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半坡遺址
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先參觀位于西安東部浐河沿岸的半坡,這里有一座大型的考古發掘遺址——半坡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進入大門,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荷花池。荷花池里有一座雕像,是一個婦女拿著一只瓶子正在舀水。她手里拿著的瓶子可不是現在咱們平常用的瓶子,那是只尖底瓶。尖底瓶瓶頭很小,兩邊有兩個把兒能穿線,底也很尖,所以稱之為“尖底瓶”。尖底瓶不但容易打水,而且水不容易溢出,所以這個尖底瓶的制作非常令我們現代人驚訝,誰都不會想到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智慧。再看一下那拿著尖底瓶的是一位婦女,說明那時是母系社會,婦女地位非常重要。
繼續往前走,我們進入了進入發掘遺址現場,遠遠就看到大門的上端“半坡遺趾”四個字,感覺到有些不對勁,“趾”偏旁不是土,而是足,為什么呢?寫錯了嗎?后來經導游介紹才知道,原來不是寫錯了,而是表示這是古人在這留下了足跡的意思。
步入這座建于考古發掘遺址,好似穿過奇妙的時光隧道,回到了距今6000多年以前,我們可以近距離、直觀地一窺史前時代先人們的生活。往里面看,當時那些房子已經不見了,只留下一些地基。房子分為三類:一類是小圓形的,一類是小方形的,還有一類是大圓形的。大圓形的房子一般是用竹竿和草編織而成的,有點像洞穴,這是穴居人從洞穴逐漸進化成房子的一種過渡。在小方形房子里,還有門檻,那是為了防止動物進家來偷食東西而建造的。
我還看到一個瓶罐,瓶罐上有蓋子,蓋子上穿著一個洞,這不是用來保存食物的,也不是用來盛水的。而這是他們的孩子在不幸夭折后,母親對孩子的二次埋葬,那么二次埋葬是什么呢?就是把孩子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等皮肉腐爛,留下骨頭擺整齊,塞進罐子里。那上面的蓋子為什么留一個孔呢?據說是讓孩子的靈魂升上天堂,所以這個孔叫做出魂孔。這個瓶子也是尖底瓶,尖底瓶既可用來裝水,也可以用來埋葬孩子的尸骨。在門檻的后面,看到了一個鍋灶,它只有邊框,說明那時候人們能用火來取暖了。再往前走,有一個墓葬,這是兩人合葬。你肯定會猜想是夫妻合葬,不過那時候是不會有夫妻合葬的,因為那時婦女的地位更優先些,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男女地位不一樣,埋葬就自然不能再一起了。一般都是姐妹、兄弟一起合葬。我再往中間看,有許多尖底瓶擺放在一起,那就是早夭孩子們的尸骨。那為什么母親要這樣做呢?因為為了代表母親對孩子的思念之情,想孩子永遠陪伴在身邊,她就把孩子放進瓶子里,每天都去看一下。再往前走一走,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墓葬,墓主人是一位族長的小女兒,她非常小,不幸夭折了就葬在這里。在出土墓葬時,發現了一些玉墜、玉鐲等非常珍貴的陪葬品,說明這個小女孩的地位非常高。再往前走,我來到了一個展廳,展示了墓葬中的骨頭。我看到了一副骨架,她的手是彎曲的,腳也是彎曲的,好像是被捆綁著,這說明她可能觸犯了族里的規矩,從而被捆綁活埋了。我往旁邊看,看到一位女性的尸骨,她的膝蓋上有幾件隨葬品。在新石器時期,母系都有六至七件隨葬品,而男性只有三至四件隨葬品。
半坡遺趾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婦女地位的重要性。
【老師點評】:語言平淡,詳略不當
參觀隋唐遺址 (字數:250)
假期的一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隋唐遺址。那里景色很美麗,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里還有有魚,有蝦在水里游來游去。 我先說河,有的河水清澈見底,有的混濁,我在水里混水摸魚。到了快走了的時侯我在水里捉到一條蝦。蝦是透明的。 草地很軟,我在上面打了好幾個鯉魚打挺百分之一百能打起來。 還有人在這里拍婚紗照。真的好美呀!
游隋唐遺址植物園 (字數:450)
今天,我和我們班的同學迎著朝霞,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去隋唐遺址植物園玩。一路上,我和同學們乘坐在公交車上,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有說有笑。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風景優美的隋唐遺址植物園。
走進隋唐遺址植物園。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天仿佛顯得格外藍,陽光仿佛顯得格外燦爛。抬眼望去一片綠色鋪在廣闊的大地上。當我們在郁郁蔥蔥的林間行走時,那些嫩綠的小草,鮮艷的花兒都在向我們點頭微笑,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這景色,不禁使人心曠神怡!
來到荷塘邊,荷花擠滿了池塘。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青蛙們在荷葉下乘涼玩耍,看了都讓我們個個喜出望外。
隨后,我們在池塘里踏水、抓魚、捕蝦、打水仗……玩的好不熱鬧!
玩累了,我們就坐在草地上休息。軟綿綿的草坪仿佛是一張天然的大地毯,舒服極了。小鳥在天上歌唱,花兒咋腳底微笑。仿佛走進了連綿不絕的畫卷。
再看旁邊的花兒,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辛勤的飛來飛去,吮吸著花蕊。
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座拱架橋。站在橋上面往水中望去,一只只小魚在水中嬉戲追逐;野睡蓮在水面上害羞的笑著;小蝦在睡蓮下聚會。讓人看了,駐足不前。
就這樣,我們一路觀賞,一路玩耍,一路歡聲笑語,不知不覺的已出了迷人的隋唐遺址植物園。我仰望藍天,覺得天空更加晴朗,陽光更加燦爛!
洛陽市東升第三小學五年級二班五年級:曹張雨
參加東莞蠔崗遺址博物館親子活動 (字數:300)
今天,我去了東莞蠔崗遺址博物館參加一個做瓦器的親子活動。
下午,我到了博物館,“哇”!我不由自主地驚嘆一聲,這博物館比我想象的大十倍。導游帶我們進去參觀,參觀完之后我差點昏倒,博物館里面真大啊!終于可以做瓦器了!我先設計花瓶,瓶頸要做成細細的而且是空心的,瓶身圓圓的,瓶底做成梯形的,花紋有尖角線有波浪線和古埃及催眠紋。開始做了!我和爸爸分開做,我做瓶頸,爸爸做瓶身和瓶底。我把泥擺在轉盤上邊這捏,捏出了一個跟假山差不多的形狀。之后,我用握緊拳頭用盡力氣錘幾下就變成了“光盤”,然后我把“光盤”卷成“蛋卷”,我把“蛋卷”的一端捏成橢圓形,這樣瓶口、瓶頸就做好了。再看看爸爸,他也做好了,一合體,漂亮的花瓶做成功了!
這個活動真有趣!
二年級:云翔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