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永遠的歌聲
“南風又輕輕的吹送,
相聚的光陰匆匆,
親愛的朋友請不要難過,
離別以后要彼此珍重……”
歌聲又輕輕的響起,跳著輕盈的華爾茲,卷過那一片粉紅色的丁香樹,卷過在微風中搖擺的銀杏,卷過孩子們歡笑過的樹叢……
碧藍色的天空,和煦的微風,還有你,在我身邊輕笑著的朋友。嘴角向上揚起來,嘴邊兩個好看的小酒窩,眼睛彎起來,陽光下玻璃般的瞳孔里一閃而過的琥珀色的光——真快啊,六年過去了。像是一把戴著紅色絲帶的箭,在彈指一揮間,“嗖”的射出去。那把箭上面,是多少個在銀杏樹下面聊天的日子,多少個在操場上奔跑的日子,多少個捧著教科書晨讀的日子。只在那么一瞬,飛入了我的腦際,看不見蹤影,只有那紅色的絲帶,在腦海里微微的蕩漾,藏入我珍貴的記憶。
猶記得那年,當大地萬物在繽紛的夏季盡情歌唱的時候,我的學姐學哥們要走,她們不舍地回頭看著校園,眼神中流露出留戀。那一天,校園的花朵都盛開了,我看見她們站在校園門口,站了那么久,有好多人低下頭,輕輕的擦著眼睛;有好多人互相抱著,發誓要做永遠的朋友;有好多人在和煦的微風中唱起歌兒,聲音像百靈鳥一樣清澈。
那一天有一個姐姐回頭看到了我,她盯著我那么久,最后無力地沖我笑了一下,然后我看到她的眼睛就濕潤起來,嘀嗒,嘀嗒的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下來,順著漫天的花朵滴下來,順著輕輕的歌聲流下來。
“南風又輕輕的吹送,
相聚的光陰匆匆,
親愛的朋友請不要難過,
離別以后要彼此珍重……”
一直以為那么遙遠,一直以為還有一紀年,一直以為我們永遠不會分別??墒乾F在才突然發現,我們都有這一天。你在碧綠色的同學錄上面畫了一個燦爛的笑臉,名字寫了你永遠的朋友。那一刻我是多么想抱住你,我想對著天空大聲喊:我有很多很多朋友!我們度過了快樂的六年!而且我們也會永遠快樂下去!
夏天來了,知了又開始叫了,校園的孩子們在繽紛的夏季中歡笑,整個校園是多么美好!回頭,曾經有那么多哥哥姐姐,就站在那里,站在夏季漫天的花瓣里,站在夏季燦爛的陽光里。他們都在對我笑,都在叫我的名字。
初中,初中,我來了。
小學,小學,再見了。
我會永遠感謝你們,我的老師;我會永遠記得你們,我的朋友;我會永遠想念你,我的母校!
不管歲月多長久,
請珍惜相聚的每一刻,
不管多少個春夏秋冬,
我們永遠是朋友……
【老師點評】:這篇文章情感真摯,作者用詩意浪漫的歌詞、筆力流暢的文字表達著同學中友情的默契、年少的情懷、分別的不舍,把這一份沉甸甸的離別之情凝聚在一首離歌中,使文章內容豐富,結構條理。
你的歌聲在耳畔回蕩 (字數:900)
在林林總總的大千世界上,雖然有美妙至極、無可攀比的天籟之音。但在我的心目中,唯獨你的歌聲最為甜美動聽、情意綿長。
夜深了,我輕輕地披上一件外套,來到庭院里仰望浩瀚的星空,皎潔的月光溫柔地俯瞰著大地;纖細的柳條兒緊緊地依偎在柳樹懷中,好似在傾聽著什么。當那一盤陳舊、但意義卻非凡的錄音帶再次放音時,我的思緒一下子百有所感,交有所集……
