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作文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作文鑒賞學習網站!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人們自古就把“逆境”和“成才”聯系起來,許多人甚至還把“逆境”看成了成才的充分必要條件。據說有一位大學生在研究了許多偉人在“逆境”中的奮斗史后深有感觸,立即向學校申請“下鄉當農民”。大概在他看來,在大學這樣的“順境”中是出不了“偉男”的。不錯,許多偉人是歷經磨難才有后來的成就的。司馬遷受宮刑后發奮而著《史記》,愛迪生當賣報童而自強不息成為發明大王,更不用提、、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這樣看來,“逆境成才”的公式似乎成立了。但是,如果人一遇“逆境”就能“成才”,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務農的孩子,一生在學術上也無所作為,沒有“成才”呢?為什么會有許多孩子因父母離異而四處游蕩,甚至最終走上犯罪道路呢? 可以這樣說,逆境作為一種客觀外界、會促使或激勵某些人成才,但逆境既不是成才的充分條件,也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順境”同樣可以使人成才。比如總理身邊那位年輕的女翻譯朱彤,以她敏捷的反應、清晰的發音、出色的口譯水平贏得了國內外新聞界的交口稱贊。她的父母都是富有經驗的、資深的外語專家。朱彤在這樣家庭中學外語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不正好說明“順境”也能出人才嗎? 由此可見,能否成才,其根本因素不在于“、”是“逆”還是“順”,而在于個人的奮斗?!跋锣l當農民”后固然有可能“自學成才”,但那種“成才”的機會就一定比“上大學”刻苦學習而成才的機會多嗎?況且即使自學成才,究其原因,主要也不在于“當農民”而在于“自學”。正如愛迪生成功的關鍵在于“自強不息”而不在于“當賣報童”一樣。 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說過一句話:“別去自找麻煩,麻煩會來找你的?!边@句話正是勸我們不必刻意去當農民,尋“逆境”;同時也提醒我們,人的一生隨時會遇上困難和“逆境”,所以更應該珍視眼前的“順境”?! ∑鋵?,“順境“和”逆境“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順境”,也沒有絕對的“逆境”,任何“順”中包含有“逆”的因素,任何“逆”中都能尋找到“順”的成分。況且順境與逆境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大千世界中,應該說很少有人永遠一帆風順,問題在于無論在什么樣的境況下,都要采取一種正確的人生態度。同樣處在逆境中,有的人不屈服,不退縮,敢于“扼住命運的咽喉”,變不利為有利,他們成才的概率就高;相反,有的人不努力,不進取,不去和命運搏斗,如何能夠“成才”呢?換句話說,未成才的人缺少的不是“逆境”而是自強不息的精神?! τ谖覀儸F在來說,需要的是拿出十分的奮斗勇氣,接受順境,也不懼怕逆境,努力不息,戰斗不止,終將成才。
下一篇:歷史值得銘記800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就與個性800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