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坐落于美里的嘉陵江北面,它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整座古城以中天樓為中心,分別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延伸,中間還穿插了許多小街小巷,形成了一座別具特色的方形古城。
古城的街道是由凹凸不平的大石塊鋪成的,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有院落、有商鋪……院落里的人們休閑自在,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樹蔭下乘涼,還有的坐在凳子上,悠閑地喝茶聊天,品味著古城獨特的韻味。小商鋪里,擺放著各種特色小吃和商品,店主在外面賣力地吆喝著,打出各種各樣吸引眼球的廣告。擺在外桌新鮮出爐的張飛牛肉,它的香味似乎有種特殊的魔力,能使經過商鋪的人放慢腳步,垂涎欲滴。當地盛產的保寧醋醋香飄逸在空氣中,使整個古城浸泡在“酸酸”的香味里。
步入狀元坊,便進入了古城東街。拐個彎,“鉆”進東街里的一條小巷子,便來到了人山人海的文化廣場。廣場上熱鬧非凡,人們載歌載舞,個個臉上溢滿了燦爛的笑容。有幾個老爺爺在臺上彈著各種稀奇古怪的老式樂器。兩旁的人全圍上來,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些從沒見過的樂器。“哐”,對面一位老奶奶又把游客們的眼球吸引了過去,她用小棍子敲打著一個東西,那東西就發出好聽的聲音。盡管我們對這些樂器似懂非懂,但它們卻承載著古城的悠久歷史文化。
廣場對面,是貢院。貢院,又稱考棚,非常的大,而且嚴謹。貢院里面會是什么的樣呢?以前是怎樣考試的呢?……我的腦袋里冒出一個個問題的泡泡,又浮現出一串串考試的情景。
“竄”入古鎮北街,就來到了文廟。文廟呈四合院,十分大氣。邁入文廟大門,便可看見一座精美的白拱橋橫跨在小池塘上。過了白色拱橋,便是“欞星門”,也稱孔廟。跨入紅漆大門,就是古時候的學堂了。兩邊是古人修學的廳堂,廳堂里擺放著課桌椅,桌面上放著文房四寶--紙、墨、筆、硯。學堂正中間供奉著圣人孔子雕像,讓人們瞻仰。站在院落中間,閉上眼睛,耳邊仿佛縈繞起了“三經四書”的朗朗書聲。
出了孔廟,繼續順著小巷子走,就來到了西街。遠遠地,望見了一座氣勢森嚴的廟宇。再近一點,便看清楚了,原來是“漢恒侯祠”。“漢桓侯祠”,又稱張飛廟,它布局嚴謹,構造別致,既雄偉壯觀,又幽雅精美。門前,蹲著一尊威武的大獅子,彰顯出千年張飛的威嚴氣勢。“砰”、“砰”,一個震耳欲聾的聲音從背后響起。人們都好奇地轉過頭去,眼睛里充滿了詫異。我轉過身一看,不禁呆住了!這氣勢可真大,前后都有威嚴的武士護航,黑人張飛手持長矛,端坐在戰車上,威風凜凜。在氣勢磅礴的敲鑼打鼓聲中,馬隊踏著整齊的步伐,漸漸遠去了。人們依依不舍的收下了照相機,紛紛散開,各自尋找新的樂趣去了。
再往回走,就來到了中天古樓。這就是閬中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它高聳入云,仰起頭來才能看見它的樓頂。中天樓有三層,一層疊著一層,一層比一層小,好似三層寶塔,矗立在古城中央,接受四方的仰望。
夜幕漸漸降臨,沿著高高掛起燈籠的南街向下走,就來到了江邊。徐徐的江風吹著我們的臉龐,涼颼颼的。小孩在橋上追逐打鬧,大人在橋上仰望“星空”。“呀,星星!”不知誰大喊了一句,大家停止了嬉戲,向天空中望去:一盞盞徐徐升起的孔明燈,像點點繁星,飄在古城上空。它載著閬中古城的悠悠歷史和人們的美好夢想,升上夜空。漸漸地,漸漸地,飄向遠方……
歷史悠久、古文化濃郁的閬中古城,我愛你!