撩起心湖的面紗,推開記憶的閥門。童年時期,我們兩個懵懂的小少年,總喜歡來到磚紅墻、青褐瓦的老屋后玩耍。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只是在老屋后單純的嬉戲玩鬧哦,其實,我們鐘情的是老屋后那條清澈透明,波光粼粼的小溪流。晶瑩透亮的表面有著爬行嫻熟的水蜻蜓。即使是波瀾起伏也不能將它推翻。更重要的是水面下還有些許浮游浮去的小草蝦和一塊塊會發光的如同翡翠般的玉寶石。于是,你我二人在環顧四周后,開始悠閑地但卻很興奮的卷起了褲腳慢慢向河邊試探著前行。經過幾分鐘的摸索,我們終于在溪流的中央處找到了一個落腳點。我們邊拾田螺邊瞄著草蝦,擔心稍不留神,那些大蝦小蝦就撤得無影無蹤了。吱的一聲,啊呀,好痛啊,原來是一只體型稍小的深青色螃蟹夾住了我的腳趾,使我寸步不能行,我由于被這突發狀況嚇的兩眼淚汪汪,不禁放聲大哭。你見狀心慌手亂的像犯了錯似的小孩將我小心翼翼的扶到岸邊詢問傷勢情況,然后,你用比我稍大點的手心輕輕地拍著我的背溫柔地說:“丫丫,不哭哦,姐姐唱歌給你聽,好不好?”隨后,你便試了試嗓音,流利的為我唱起了我最愛聽的《種太陽》,還增加了一些即興表演。使我撲哧一聲笑了起來,你的歌聲很美妙動聽,輕柔綿和,就連夏季最鬧騰的知了此刻也能靜靜的傾聽你那情意綿長的歌喉;你的歌聲如同純凈的明礬一般,也能使空中那灰沉沉的陰霾消散凈盡;你的歌聲就如同一副良藥,把我那斷斷續續的抽噎聲也給治好了。我望著你,留下了幸福的眼淚,隨之你的嘴角也彎起了開口向上的拋物線。。。小學畢業后,我們沒有在同一所學校就讀,可是每當播放你為我錄制的《種太陽》,我就不再感覺孤單,因為你的歌聲一直在我的耳畔回蕩,就如同姐姐小時候對妹妹的關愛一樣,時刻伴隨我的左右。
上海松江區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初三:嚴海艷
欲望的歌聲——《美國的悲劇》 (字數:1200)
看這本書的前一天,父親就提醒過我,重點是要看美國為什么會有悲劇。
我一直不怎么在意,美國的悲劇事情,我所做的事情,不過只是要看完這本書而已。但是一看到這本書的作者的時候,我不得不重新開始審視這本小說,這本小說的作者的名字叫做西奧多·多萊塞。
這本小說,我記憶猶新的只有最后一句話了,我希望自己可以將它完整的復述出來:他知道,一切都結束了,他所愛的一切,都被關在門外了……
也許這并不是原著的結尾,因為它并不是原話。但是在這一句話里,可以看出對人生的最后的懺悔和絕望。
終于因為殺人而被推上了電椅的克萊德,現在是否在懺悔。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怨他,只能怨美國當時的時局,終于鑄成了這條卑賤的生命。也許,是因為窮怕了,苦怕了,被欺辱夠了,所以不想再回去。也許是因為上流社會,所以才成為了墮落的發源地。
時局是不允許公平存在的,以前也是,現在也是,永遠都不可能,只因為有了三六九等這條無理取鬧的等級制度。富人花天酒地,肆意揮霍著錢財,那些有錢人后代的小傻瓜每天舉辦著宴會,醉生夢死。窮人,奔波了一輩子,都沒有可以避寒的冬衣。
克萊德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在了一個信仰耶穌的家庭里。可是上帝又給他們帶來了什么,正如克萊德在結尾的時候在心中問自己:真的有上帝嗎?
