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2013年的春節(jié),是一個不同以往的春節(jié)。今年,我既感受了京城老北京的傳統(tǒng)習俗,也了解了韓國首爾人家別樣的過年氣氛。
老北京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其實,北京的年&從臘月初八就開始過&起來了——臘八,要泡臘八醋、臘八蒜,喝臘八粥。
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在長沙,可是要到二十四才過小年呢。我的理解是,小年&——就是小孩子過年,這一天,爺爺、奶奶、媽媽也會給我紅包哦)的時候,家家戶戶就忙著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年畫,剪窗花,貼對聯(lián)……一直到除夕夜做年夜飯。
臘月二十九開始蒸饅頭。老北京過年忌諱炸、煮、烙&的諧音,所以這時候的主食就是蒸饅頭,講究的人家還會蒸一些造型各異、色彩艷麗的花卷、豆包(我最喜歡那些小動物造型的豆包,一個個都那么可愛,真不舍得吃)。滿族人家還會蒸喜餅、子孫饅頭、如意卷,那花樣可真是太多了!
到了年三十,全家就圍坐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菜品之全都快趕上滿漢全席了&!除夕和年初一還要吃元寶餃子,餃子里放入糖、銅錢、花生、棗、栗子,包含的說法可多了,反正都有著美好的寓意。
除夕守歲、子時接神。新年到來之時,長輩們焚香祭祖、小孩子放炮驅(qū)邪。講究的人家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套餅、水果、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素炒菜。
祭祖過后,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小朋友派壓歲錢。之后,全家一起吃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串親走友逛廟會。北京的廟會格外熱鬧,到大鐘寺敲鐘白云觀摸石猴琉璃廠踩高蹺、捏面人、吹糖、舞龍、舞獅、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有各種好玩好看的,還有各種小吃(不過,對于吃慣了長沙美食的我,北京的小吃的確不怎么的!)
韓國首爾
今年,我在首爾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春節(jié)習俗&。在韓國,農(nóng)歷新年是僅次于中秋節(jié)的第二大節(jié)日,新年期間,全家團圓、祭祖、拜年、敬神禮佛。
大年初一,最莊重的禮儀是祭禮和歲拜&。在房屋的正室上方,擺放著祖宗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各式供品,物品擺放規(guī)則極其嚴格,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講究,供品還有棗栗梨柿&、米糕片湯&等。祭祀的程序嚴格按家譜排位,全家身著傳統(tǒng)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祖宗創(chuàng)下的家業(yè)興旺發(fā)達。
祭禮完畢后,全家才能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jié)食品統(tǒng)稱為歲餐&,米糕片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餐。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寓意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
韓國人將正月十五稱為元夕節(jié)或上元節(jié),也有人稱元宵節(jié),但并沒有吃元宵的習氣。這天,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堅果,喝"耳明酒"。導游姐姐說,這天早晨向圓月許三個愿望都能實現(xiàn)。
在街頭慶典活動中,有吹吹打打的韓國傳統(tǒng)民間舞蹈五谷舞&,還有打年糕、蕩秋千、打陀螺、跳板、贈送福笊籬等游戲。
北京和首爾的春節(jié)&雖然有著那么多的不同,但它們實際上都是古老的、抹不去的民俗文化,都蘊含著與家人團聚的歡喜,體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下一篇:游蓮花山公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分享青春,共筑未來(關于南京青奧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