【老師點評】:用詞不準確,詳略不當
平遙古城一日游 (字數:400)
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們一家去平遙古城游玩。 那里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我們品嘗了平遙的特產,牛肉和草香肉卷。平遙牛肉又香又好吃,但草香肉卷更加好吃。草香肉卷的外面是豆腐皮,里面是牛肉,咬在嘴里又香又脆。 我們還參觀了天主教的教堂,里面很大,看起來很壯觀的樣子。 接著我們又去參觀了平遙的樂器。平遙有一種很奇特的樂器,上面有許多小孔,還有一個大孔,看起來樣子怪怪的,但演奏起來聲音特別好聽,還真不能小瞧了這個小怪物。遺憾的是我沒能弄清楚它的名字,下次去了一定會再去瞧瞧并記住它的名字。 到了中午,我們就去吃飯了,我們點了一個平遙的特色菜,蘸醬栲栳栳,我很奇怪他是一個什么奇特的食物。等端上桌,我才知道是莜面做成的圓筒,蘸著做好的調料吃,味道好極了。我不但記住了這個奇怪的名字,也記住了它美美的味道。 美好的旅途很快就結束了,回家的路上我想:“平遙真好,有機會我還回來玩!” 太原師范學院附屬小學二年級
游西安古城墻 (字數:700)
春節前,我和爸爸媽媽回姥姥家過年的時候路過西安,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西安的古城墻。
我們買的門票背面介紹說,這座城墻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墻高12米,基寬16-18米,頂寬12-14米,城周有觀敵臺98座,四周均有登城馬道,有垛口5984個。城外有護城河,四門跨河外設有吊橋。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比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墻。
我們是從南門上城墻參觀的。南門也叫“永寧門”,算是南邊的一個主城門。沒有見到城墻之前,媽媽給我講了一些有關城墻的事,我還以為城墻就是一堵普通的圍墻,心想圍墻有什么好參觀的呢?再說,人又怎么能上到墻上,而且還能打仗呢?我的腦子里出現了一串串的問號。可是等我來到城墻下抬頭一看,才知道這城墻好高啊!足有三四層樓那么高,而且非常厚,這哪是普通的圍墻呀。我們順著城門邊的樓梯,也就是登城馬道上到了城墻的頂上。一上去,我就更驚奇了,城墻的頂上真寬呀,足可以并排開四五輛汽車!上面還長的有樹呢?靠著城外的那一面墻很高,大概有兩米高,頂部有一個個長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觀察敵人用的。如果敵人進攻了,還可以開弓放箭。靠城里的那面墻稍低一些,只起了防護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墻頂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這樣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臺階從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墻外的護城河和河上正對著南門的吊橋,還有遠處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和汽車。
站在城墻上,我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古代的人能建造出這么雄偉的城墻,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一定很聰明,也一定很勤勞。這次我參觀西安古城墻收獲真大呀!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中心不突出,情感不真實
介紹蘇州古城 (字數:250)
蘇州市位于長江三角洲東南部,地處京杭大運河和吳凇江交匯處。它西臨太湖,東北靠陽澄湖,滬寧鐵路橫穿市區,滄浪區、金閭區、虎秋區等等。
蘇州園林甲天下,其中,拙政園、留園被列入中國四大名園;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三朵花”;蘇州古鎮同里、周莊、角直正在申報文化遺產。
拙政園始建于明代,全園以水為中心,主要建筑均臨水而建,精美的亭臺樓閣在月影波光中疏朗有致,被稱為中國古典園林盡善盡美的代表作。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1800公里。古代還沒有海洋運輸和鐵路運輸時,運河上的船只就來往不斷,它對我國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過重要作用。
“吳中第一名勝”——虎丘,虎丘塔為蘇州第三高塔,它以幾百年傾斜不倒聞名中外。
江蘇省贛榆縣實驗小學二年級:李魏星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