他撒著謊,怕母親跟自己要錢,每天只知道上街說教的父母,根本就不給他們學習,甚至沒有想起來。他好不容易找到了養活自己的工作,并有了穩定的收入,而私奔被拋棄而回來的姐姐因為有孩子,又不得不花錢。
他喜歡編造謊言,在撞死了一個小孩之后,在被女人耍弄之后,他逃到了叔父所在的城市,并且通過叔父,在叔父的工廠里找到了工作,又因為叔父的提拔,成了打印間的負責人。從這里起,終于成了一切災禍的源頭,因為他在這里見到了羅伯塔。
他因為了吉爾伯特長得一模一樣,又因為比吉爾伯特優秀出眾,很快得到了桑德拉的垂青,并在她的幫助下,進入了有錢的青年人的社交圈,并且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而羅伯塔懷孕,成了他最大的絆腳石,因為他已經準備和桑德拉結婚并且靠其進入上流社會過真正有錢人的生活,可是羅伯塔成了他的包袱,而就在此時,他為了擺脫羅伯塔,在和她旅行的途中,將她推下了水,淹死了她。
可是事情敗露了。其實最令人惱火的,不是別的,正是法官梅森的態度,不管證據夠不夠,為了通此事升官,竟不管你證據充分不充分,直接將其推入了死囚牢。
在此時,美國悲劇的原因昭然若揭。美國政府的不辨黑白以及冷血無情,畢竟……都是為利益而存在的人,都是一樣的。還有時局,窮富差距非常大,用杜甫的一句詩概括: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是美國的悲劇,也是以為那貪婪的欲望,如果,人性,那還是人之初,性本惡。
因為悲劇是導演,所以誰在導演誰的悲劇。在當時的美國,這種事情的發生率之高,竟讓人膛目結舌。
西奧多只是選擇最普遍的事情,來敘述了美國悲劇的根本原因所在,這就是美國悲劇,就像塞壬的歌聲引誘一樣,帶來翻船觸暗礁的悲劇。
常州金壇市第二中學初一:翼隱風醒
歌聲 (字數:1200)
有時動人,像潺潺流水般淺吟低唱,獨具風韻;有時凄美,若露滴竹葉般玲玲作響,耐人尋味。有時渾厚得如雄鷹展翅時的一聲長鳴,振聾發聵;有時婉轉得似深情交融時的一行熱淚,扣人心靈。我日日枕著它入睡,竟在平常中忽略了它的美麗。
外婆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甚至看起來更老;但是對于這一點,我坦然一笑,她也曾年輕過。她長期住在常州。所以她現在的情況,我甚至無法概述。但是,我卻清楚地記得,她那一首動人的《茉莉花》——那首哀而不傷的“小詩”,譜寫了人生的花開花落。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媽媽像包裹一樣寄在外婆家,那時的我對媽媽是有萬分的“死纏爛打”般的依賴,被寄在外婆家,自然是淘氣地不肯聽話,哭鬧。這時,外婆便會用她那雙粗糙的,偌大的手溫柔地擦去我的鼻涕、淚花,將我的頭深深埋進她的懷里,她輕輕哼唱著:“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嘴角上翹,雙唇的蠕動,一首動人的曲子,便在我心中生了根。我就這樣安靜地躺在她的懷里,耳邊輕輕回響著這歌聲,甜甜地飄進了夢鄉……那是我對它的初感覺,竟就像我的枕頭一樣!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外婆在自家小院里拔菜。小青菜、小綠蔥都是外婆自個兒種上的。我跟著外婆,學著樣子,東挑西揀地比弄著。外公不知何時出現在我們身后,他神秘地拿出了一朵通透水靈的美麗的茉莉花朵兒,然后極其謹慎地插在了外婆梳好的髻上。外婆先是一驚,繼而用沒有拿東西的右手輕輕撥弄了一下茉莉花-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茉莉花,外婆笑了,笑得如此安詳與滿足,外公也報以一笑,只是淺淺的互相的一笑,人性的美麗與成熟就定格在了笑靨上。之后的外婆,似乎在拔菜時,也輕輕吟唱著,紅潤的雙頰溢滿了幸福,美麗得就像一道無法忽略的風景。
一晃,兩三年過去了,歸期何時如此匆忙?
媽媽終于還是從外婆那兒把我接了回去,她說,回去吧,城里有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巧克力糖啊,玩具模型啊……我終于還是沒有抵得住誘惑,回到了那陌生卻又應該熟悉的地方,臨走時,我見外婆笑著送我,她說,她終于可以寬心了??蛇@笑,為何如此凄美?她的歌聲——我似乎也沒有帶回去。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什么時候,我竟變得酷愛流行歌,喜歡那些或動感的,或甜美的,或抒情的歌,早已忘卻了自己曾經鐘情過什么。外婆來探了幾次,我也沒有怎么過多的與她接觸,只知道她有時會跟舅母鬧嘴,甚至更嚴重,盡管外婆對他們很好,想得很周到,關愛備至,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外婆終究還是心力交瘁地隨外公遷去了常州。而我竟毫無感觸地麻木于那些流行音樂中。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我坐在電腦桌前,音樂有意無意地自動跳轉到了那一首。呵,歌聲如此之甜,卻沒有她的甜;回憶如此之美,卻少了她的背影。
我記得曾經有人說過,“只要是在生活,就會染上塵?!?,就算塵囂遮蔽了我的視線,這首歌永遠是我小憩的港灣,是我對外婆愛的寄托,是外婆對我愛的牽絆??!
望窗外傻笑的秋風,卷襲著花瓣送向未知的國度。
一曲終。
【老師點評】:描寫不生動,表達欠文采,詳略不得當
下一篇:從此,我不再任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藍色的海豚島》讀后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