打開作業本。
整個上午,像爬山涉水一樣,我終于把老媽我攤派的作業完成。剛寫完作業,我以為可以喘一口氣,玩一玩了。誰知我才摸到玩具,媽媽又開腔了:“午飯都涼了,還不快過來吃飯!”餐桌上,媽媽邊吃邊說邊動手往我碗里夾菜:“多吃蔬菜,增加維生素!”“多吃牛肉,增加蛋白質!”“多吃蛋黃,聰明。”“多吃……”真是一菜疊一菜,菜菜必吃啊!看著面前飯碗堆得像小山似的,我只好裝乖,慢慢地吃著,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菜又撥回盤子里。
剛丟下飯碗,媽媽的“嘮病”又犯了:“快去睡午覺,下午做作業好有精神……”媽媽的嘮叨真像一環扣一環,環環都是“緊箍咒”啊!
這就是我的“老媽”——諧音雙關嘮叨的媽媽。啊,嘮嘮叨叨的親媽呀!
安徽阜陽潁州區蓮池小學三年級:清泉 張子凱
【寫人作文】這就是我 (字數:550)
“小歌手,唱兒歌,一唱就是一大籮......”從一幢樓房里傳出來了一陣悅耳的歌聲。咦?這首歌怎么這么陌生,好像以前從沒聽到過,肯定是這個唱歌的小姑娘胡編亂造的。“小牧童,騎黃牛,邊放牧來邊吹笛......”小姑娘的歌曲換了一首又一首,她可真有唱不完的歌兒呀!
這愛自編自唱兒歌的小姑娘是誰呀?咱們就去認識一下她吧。我們隨著歌聲而去,剛走近門口,那歌聲戛然而止。我們從窗口向里望去,只見一個小姑娘趴在地板上,皺著眉頭在苦思冥想著什么,可能是沒歌詞了吧。突然,她臉上又露出了微笑,不一會兒,她從地上跳了起來,清了清嗓子邊唱邊舞了起來:“,美麗的小蝴蝶,在空中飛舞,快樂的小精靈將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小姑娘唱了一曲又一曲,每一首歌曲的詞兒都不一樣。她邊編邊唱邊跳,仿佛是歌唱仙女下凡間,完全陶醉在自娛自樂的無人境界中了。
有一次,她把雞毛撣子掛在胸前當裝飾品,把本子卷成筒兒當話筒,學著電視里明星的樣兒,跟著電視機里播放的曲調邊扭邊唱了起來,唱著唱著就唱歪了調兒。電視里的明星唱:“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她卻唱成了“我家養了一只小花貓......”你說荒唐不荒唐?咳,真是本性難移呀!
看了這么久,又聽了我的介紹,也許你已經知道她是誰了。哈哈,怎么,你猜不著?嗨!讓我告訴你吧,那個愛自編自唱、自娛自樂的小姑娘就是我!
點評:
1.小作者語言輕松、歡快,將一個活潑可愛、樂觀開朗兒而又多才多藝的小女孩兒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2.運用第三人稱,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向人們描述展示自我,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和成功的范例。文章開篇設疑,吸引讀者進一步探知謎底,完全抓住了讀者的心。
3.文章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結尾點明中心。
描寫人的片段 (字數:250)
他有一雙泛著光芒的大眼睛,還襯上一對雙眼皮,眼睫毛也很長,像一排扇子一樣。眨一眨眼,兩只眼睛就像是天上的星星,還忽閃忽閃的,有趣極了。但他卻是個嚴重的近視眼,而且沒配眼鏡,看不見黑板時,就伸長了脖子。明明是男生,卻長了一副瓜子臉,還帶著兩個淺淺的小酒窩,不仔細還真看不出來。他還有自己標志性的動作,喜歡指著人,晃動著手指,張大了嘴,那副模樣真是滑稽。他總喜歡穿著深紫色的運動服,跑步的時候總是伸直了腿,蹦蹦跳跳的。兩條胳膊前后擺動著,有時還順拐。
煙臺九中初二:翟旭晨
【寫人作文】家有老外婆 (字數:650)
外婆已經很老了,外婆的愛也很老很老了,老得我“啃”不動了。我在背后說外婆是“雞肋”,老媽知道了,拎著我的耳朵叫我到外婆那里道歉,外婆笑成了一顆大干棗:“外婆老了,老得只剩下了骨頭。棒棒(我的小名)最愛啃‘鄉下人’的雞骨頭,棒棒不忘本,外婆這幾年心血沒白費呢。”嘿,外婆真是酷斃了,“鄉巴佬”搞成了“鄉下人”,老媽都忍俊不禁了。
我是外婆從小帶大的,所以她總愛在我同學面前糗我。在我吹牛最起勁的時候(我奇怪外婆平時是不是真的耳背),外婆蠕動著缺牙吧扁嘴,說我光屁股時的傻事,嘮叨完了,就催促:“快點做作業,牛皮吹爆了,以后咋考大學?”想想不放心,還搬條小凳守著我們。伙伴們這時往往就放下筆,對我扮鬼臉。哇,外婆你有沒有搞錯,我老媽沒成鳳,你又想望“孫”成龍了?我抓耳撓腮,為了擺脫尷尬,搖頭晃腦唱:“嗨呀依兒呀......該吹牛時就吹牛啊......”唱的外婆臉都綠了。
外婆有時候也想同我消除代溝。那天我想出去玩,外婆不讓我去,我跑了出去卻又忘了帶鑰匙,叫外婆開門,外婆說:“你嬉過癮了,我還沒過癮呢。你先等一會兒,外婆學會了,再和你下。”我從門縫往里一瞧,外婆正玩我的跳棋呢。
以前我上學都是外婆接送我,長大了,我不要外婆接送了,外婆好像很失落,放學時仍會在路口張望。那天,外婆在路口看到一個長得像我的男孩坐在陌生人的自行車上,便喊起來:“棒棒......棒棒......不要坐陌生人的車。”邊喊邊趔趔趄趄地追,竟把騎車人叫停了下來,那人生氣地罵了個外婆。我趕快跑過去,拉了外婆就走。外婆抖抖地把一包“鄉巴佬”和一塊巧克力塞到我手上:“陌生人車勿坐,壞人拐了去,外婆無處尋。”唉,這是什么話嘛。
點評:文章著重表現的是外婆的愛。作者不去寫外婆在飲食起居方面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是抓住幾件很小但很有特點的事進行具體敘述。如外婆為了“消除代溝”,一個人悄悄地學習下跳棋;作者講了外婆“不敬”的話,外婆一點也不生氣等等。不經意間,外婆那種深厚的無私的甚至習慣性的愛就流露出來了。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